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嚥障礙喝水都嗆,食物增稠So Easy!

吞嚥障礙喝水都嗆,食物增稠So Easy!


吞嚥障礙是指由於下頜、雙唇、舌、軟顎、咽喉、食管等器官結構和(或)功能受損,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輸送到胃內的過程。吞嚥障礙是一個總的症狀名稱,輕者僅感吞嚥不暢,重者滴水難進。


吞嚥障礙可導致脫水、營養不良、誤吸和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可以使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引起死亡。吞嚥障礙不僅加重患者經濟負擔及病死率,亦是導致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


2016年《歐洲吞嚥障礙學會-歐盟老年醫學會白皮書》報道:獨居老人吞嚥障礙發病率為30%~40%,老年急症發作者為44%,養老醫養機構老人為60%。我國臺灣地區老人吞嚥障礙發病率為51%。吞障在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尤其是在晚期患者中發病率最高,如

中風患者為 29%~64%,痴呆患者中約為80%。引起吞嚥障礙的常見疾病見表1:

吞嚥障礙喝水都嗆,食物增稠So Easy!


正常的吞嚥是一個流暢協調的動態連續過程,由相關肌肉和關節、神經協調作用下完成的。


吞嚥障礙喝水都嗆,食物增稠So Easy!

上圖為頭部進食道和呼吸道的剖視圖,根據該圖分析,在吞嚥過程中,增稠流體的黏稠程度較高,在咽喉和食道的流動速度比較慢,可以給患者充分的時間做出反應並控制會厭軟骨蓋住氣管,防止食物進入肺部而發生吸入性肺炎。


常用的吞嚥障礙的篩查與評估方法包括:日常篩查(反覆唾液吞嚥試驗、窪田飲水試驗、染料測試),臨床功能評估(口顏面功能評估、吞嚥反射功能、喉功能評定、攝食評估),儀器評估(吞嚥造影檢查、吞嚥內窺鏡檢查、吞嚥測壓)等。


窪田飲水試驗簡便易行,常用於對吞嚥困難進行初步篩查。

01

方法:

患者端坐位,將30 mL 溫開水囑其儘量一次性吞下,觀察吞嚥過程中有無嗆咳、飲水次數和時間。分級及評定標準如下:

02

分級:

Ⅰ級(優):能1次飲完,無嗆咳、停頓  

Ⅱ級(良):分2次以上飲完,但無嗆咳、停頓

Ⅲ級(中):能1次飲完,但有嗆咳  

Ⅳ級(可):分2次以上飲完,但有嗆咳  

Ⅴ級(差:)頻繁嗆咳,全部飲完有困難

03

評定:

正常:Ⅰ級(5秒之內);  

可疑:Ⅰ級(5秒以上)或Ⅱ級;

異常:Ⅲ、Ⅳ、Ⅴ級。


目前,使用舒食素食用增稠劑增加食物黏稠度已經是臨床上治療吞嚥障礙的一種重要的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