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朝代?隋炀帝亲手断送了隋朝?

历史上一些短暂的朝庭“其兴也勃焉,其败也忽焉”,他们都难逃历史的周期律。此句出自“禹,汤罪已,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见于《左传。庄公十一年》,又见于《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五》:“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本来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利用北周受命辅政担任左丞相的机会,杨坚在朝庭内外清除异己,培植党羽,权势越来越大,陈太建十三年(公元581年),二月初四隋王杨坚相国,百揆和九锡,并建立隋国的官府,设置官吏。在强大的威势下,北周静帝宇文衍颁下诏书,让出皇宫,自己搬到別的宫殿去居住。二月十四日便禅位于隋王楊坚,楊坚接受禅让,登基称帝,建立隋朝,改年号为开皇,封宇文衍为介公。至此,杨坚未费一兵一卒,篡位建立隋朝。这是自五胡乱华以后全国第一个统一的政权,要说这应该是一个喜事,中国混乱了300年后重归统一,人民应该休养生息,国家也需要休养生息,但是封建国家的传承开始考虑不周全,最后也难以更改。杨坚确定二儿子杨广的继位就没有注意他的品德问题,至使杨广篡位后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灾乱,使强大的隋朝也成了短暂的朝庭。

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朝代?隋炀帝亲手断送了隋朝?

一皇帝管理一个国家,外人都比较好办,就是自己的儿子们接位确很容易出现偏差。隋文帝有二个儿子,大儿子楊勇本来就是立的太子,可是由于犯了事便被撤销了太子的职位,立二儿子楊广为太子。因为楊广十分狡猾,外表上十分忠于父亲,敬业爱民深受父皇楊坚的喜爱,计划将来传位于楊广。任何一个人都会被当时一个人的光环所迷惑,当有人经常在皇帝面前说楊广的好话的时候,就形成了一道漂亮的光环,让楊坚感觉楊广各方面都可以,让朝野都达成共识。在这种光环下,楊广有很多劣迹都被掩盖起来了,可是,隋文帝杨坚哪里知道楊广暗中的种种劣迹。

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朝代?隋炀帝亲手断送了隋朝?

隋文帝杨坚的主要功绩:

1,隋朝在隋文帝时期,由于文帝厉精图治,他的开皇之治是最好的时期。首先,他统一了整个中华民族,一扫“五胡乱华”造成的混乱局面。是继秦始皇后又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

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朝代?隋炀帝亲手断送了隋朝?

2,他在我国首次创建了科举制度,这种制度为国家在人才选拔上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这个制度实施1千多年来虽有某些不足,但还是利大于弊,为我们国家筑固中央政权,保障人才的选拔使用,使人们对读书考起功名的作用巨大;

3,他适行了均田制度,一举改善了田地被不种田的大户垄断的局面,使农业生产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既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又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朝代?隋炀帝亲手断送了隋朝?

4,他又试用户籍制度,使中国首次有了户籍管理的探索。

这些都为后来的唐朝盛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隋文帝杨坚开创的基业可以同秦始皇比美,他也是中华民族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

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朝代?隋炀帝亲手断送了隋朝?

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二月,隋文帝杨坚下召在岐州北面修筑仁寿宫,派遣楊素监工,楊素奏请莱州刺史担任制做大匠,记室参军封德彝担任监工。由于工程量大,时间紧,劳役重,民夫死伤无数,后来统计,光死亡就有万人。

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朝代?隋炀帝亲手断送了隋朝?

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三月仁寿宫竣工,文帝临幸仁寿宫。当时的气温十分炎热,死去的民工堆满道路,杨素把尸体全部焚烧,文帝很不高兴。

文帝到了仁寿宫后,发现宫殿宏伟壮丽,大怒,说:“楊素殚尽百姓的劳动力,为我修筑离宫,是让我与天下人结怨啊。”由此看来,文帝是一个勤俭为民的好皇帝,处处还是为民着想,为国尽责。隋朝开皇时期的辉煌成就与他的厉精图治的身体力行分不开的。

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朝代?隋炀帝亲手断送了隋朝?

文帝在仁寿宫避暑患病,不久便去世,杨广用阴谋继承了王位,并下令处死了他的兄长前太子楊勇。隋朝庞大的基业传到杨广手上,即使他任何事情不做,隋朝也会辉煌许多年。但是不瞎折腾不是杨广的本性他也做了大量毁灭国家的巨大事件。仅简单举几个例子:

1,大兴土木

兴建洛阳东都,大肆征调民夫数百万人,耗费大量资材,历时十个多月,而且在此期间还修建了多处宫殿苑囿。

2,修建大运河

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朝代?隋炀帝亲手断送了隋朝?

为了他的享乐开凿大家京杭大运河,征调数百万民夫,大量消耗人民和国家钱财。

3,三次征战高丽

三次征战高丽以失败而告终,耗冖费大量的资金,兵、民死伤无数。

隋炀帝这些行为让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浓浓的激起全国各地的人民不满,到处都掀起了造反的高潮,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最后隋炀帝被他的部下令狐达绞死了。强大的隋朝就这样败在二世杨广手上。

纵观隋文帝开创隋朝以来,虽然建成了一个强大的王朝,但是他同秦始皇一样没有选择一个可靠的接班人,即使他们都建成了一个强大的帝国,但是,由于败家子接班人的不衬职,使强大的帝国毁于一旦。真正是映正了“其兴也勃焉,其败也忽焉。”真是使人觉得历史的规律在封建王朝确实无法避免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