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西宁周边首次发现雪豹

惊喜!西宁周边首次发现雪豹

本报讯(记者 樊娅楠 摄影报道)惊喜!西宁周边首次捕捉到雪豹踪迹。1月7日,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放置于野外海拔4000多米的红外相机,成功收集到一段10秒钟雪豹散步的录像片段,这是西宁地区首次在野外捕捉到雪豹影像。

雪豹是高原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被称为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它的发现证明保护区生态健康、物种丰富、食物链完整。去年8月,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精心组织,精密部署,利用红外相机开展野生动物监测工作。3月底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整理从海拔4000多米的大通县宝库乡巴音地区监测点收回的红外相机监测视频时,意外发现红外相机清晰地记录下了一段雪豹觅食的珍贵镜头:在海拔4000多米的山脊上,一只银白色的成年雪豹悠闲漫步,旁若无人地舒展四肢,伸了个懒腰后,又眯着眼做了个深呼吸。整个过程慢条斯理、怡然自得,这段珍贵的视频被红外相机完整地记录下来。

“没想到,历时8个月我们能捕捉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的踪迹,这在西宁周边尚属首次,填补保护区无雪豹影像资料的空白。”保护区工作人员刘维军激动地说,除拍摄到雪豹外,还在这部红外相机中发现马鹿、岩羊、淡腹雪鸡、赤狐的踪迹。

近年来,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工作,以日常巡护为基础,加强部门合作,开展清夹清套、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等专项巡护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猎捕野生动物及破坏自然资源的违法行为,保护工作初见成效。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荒漠猫、马鹿、岩羊、淡腹雪鸡、高山兀鹫,省级保护动物赤狐、狍等珍稀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截至目前,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动物兽类4目、14科、37种,鸟类16目、30科、125种,两栖类2目、2科、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雪豹、白唇鹿、马麝、胡兀鹫、白肩雕、金雕等6种,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有马鹿、荒漠猫、猞猁、猎隼、蓝马鸡等22种。青海省重点保护动物有沙狐、狼、环颈雉等9种。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保护和宣传力度,确保保护区野生动物等各类自然资源安全。”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陈永国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