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一个人是否说谎了?来,让曹操教你两招。

如何识别一个人是否说谎了?来,让曹操教你两招。

生活中,你如何判定一个人是否对你说谎了呢?

犹豫不决是因为缺少做判定的依据,在三国历史中,有这么一个人,具有着明辨是非和识别忠奸的非凡智慧,他,就是曹操。

为什么是曹操呢?他用得又是什么方法呢?我们不妨通过两个小故事来了解一下。

心存怀疑 不断验证

我们都知道,曹操是个生性多疑的人,他的这个性格是世人皆知的,但世人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除了多疑之外,曹操还会用不同的方法不断验证自己的猜测,而这才是他真正厉害之处。


如何识别一个人是否说谎了?来,让曹操教你两招。


他猜疑的依据是什么?又是如何验证的呢?

第一个故事要从他的几个儿子说起,曹操的儿子中比较出名的有四个,也是最有可能接掌他权利的四个,他们分别是曹丕、曹植、曹彰和曹冲。曹丕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因为曹操的第一个儿子曹雄年少夭折了,所以曹丕就是几个儿子中最年长的,秦汉时期的权利更迭有立长的传统,以长为尊,是符合古代阶级和孝道观念的,所以曹丕是有希望成为接班人的。曹植是几个儿子中文采最好的,他的文章被天下文人传颂,应该是群众基础最好的一个,也是有希望的。曹彰一直在军中任职,屡获战功,在那个群雄争锋的年代,军队的地位很高,他在军中的威望很高,也是有力的竞争者。最后是曹冲,曹冲称象的典故相信很多都是知道的,他虽然年幼,但天资聪颖,曹操也最是喜欢他这个小儿子,也最想把大位传给他,而这一想法却恰恰害死了他。

刚开始几个儿子还没什么大动作,直到一件事件的发生,才给曹冲招来杀生之祸。那就是曹操让司马懿做了曹冲的老师。

这做老师不要紧,曹丕对此却很警觉,他向陈群咨询,陈群当时为曹操效力,也是曹丕的谋士,他与司马懿从小一起长大,后来一起读书,对司马懿的家世和能力都很了解,当他说司马懿和诸葛亮周瑜不相上下时,曹丕就动了杀曹冲的念头,后来他安排人在曹冲府中放毒蛇,结果曹冲被毒死。


如何识别一个人是否说谎了?来,让曹操教你两招。

曹操面对这样的情况很恼火,也很怀疑这场貌似的意外是不是有人故意安排。他首先想到了曹丕,因为他有一个理论,如果一个人遇害,要猜凶手的话首先要想这个人的死对谁最有好处,用今天的话讲,要有明确的杀人动机。如果没有曹冲,曹丕在大位竞争中是有可能胜出的,而司马懿做了曹冲的老师就代表曹操有意将大位传给曹冲,所以曹丕的嫌疑最大。但人家曹丕也是够狠,自己也故意被毒蛇咬伤,这让曹操有点犹豫,是曹植还是曹彰呢?他无法判定,为了确定,他安排曹丕、曹植和曹彰都要在曹冲的祭殿里整夜守灵,如果是他们其中一人毒杀了曹冲,那么肯定会心神不定,毫无倦意,他就能在暗中观察出凶手。结果这一看大出他所料,本来曹丕已经解除嫌疑,可是守灵时其他两人都已昏昏入睡,只有他却心神不宁。曹操一下就确定了是他毒杀了曹冲。不得不说,这件事,曹操从怀疑凶手到锁定凶手的思路都很清晰。

从客观情况出发 判断是真情还是假意

官渡之战时,曹操和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并且曹操军中已经断粮,结果出去报信调粮的人被许攸截住了,许攸将情况告诉袁绍,因为之前有人向袁绍报告许攸儿子贪污军粮,所以袁绍不相信许攸,反而责罚了他,许攸怕有杀生之祸,所以只能深夜投靠曹操。但曹操并不知道这些情况,万一许攸是诈降怎么办?怎么判断呢?

在谈话中,许攸先问曹操还有多少天的粮草,他一开始当然不能说实话,先说还有50天的,许攸说曹操没有说真话,曹操又说只有30天了,许攸又逼问,曹操又说还有10天,许攸有些生气,他又说只有5天了,最后许攸捅破了窗户纸,说曹操营中已然断粮,直到许攸说出这句话,曹操才承认,因为许攸已经知道实情,再瞒下去也没必要。曹操说:“既然你知道实情,深夜来投,肯定有大礼相送吧。”这是试探。许攸说他把这个情况告诉了袁绍,但袁绍不信,自己可能也危险,所以过来,想让曹操去劫乌巢,那里是袁绍屯军粮的地方,曹操听到这里,立马答应前去。


如何识别一个人是否说谎了?来,让曹操教你两招。

这时许攸还问:“你就不怕我有什么诡计吗?”曹操说:“不怕,一来袁绍这个人我也了解,多疑和优柔寡断本就是他的性格,二来你既然知道这个真实情况,如果袁绍相信了,也用不着让你深夜过来再把我引到乌巢剿灭这么麻烦,只要围住我就行,不费一兵一卒我就彻底败了。”所以我现在完全相信你说的是真的,这段话充分说明曹操能快速结合客观情况作出判断。

文章内容故事选自《三国演义》


如果你也对历史感兴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并关注本号,后期会不断更新有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让我们端详历史,获得感悟与智慧。


如何识别一个人是否说谎了?来,让曹操教你两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