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氣出來的脾胃病,你們怎麼看?該怎麼辦?

消化科李志紅大夫


大家好,我是勁陽先生,這幾天幫助不少的病友舌診,幫助病友們指出了身體存在的問題與病因,如果你也想通過舌診及時瞭解身體健康情況的話,可以評論留言,機會不容錯過哦~

“ 中醫認為,情志活動和脾胃關係密切。因七情源於人體內在,故可直接傷及臟腑,導致氣血失調,臟腑功能受損。以脾胃病為例,根據不同情志所傷臟腑不同,其症狀表現各有差異。

一、憂思傷脾

臨考前的學生、焦慮、平日裡愛胡思亂想,尤其是高考臨近,考生們大多面臨巨大壓力,出現納食不香、吃飯沒胃口、早飽、甚則噁心、嘔吐等,家長們亦為此乾著急;這種情緒往往不僅會影響到考場上的發揮及學習效率,更會損傷脾胃。

二、鬱怒傷肝

1、肝氣鬱結——心情抑鬱、情緒不寧、胸部脹滿、脅肋脹痛;一些更年期女性可見心神不寧、悲傷喜哭,情緒喜怒無常。

2、怒則氣上,致肝氣疏洩太過——頭暈、頭痛、耳鳴、面赤、腹痛、腹瀉

三、脾胃受傷五臟都遭殃

中醫理論認為,病因首分外感與內傷,其中七情屬內傷,若不加干預,任其發展,則易導致臟腑陰陽氣血失調,病情錯綜複雜。

四、藥材養脾胃,中醫有良方

應積極調整不良情緒,找到致鬱、致怒的源頭;這裡推薦兩個小藥方,可隨個人情況斟酌使用

1、浮小麥60g、大棗12g、炙甘草15g,三藥合用,養心調肝,對於更年期人群因思慮過度,心陰不足,肝氣鬱結者尤為適宜,症見:精神恍惚,心中恐懼,抑鬱不舒,失眠,悲傷欲哭等。

2、丹梔逍遙丸——對於肝鬱化火所致的胸脅脹痛、煩悶急躁、口乾面赤、食慾不振、女性月經不調等尤為適宜。

如果你也想通過舌診及時瞭解自己的身體建康情況的話可以關注我頭條號後私信。

記得一定是要先關注頭條號後才可以私信哦!回覆(舌診)或(舌苔)直接獲取聯繫。


勁昭陽


從中醫的角度上看,健康的狀態與情志活動是密切相關的。保持良好的情緒有助於身體體內的陰陽協調,也可以促進氣血的運行;而不良的負面情緒則容易導致體內的陰陽失調,使得氣血瘀,進而誘發各種疾病,尤其是脾胃病。

在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情當中,思與怒對脾胃產生的影響最大。思慮過多則容易使得脾氣鬱結,當怒氣滯留於脾胃時,就會使人出現食慾不振、腹痛腹脹的症狀,進而使得腸胃的消化功能下降,對脾胃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多數的腸胃疾病患者都會伴有焦慮、失眠和情緒變化大的症狀,這都是由於患者情緒不調、脾氣鬱結所導致的。因此,情志對脾胃的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那麼,要如何緩解因不良的情緒和脾氣鬱結而引發的脾胃病呢?

第一,積極調整不良的負面情緒,找到使人易怒的根源,並嘗試去消除它。

第二,多做運動。研究表明,堅持做有氧運動,比如瑜伽、慢跑、登山、太極拳等等不僅僅可以鍛鍊身體,還可以舒緩心情、緩解不良的情緒。

第三,少吃油膩、生冷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否則將會加重脾胃的負擔,加重脾胃病的病情。

總而言之,思慮過多、脾氣鬱結是會引發脾胃病的。因此,不易怒易躁、保持一種良好的情緒狀態十分重要,這不僅僅關係到人的精神,而且還關係到人的健康。

擅長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感染,胃十二指腸潰瘍,以及肝臟膽囊等消化內科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醫聯媒體


被氣出來的脾胃病,你怎麼看?

