个人所得税哪些情形可以退税及如何退税教程

不少网友纷纷晒上自己的退税结果,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甚至还有的朋友收到上万元的退税。但不是每个人都有个人所得税退税的,有些朋友还要补税。

什么是年度汇算?

年度汇算就是,居民个人将一个纳税年度内取得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合并后按年计算全年最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再减除纳税年度已预缴的税款后,计算应退或者应补税额,向税务机关办理申报并进行税款结算的行为。用公式表示 2019 年度汇算即:

2019 年度汇算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 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公益慈善事业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019 年已预缴税额


无需办理年度汇算的纳税人

经国务院批准,依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涉及有关政策问题的公告》(2019年第94号)有关规定,纳税人在2019年度已依法预缴个人所得税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无需办理年度汇算:

(一)纳税人年度汇算需补税但年度综合所得收入不超过12万元的;

(二)纳税人年度汇算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

(三)纳税人已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一致或者不申请年度汇算退税的。


哪些情形可以通过综合所得年度汇算申请退税?

退税是纳税人的权利。从充分保障纳税人权益的角度出发,只要纳税人 2019 年度内已预缴税额高于年度应纳税额,无论收入高低,无论退税额多少,纳税人都可以申请退税。常见情形有:

(1)2019 年度综合所得年收入额不足 6 万元,但平时预缴过个人所得税的;

(2)2019 年度有符合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申报扣除的;

(3)因年中就业、退职或者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减除费用 6 万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企业(职业)年金以及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扣除不充分的;

(4)没有任职受雇单位,仅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需要通过年度汇算办理各种税前扣除的;

(5)纳税人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年度中间适用的预扣率高于全年综合所得年适用税率的;

(6)预缴税款时,未申报享受或者未足额享受综合所得税收优惠的,如残疾人减征个人所得税优惠等;

(7)有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捐赠支出,但预缴税款时未办理扣除的等。


哪些情形应当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补税?

补税是纳税人的义务。如果纳税人年度预缴税额低于应纳税额的,且不符合国务院规定豁免 汇算 义务情形的(综合所得年度不超过 12 万元或者补税金额不超过 400 元的),均应当办理年度汇算补税。常见情形有:

1.在两个以上单位任职受雇并领取工资薪金,预缴税款时重复扣除了基本减除费用(5000 元/月);

2.除工资薪金外,还有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各项综合所得的收入加总后,导致适用综合所得年税率高于预扣率;

3.预扣预缴时扣除了不该扣除的项目,或者扣除金额超过规定标准,年度合并计税时因调减扣除额导致应纳税所得额增加;

4.纳税人取得综合所得,因扣缴义务人未依法申报收入并预扣预缴税款,需补充申报收入等。


如何快速直观知道我是否需要办理年度汇算?

对绝大部分 2019 年 1 月至 12 月固定在一个单位上班、领工资的纳税人来说,如符合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均已及时报送至单位,每月发工资时单位依法扣缴了个人所得税,年度内未发生大病医疗、捐赠支出的,纳税人年度预缴税额基本与年度应缴税额相同,这种常见的“工薪族”不需要办理年度汇算。

如果您不能确定自己全年预缴的税款与应纳税款是否一致,您可以登录税务总局官方发布的手机个人所得税 APP或者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网站,根据引导进行相关操作,查看、确认或补充完善本人综合所得相关收入、扣除等,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出预缴税款与应纳税款二者差额。需要退税的,您可以自行决定是否申请退税;年收入 12 万元以上且补税金额大于 400 元的,则需办理年度汇算。


年度汇算应该什么时间办理?

您应当在取得综合所得的次年 3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内办理年度汇算。也就是说,您应当在 2020 年 3 月 1 日至 6月 30 日办理 2019 年度综合所得的年度汇算。另外,您如果有下列情形,还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时间点:

1.如果您需要所在单位为您代办 2019 年度的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您需在2020 年 4 月 30 日前与单位进行书面确认;逾期未确认的,则您需在 2020 年 6 月 30 日前自行办理年度汇算。

2.如果您 2019 年综合所得全年收入额在 6 万元以下但被预扣过税款,您可在 3 月 1 日至 5 月 31 日期间通过网络以简易方式申请退税;此时,您只需简单填写或确认您已预缴税额、本人银行账户信息,即可快捷申请退税。

3.如果您是无住所居民个人,并在取得综合所得的次年 6 月 30 日之前离境的,您也可在离境前办理年度汇算。


收入纳税信息可从哪里获得?

