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意大利是否能同德國並肩作戰的討論


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意大利是否能同德國並肩作戰的討論

在很多對歷史有一定興趣的人眼中,意大利通常被視為德國的“剋星”,這種所謂的“剋星”稱號,首先來自於網上關於二戰中意大利的糟糕表現的過度渲染,二來則源於一戰前意大利對於三國同盟的“背叛”,讓本來看上去勢均力敵的歐洲局勢立刻發生了逆轉。

所以本篇文章寫作的目的,就是要討論意大利不去“背叛”德國的可能性。但在文章的開頭,必須要著重強調一點,在三國同盟條約中規定,如果德國遭到法國侵略,意大利應該全力援助,但是此時屬於德國的侵略性進攻,而且英國攻擊德國或奧匈 ,意大利將不負援助自己盟國的義務,當一大國(指俄國)攻擊締約國一方時,其他兩締約國應取善意的中立。所以根本不存在什麼“背叛”一說。

首先我們可以先從意大利的對外訴求上入手。按照加布裡埃爾·鄧南遮所提出的所謂“尚未統一的意大利”觀點來看,一個意大利民族主義者在認為特倫蒂諾和亞得里亞海沿岸的大片領土的同時,同樣認為尼斯、科西嘉和馬耳他也應該屬於意大利。

而對於尼斯和薩伏伊的索求,並不比對奧匈帝國境內的任何領土的要求更消極,實際上,所有意大利人都認為“作為對幫助意大利統一的回報,法國得到意大利的一些獎勵是應該的,但是要為此付出尼斯,那麼代價未免過於昂貴了。”

一個意大利民族主義者同樣對殖民地有著很大的野心,對於奪取“與意大利實力相稱”的殖民地也有著不亞於奪取上面所說的任何應該被視為意大利領土的熱情,在這一方面,意大利的具體訴求則可以從在巴黎和會意大利代表團動身前往巴黎之前,殖民地事務部大臣加斯帕·科洛西莫對政府的敦促中可以看出。

由於現有的殖民地的地理位置,在殖民地上意大利人的想象力體現在:必須讓英法在非洲之角靠邊站,讓意大利單獨控制阿比西尼亞,此外,為了鞏固意大利經由紅海和印度洋到阿比西尼亞的路線的控制,英國應該把自己在索馬里的那塊土地併入已經被意大利控制的地區,而且還應該交出肯尼亞東北部地區。而法國則應該交出自己在索馬里的那一小塊地方,還有從吉布提港到亞的斯亞貝巴的那一段鐵路的管理權也要一併獻上;英埃共管的蘇丹,或許也有必要將一部分土地交給意屬厄立特里亞,除此之外,加斯帕·科洛西莫還希望將埃及的西部和突尼斯一併劃入利比亞。

與之相對的,是意大利對於德國在世界範圍內任何一處殖民地都毫無興趣。而意大利在殖民地問題上,儘管在巴黎和會中對東地中海地區港口表現得極為狂熱,儘管這侵犯了奧斯曼帝國的利益,但是這種追求是在得知英法瓜分奧斯曼的計劃後,受到英法的刺激才產生的。

所以僅僅從這個方面來看,在意大利的民族主義者沒有開足馬力進行像1915年那樣的宣傳之時,僅僅從這個角度考慮,意大利同德國站到一起是絕對有可能的。

但另外還有勢力範圍問題,意大利長期以來把巴爾幹西部視為自己的關鍵利益所在,對於整個巴爾幹的控制權也一直是意大利的追求,然而這裡同樣也是奧匈帝國和保加利亞的利益所在,對於阿爾巴尼亞的入侵已經表明了這點。雖然在這方面奧斯曼帝國的競爭力弱一些,但是奧斯曼同樣希望能夠擴大在巴爾幹地區的影響力。

所以如果意大利同德國站到一起,那麼在戰後意大利可能拿到的,也許只有希臘了。但是考慮到意大利這樣參戰帶來的不平衡的戰力對比,以及希臘國王本身的親德立場,希臘可能並不會採取同德國敵對的政策,這樣意大利同樣無法確保希臘服從自己的利益。

儘管不排除在戰後德國為了遏制奧匈帝國在巴爾幹的過度擴張而聯合意大利的情況,但是一個大保加利亞、一個支持德國政策的希臘和奧斯曼的出現,就讓意大利顯得不那麼重要了。然而,如果將目光放的更長遠,意大利擴大在巴爾幹的影響力是可以預見的。

