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上記載的“火浣布”真的有傳說中的神奇特性嗎?

小喵音雪兒~吶


首先,正史有記載。早在上古時期的《山海經》中便有其記載,後在正史《列子·湯問》中第一次正式提及了它的存在及功效,即“浣之必投入火”。後來在《馬可波羅行紀》中,也同樣記載了火浣布的存在。傳聞馬可波羅在西行時,曾發現過一個礦脈。礦脈中有如同毛線一樣的細絲通過暴曬這種細絲,繼而將它放入鐵臼中,用水洗去其泥沙,只留下類似於羊毛的細絲,這就是火浣布的原材料。把它放到火中燒煉,取出來以後顏色潔白如雪。

其次,火浣布野史頗多,高密度的出現是在漢末,客觀上佐證了它的神奇特效。一是漢桓帝時期的大將軍梁冀在宴會上擺弄火浣布,令眾人驚歎;二是魏文帝曹丕,見火浣布而焚《典論》。

最後,從科學角度看,火浣布也應有其功效。火浣布作為一種用石棉纖維紡織而成的布,天生即具有不燃性,焚燒之後又可去除布上的上汙垢。由於我國對石棉的開採利用較其它各國更早有些,周代就已開始用石棉纖維製作織物。因而在科技不太發達的古代,留下許多關於這種布的傳說,是可以認為是真的。

綜上,“火浣布”真的有傳說中的神奇特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