  • 我的“三险一金”信息可从哪里获取?

如果您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是通过单位缴付的(或委托单位代办的),可以查询工资条或者向单位咨询。如果您是自行缴纳的,您缴纳的票据上会注明您的缴纳金额。您也可以到参保地的社保经办窗口、社保自助查询机查询,或者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http://si.12333.gov.cn,或者所在省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拨打 12333 热线服务电话等方式查询。

  • 我的其他扣除信息从哪里获取?

如果是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您可查询工资条或者咨询单位财务。如果是符合条件的商业健康险或税延养老保险,您可查询您购买或者缴纳保费时的相应单据,或者咨询您购买保险的保险公司。

  • 我的捐赠凭证从哪里获取?

捐赠凭证为公益性社会组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在接受捐赠时,向您开具的由财政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监(印)的公益事业捐赠票据。需要注意的是,该票据需接受捐赠单位加盖印章。

  • 我从哪里可以查询本人相关的预扣预缴税款信息?

获取您被预扣预缴税款的信息有以下途径:一是从扣缴义务人处获得。您可在每月(次)领取收入后向其问询或索要凭据(如工资条),或者在次年 2 月底前请其提供相关支付所得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二是可以通过手机个人所得税 APP 或者自然人电子税务局查询。

  • 发生的大病医疗支出有地方查询吗?

为便于有需要的纳税人填报大病医疗支出,日常发生的医疗支出凭据需留存好以备申报时使用。同时,为方便公众,国家医疗保障局提供了互联网查询服务,您可手机下载官方“国家医保服务平台”,通过首页“个人所得税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模块查询。其中,查询信息中显示的“符合大病医疗个税抵扣政策金额”即为可扣除金额。根据政策规定,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金额超过 15000 元的部分,在 80000 元限额内可据实扣除。如,某纳税人查询本人“年度个人自付总金额”为 20000 万元,则“符合大病医疗个税抵扣政策金额”即为 5000 元(20000-15000)。


我该如何办理年度汇算申报?

办理年度汇算主要有三种方式:自己办、单位办、请人办。

一是自己办,即纳税人自行办理。纳税人可以通过手机个人所得税 APP、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等渠道自行办理年度汇算。

二是单位办,即请任职受雇单位办理。您可以请单位帮助代办年度汇算,也可以请教单位如何通过手机或者自然人电子税务局自行办理。需要注意的是,如您选择单位代办年度汇算,需在 2020 年 4 月 30 日前与单位进行书面确认;同时,如您还有单位以外的收入,或者单位不掌握的扣除项目,需一并提交单位,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三是请人办,即委托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或其他单位及个人办理。选择这种方式,您需要与受托人签订委托授权书。


手机个人所得税 APP 申报

方便快捷办理年度汇算,并按一定规则预填部分申报信息,申报过程中给予相应提示提醒,根据申报情况自动计算应退(补)税款,帮助您准确完成申报。


  • 手机个人所得税 APP 申报流程

您可在各大主流手机应用市场搜索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个人所得税”并下载安装。您还可以登录国家税务总局、自然人电子税务局,扫码下载。

1.下载注册绑定自己名下的一张银行卡

个人所得税哪些情形可以退税及如何退税教程

2.点击收入查询,开始查询年总收入,合计收入低于6万元还是高于6万元

个人所得税哪些情形可以退税及如何退税教程

个人所得税哪些情形可以退税及如何退税教程

  • 低于6万元的情形且没有符合条件但未及时申报的专项附加扣除


依次点击-综合所得年度汇算进行填报,先直接点击”我已阅读并知晓“就可以了。按提示操作最后提交退税,选择相应的银行卡,等待审批就可以了。

  • 高于6万元或有符合条件但未及时申报的专项附加扣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