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真是三分逗七分捧?從李德鍚到郭德綱,大師們的經歷說明一切

相聲有句話叫“三分逗七分捧”,這句話馬三立說過,馬志明說過,侯寶林、郭德綱、侯耀文都說過,幾乎所有相聲藝人都說過這句話,彷彿業內至理名言。

為什麼大家都愛說這句話呢?因為《論捧逗》裡有這句(開個玩笑)。

相聲真是三分逗七分捧?從李德鍚到郭德綱,大師們的經歷說明一切

很多人信以為真,就真的以為相聲界是“三分逗七分捧”,其實完全不是這個樣子,所謂“三分逗七分捧”不過是逗哏的一句客套話,拿來緩和捧哏之間的關係。

其實就這件事于謙老師早就公開說過了,相聲能否成功主要看逗哏,捧哏沒那麼大作用。

相聲真是三分逗七分捧?從李德鍚到郭德綱,大師們的經歷說明一切

另一方面,郭德綱又堅持“三分逗七分捧”是對的,捧哏的比逗哏的重要,還舉例說相聲搭檔捧哏的往往比逗哏的輩分高、年齡大、資歷深。

老郭這點沒說錯,放眼相聲圈,捧哏比逗哏輩分低年齡小的還真不多。

相聲真是三分逗七分捧?從李德鍚到郭德綱,大師們的經歷說明一切

兩位老搭檔在這點上有了分歧,該信誰的呢?我想我們應該從更多的相聲前輩那裡尋找答案。

相聲第一個高峰期即“相聲八德”,其中最牛的一個藝人叫李德鍚,外號“萬人迷”,他有個誇自己的打油詩:

滑稽昔說東方朔

後世遺傳賈鳧西

由清末迨及民國

稱王唯我萬人迷

這個人有多牛?他曾經給袁世凱說過相聲,而且說相聲從來不樂,不鞠躬不討好觀眾,說完相聲就走人。

相聲真是三分逗七分捧?從李德鍚到郭德綱,大師們的經歷說明一切

別的相聲演員一般只有一個捧哏,萬人迷有仨:

相聲真是三分逗七分捧?從李德鍚到郭德綱,大師們的經歷說明一切

萬人迷同時用三個捧哏的,這三個還都是德字輩的高人,馬三立的父親、馬三立的師父都是跟人家混的。

而且這三個捧哏不管上不上節目都有錢拿,每個月40塊現大洋,馬三立的父親馬德祿就是跟著李德鍚混買了房子。

相聲真是三分逗七分捧?從李德鍚到郭德綱,大師們的經歷說明一切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這在古代就相當於三妻四妾,逗哏的就是那個老爺,捧哏的成妻妾了,這種情況下再強行“七分捧”就沒意思了。

而且我們很容易推論出,跟搭檔們怎麼分錢完全是李德鍚說了算,李爺仗義,所以兄弟們都跟著吃肉。“萬人迷”的意思就是圈裡誰有困難李德鍚都願意幫,不是說長得好看,也不是說相聲說得多好。

相聲真是三分逗七分捧?從李德鍚到郭德綱,大師們的經歷說明一切

舊社會相聲藝人分錢也是逗哏佔大頭,最高能拿9成,至少也得拿個7成,捧哏的幾乎沒有話語權,給多少拿多少,不行就裂穴。這才是捧哏的真實地位。

到了張壽臣、馬三立這裡其實也一樣,兩個人都換過搭檔,地位、影響力一點沒受到影響,證明逗哏的實力夠了的情況下,捧哏的真沒那麼重要。

相聲界大腕隨手一數十幾個,馬三立、侯寶林、張壽臣、李德鍚、郭德綱、侯耀文、李金斗、馬志明、魏文亮、田立禾、李伯祥,捧哏的能說出幾個?

相聲真是三分逗七分捧?從李德鍚到郭德綱,大師們的經歷說明一切

馬志明當初跟謝天順裂穴就是因為單位職稱問題,謝天順不服馬志明職稱比自己高;楊議跟楊進明裂穴是因為曲藝團有個名額,楊議把媳婦調進去沒給楊進明,倆人鬧僵了。

這兩個例子也從側面說明現實中人家還是看逗哏面子,捧哏的往往被忽略。

相聲真是三分逗七分捧?從李德鍚到郭德綱,大師們的經歷說明一切

再說郭德綱于謙。

這兩位大家比較熟悉,網友經常討論的兩件事就是“于謙不拿德雲社股份”、“郭德綱于謙演出費55開”。

其實這兩點已經在側面說明了,捧哏沒逗哏重要,在話語權、收入、地位上全方面的輸給逗哏。

比如說郭德綱演出費跟于謙對半分,大家就說郭德綱仗義,如果捧哏比逗哏重要大家會這麼說嗎?肯定不會,真的是“三分逗七分捧”的話,大家就會誇于謙仗義了,沒虧待郭德綱。

相聲真是三分逗七分捧?從李德鍚到郭德綱,大師們的經歷說明一切

張文順水平可以吧,也是跟老郭搭檔才火起來的,現在播放量最高的都是跟老郭搭檔的作品,跟別人合作恐怕都出不了頭。

再來說一下郭德綱所說“捧哏比逗哏資歷深輩分高”這個問題。

的確,相聲界往往是捧哏比逗哏輩分要高,尤其是80年代出道那批,侯耀文石富寬、李金斗陳湧泉、姜昆唐傑忠等等,是因為捧哏比逗哏重要嗎?不是的。

其實這就是個歷史教訓問題:過去逗哏太強勢,捧哏如果輩分太低的話壓不住逗哏會受欺負!這才是捧哏往往比逗哏輩分高的真正原因,“三分逗七分捧”不過是照顧行業和諧的一句客套話罷了。

相聲真是三分逗七分捧?從李德鍚到郭德綱,大師們的經歷說明一切

所以相聲界論捧逗的話毫無疑問逗哏更有分量,只不過做到郭德綱于謙這種程度已經不允許有任何瑕疵,所以于謙才無可替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