同和德國站在一起不同,如果站在德國的對立面,意大利在巴爾幹所能得到的或許更多。實際上,儘管在巴黎和會上,因為巴爾幹問題鬧得,英法同意大利在巴爾幹鬧得不愉快,意大利也沒有什麼令他滿意的收穫,最終導致了所謂“殘缺的勝利”(也是加布裡埃爾·鄧南遮的手筆)這一說法廣為流行,但是站在參戰之前的角度考慮,意大利能夠看到的利益明顯要大得多。

在《倫敦密約》簽署之前,英法意的政治領袖們並沒有預見到俄羅斯帝國的崩潰,而如果俄羅斯沒有崩潰,再加上一個更為強大的塞爾維亞和門的內哥羅,以及完全被俄國包圍,很有可能倒向俄國的羅馬尼亞,巴爾幹將面臨一家獨大,那樣英法的最佳策略確實就是扶持意大利同俄國爭奪巴爾幹,那樣倫敦密約許給意大利的東西就不會得到任何拖欠,甚至可能會更多。

這也說明了,倫敦密約實際上並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樣僅僅是哄騙意大利的小把戲,如果不認為自己有能力拿到這些東西,經驗豐富的桑尼諾也不會簽署這樣的條約。

所以站在當時的角度看,如果想要擴大在巴爾幹的影響力,同英國站到一起確實要比同德國站到一起要來的方便快捷且穩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同德國站到一起最終無法得到在巴爾幹的影響力,所以這並不能成為意大利一定不會同德國站到一起的充分理由。

前面的這些論述或許過於空泛,接下來我們就具體落實到意大利的實際國情看一看。在戰爭剛剛爆發之時,意大利前首相喬瓦尼·喬利蒂就認為應該在戰爭中保持中立,而儘管在1914年春就卸任首相,但其政治威望讓他在意大利政局依然有著不可比擬的影響力,而在此時的議會中,佔多數的也正是支持中立的“喬利蒂派”。

然而,喬利蒂支持中立的原因,固然是因為其認為意大利無論是在經濟實力還是在軍事實力上都不適合去參與一場規模如此宏大的戰爭,而是應該“悶聲發大財”,但是其很重要的一個前提是,意大利能夠向德國和奧匈帝國索取相當多的好處,以此來“換取”意大利的中立。

在這一點上,必須要說明的是,儘管保持中立需要德國付出代價,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德國不付出代價,意大利就要對德宣戰,或者英法付出一定的代價,就能夠讓意大利對德宣戰。這句話實際上完全包含了對英法同樣的暗示,只是因為同德奧的傳統(但十分不和睦)的關係來看,德國是完全有可能給予意大利好處的,而英國則未必。而這也只能反映意大利官員普遍不情願同英國開戰,但無法說明他們願意同德國開戰。

另一方面,新首相安東尼奧·薩拉德拉和外交部長(兼前首相)西德尼·桑尼諾支持參與戰爭,但是他們並沒有抉擇好到底要作為哪一國的盟友。在這一點上,兩人觀點產生的主要原因似乎也和英德兩國沒有關係。

第一點是希望藉此擺脫喬利蒂的影響,喬利蒂提名了薩拉德拉擔任首相,並且將之視為易於操縱的工具,但是薩拉德拉認為一場勝利(實際上就其本人來看,戰爭會在幾個周內,以法國向德國求和而告終,從這點上看,薩拉德拉在最初是希望同德國並肩作戰的)帶來的威望能夠一勞永逸的將喬利蒂擠到一邊,同時為自己徵得民族主義者和勞工的支持的。

第二點則在於政局的穩定。意土戰爭的經驗告訴二人,當面臨戰爭時的愛國主義宣傳能夠幫助分裂的資產階級走到一起,現在他們也在試圖操作這種輿論,建立一個穩固的聯合政府,以確保自己能夠長期居於高位。

所以從這個方面來看,支持參戰這一方還在待價而沽,無時無刻不在向協約國和同盟國兩方施加壓力,但是從薩拉德拉這個角度來看,決定支持哪一方的最重要因素就在於哪一方獲勝的把握更大一些,而不在於誰給的承諾更大。(這裡插一句,上面那段就已經包含了對皇家海軍和德國日後報復的擔心)

