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景之治”到“漢武盛世”,史上第一次“世界盛世”

秦末,天下揭竿而起,其中陳勝吳廣起義揭開了農民起義戰爭的序幕,再加上劉邦項羽四年的楚漢之爭,致使劉邦在建立西漢初年,社會動盪不安,經濟遭到嚴重破壞,人民生活極度貧困。所以,西漢之初,在政治、經濟等制度上承襲了秦制,實行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國策。


隨後,文帝劉恆和景帝劉啟在位期間,繼續奉行“與民休息”政策,首次根據道家思想採用了“無為而治”的統治思想,與民休養生息,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減輕賦稅,同時平定諸侯之亂,削弱諸侯勢力,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

從“文景之治”到“漢武盛世”,史上第一次“世界盛世”

文帝和景帝在位期間,社會經濟得到大力發展,農業、商業等走向繁榮的景象,史稱“文景之治”。這不僅使得中國的經濟文化快速發展,同時也為後來武帝開創“漢武盛世”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為什麼在漢武帝時期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世界盛世”,“漢武盛世”又是如何一步步開創的?接下來進入今天的重點!

一個國家要強,首先得大統一,隨之為了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議,頒佈“推恩令”,從而削弱諸侯國的政治權力;另外在中央設置“中朝”,鞏固了皇權,在地方則設置十三州部刺史,也是加強對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監察。
不僅如此,武帝時期還開疆擴土,有大破匈奴,開拓西域,收復百越,使西漢版圖整整擴大一倍之多。這要從大家都會想到的張騫出使西域說起。建元二年(前139),張騫奉命第一次出使西域,最初是想聯合大月氏和西漢共同抵禦匈奴的侵擾。

從“文景之治”到“漢武盛世”,史上第一次“世界盛世”

在張騫出使西域後,‘大破匈奴’的故事上演了。從公元前133年至119年,武帝派霍去病、衛青、李廣大將領兵和匈奴進行了多次作戰,其中的漠北之戰大家應該最熟悉了,‘大破匈奴’之後匈奴被趕至漠北之北,控制了河西走廊,還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使得西漢版圖‘北達陰山’。
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提出要使匈奴臣服於中原王朝的皇帝,這是武帝要抗擊匈奴的思想根源。即使是張騫出使西域途中被匈奴所俘,未達目而返。
於是,張騫第二次奉命出使西域,其目的是聯絡烏孫國,與漢結好。這使烏孫國開始與漢通商友好,漢與西域的交流從此開展起來。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後,正式開闢了中國與歐亞各國的陸地交通路線,來往於中歐亞各國的使節、高僧以及駝商隊伍走的就是這條路線。由於商隊的主要貨物是絲織品,所以這條要道已以運銷中國絲織品而聞名於世界,也是“絲綢之路”這一說的由來。

從“文景之治”到“漢武盛世”,史上第一次“世界盛世”

在此之前,武帝都是出使西域,走友好的路線。又是如何開拓西域呢?元封三年(前108),武帝令趙破奴率兵數萬擊車師和樓蘭,使之皆降服於西漢。又由於武帝想得到大宛國的汗血寶馬,但被以國寶為由而拒絕,於是,武帝大怒,命李廣西征大宛,從此使大宛服屬西漢。再多次西征之後,武帝在西域設置西域使者校尉,從此西域正式納入中華版圖,致使西漢版圖‘西逾蔥嶺’。
其次是‘收復百越’。其一,收復西夷,將蜀西部的西夷地區完全納入西漢管轄;其二,收復南夷,招降滇王,滅滇國,設益州郡,完全統治今雲南大部的南夷地區;其三,開拓閩越,殺南越王,滅南越國,設南海等郡,開闢了南邊的疆土;其四,收復東越,滅東越國,使統治範圍擴寬到江淮地區。從此,‘收復百越’使得西漢版圖‘南吞交趾’。

從“文景之治”到“漢武盛世”,史上第一次“世界盛世”

最後就是‘征服朝鮮’。元封二年(前109年),漢武帝派兵進攻,滅亡盤踞在朝鮮半島北部的衛氏朝鮮,而後在那裡劃分地方行政區域,設置了“漢四郡”進行管轄。從此,朝鮮半島北部地區納入了西漢的統治範圍,致使西漢版圖東抵日本海。
武帝的開疆擴土,壯大版圖的同時,也開創了絲綢之路,帶動了經濟的發展,使中國走向世界,繁榮富強。農業生產也不斷髮展提高,人民生活不斷改善,文化思想的傳播和交流不斷擴大影響。這一切都是“漢武盛世”的空前盛況,也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出現的世界盛世。還記得上一期討論的“漢長安”,正是當時中國乃至世界上最繁榮最大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