而在1914年10月18日薩拉德拉發表了中立宣言之後,柏林方面就立刻向維也納方面施壓,要求其向意大利“歸還”部分領土,以換取意大利的支持,但是維也納方面拒絕了。而等到1915年,一切為時已晚。

當然,儘管1915年4月26日《倫敦密約簽署》之後,按照條約意大利會在一個月之後參戰,但是意大利始終沒有放棄同維也納的交涉,維也納也願意放棄特倫蒂諾以換取意大利的中立(就像前面說的一樣,法國絕對不會為了意大利中立而放棄尼斯和科西嘉),但是意大利政府已經支持加布裡埃爾·鄧南遮進行“光榮的五月”的宣傳了(小別致真會編詞兒)。這一次所謂的談判因此看上去更像是為自己增加籌碼,而不是想要繼續保持中立了。

在此我們也不能忽視的是,在條約簽署後的5月13日,議會中反戰的多數派就逼迫薩拉德拉遞交了辭呈(儘管國王沒有同意),而薩拉德拉隨即罷免了財政部長朱利奧·魯比尼和戰爭不再多梅尼克·格蘭迪,因為他們竭力反對對同盟國開戰。

所以說,即使到宣戰的前一刻,大多數參戰派實際上還沒能在兩大陣營中做出最終決定,而中立派依然佔據很大一部分,而實際上,大多數的參戰派和中立派在某種程度上是一樣的,整個意大利的上層官僚,並不對英國有什麼好感,對同盟國宣戰並不是意大利的必經之路。

而在意大利的民間,英國和德國都積極通過操縱意大利的報業進行宣傳,他們雖然打得你來我往,但是直到意大利政府,或者說直到薩拉德拉作出決定之前,在意大利政府開始明確引導輿論走向之前,意大利民間也沒有什麼明確的方向。

由此可見,意大利此時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參戰的外交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意大利政局內部的一些利益所影響的,是否能夠作為政客的工具要比其本身對意大利的影響重要的多,畢竟意大利政局長期以陰暗而著稱。雖然任何國家都是如此,但是意大利在這點上表現的更為直接露骨。

我們回到意大利的經濟和軍事上。意大利嚴重依賴原材料的加工業讓他很難下定從英國開戰的決心,而且這將意味著意大利的海上貿易以及同非洲殖民地的通訊都將被切斷,而且事實上,英國此時也開始進行一些小規模的禁運來向意大利施壓了。但是對德國開戰,從這一點上似乎要輕鬆得多。意大利的海軍將領也都十分清楚意大利無法在海上同英國較量,在1914年的夏天,海軍參謀長保羅·塞翁·迪·勒維爾就曾勸告政府“不要因站在德國那邊同英國發生衝突。”

最後總結一下,我們可以看到,意大利不情願同英國爆發戰爭,意大利同樣也不是很願意同德國爆發戰爭,儘管做出同英國爆發戰爭的決定要困難得多,但是考慮到整個意大利政府猶豫不決的態度和可能獲得的利益,只要德國在意大利做出決定前打得更漂亮一些,奧匈帝國能夠更早地向意大利妥協,意大利並非沒有同德國站在一個戰壕裡的可能,儘管這個可能性很小,但是並非小到不可見的程度。

在這裡還必須著重強調的是,分析一個決策的制定,必須要還原到當時的決策者的處境之中。對於持續時間長達四年之久的戰爭,和俄國因為革命而崩潰,正像前文提到的,是意大利當時意大利的主要政客無法想象的,你不能以後世的眼光再去看這個政策,畢竟他們沒有千里眼。

如果像薩拉德拉預想的情況,僅僅持續幾個月的戰爭(即使是參加了協約國陣營,他也是這樣認為的),哪怕面臨英國的全面禁運,咬咬牙還是能堅持過去的,而且這樣會獲得更大的回報,而如果當他明白戰爭並不會像他所想的那樣很快就結束,那麼他肯定不會就這麼參戰。更何況,意大利參戰能對戰局有多大的加速作用還不一定,意大利國內的政治家,是普遍高估了自己國家對戰爭局勢的影響力的。

其實,這篇文章更多的是因為,在網上其他網友討論這個問題時,往往僅拘泥於意大利同奧匈在亞得里亞海的衝突,不論你是否同意本文的觀點,只要你看了本文,明白不應該僅僅考慮這片面的一點,那麼本文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