現在的脾胃病有一些是因為飲食不節,生活習慣差導致的,還有一些就是因為情緒不佳導致的,尤其是女性很容易受情緒所左右,很多女性一生氣後,就會犯胃 病,要麼胃痛,胃脹,要麼便秘,或者腹瀉,有的還會有嘔逆的症狀。



經常會打嗝不停,嚴重時還會嘔吐,這些都是胃氣上逆的原因。氣飽了,氣得吃不下飯都是因為我們的肝木橫逆克脾土,“肝火犯胃”。

女子以肝為先天,還有一些女性在月經期間,可能因為和男朋友吵了一架,月經立馬就不不來了,很多人沒有意識到情緒的重要性,千萬不可以因為和別人的不悅傷了自己的身體,損失的只有自己。


肝脾不和,生氣動怒憂思鬱結,都會導致肝氣不舒,橫逆克脾胃,導致我們腹脹氣滯,胃脘不適諸多病症,要讓脾胃健康,就要養肝柔肝,順暢肝的氣機,讓肝氣可以正常疏洩,這樣我們的肝木與脾土才能處於和諧關係。

同時平時需要多疏肝理氣看脾,這種情況可以用到——舒肝丸。

舒肝丸具有疏肝理氣,和胃止嘔的功效,有些人一生氣就泛酸嘔吐,胸脅也脹痛,胃脘不舒,平時情緒差,這些都會肝氣犯胃的典型表現,一個人如果情志不遂經常生氣,鬱悶,肝氣就會鬱滯,橫逆犯胃,使胃失和降,所以就引起一列脾胃問題。那麼舒肝丸可以很好地緩解肝氣犯胃。




關注我!帶您正確養生,改善脾虛問題!分享養脾乾貨!


脾胃範兒說中藥


情志致病,情志的變化,可能會直接的客觀的寫在臉上,因此,中醫早就將情志變化致病的道理,用著作書說告知於人了。

致病的因素,可以通過辯證法尋找原因,但是,七情的變化,則是人的為作了。所以,控制情志,就需要自己的調節了。因為,情感糾葛是一個人的心理活動,所以,問題的根,就只能在心理上。

七情能夠致病原因就是氣,氣上攻心,氣鬱傷肝,氣滯損脾,氣散傷肺,氣下害腎。所以氣大傷身。脾胃受氣,食難消。氣是軟的,吃進脾胃中就是硬的了。形成氣球狀,且易致病的。

首先是自己的心態,穩定情緒,控制情感,潛心修為,把心態放好,即不氣人,也不被人氣。這就需要學會放下,懂得包容了。






言皆藥石,意盡慈悲。人常說,”惡語傷人,六月雪“,可見語言的利用價值,有識有德,其言亦善,無才無德,惡言如劍。所以,氣不僅能傷害脾胃,也能傷心的。應該嚴格控制過激的言論。

脾屬中央土,主水谷運化,吸收水谷之精微,大忌氣食。日常生活中,怒食必傷,傷則滯消,痞滿難耐。如現代的胃潰瘍病,大怒穿孔極有可能了。這些問題,中醫早已經知道了。務必引起重視。




中醫從就有明確的交待了。七情致病在一定的程度上,比六邪更可怕。所以,常會有理氣,行氣,調氣等等論述論證的。望參考之。



神怡心靜,金石為開。修身養性是人必修之為。由此而養,由此而生。學會柔心善言,必然有益身心。切忌不雅之俗,動怒勿食,喜食則優。脾胃為後天之本,如何保養當自控了。


幕後老牛


中醫談脾胃,很多時候都是被氣出來的


中醫認為,情志活動和健康關係密切。良好情緒可促進氣血運行,陰陽協調;不良情緒常致氣滯血瘀,陰陽失調,誘發疾病。近日就診的王太太因兒子沉迷遊戲,成績下滑,心情抑鬱。一週來常感胸脅、胃脘脹滿疼痛,吃飯沒有胃口,時常嘆息,月經紊亂等。每與兒子爭吵過後,諸症加重。

情志是脾胃健康的晴雨表

導致王太太如此痛苦的元兇究竟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談下情志和脾胃病的關係。

想必大家都聽過“七情六慾”這個詞,所謂七情,指的是“喜、怒、憂、思、悲、恐、驚”,其中和脾胃關係密切的主要是“思”和“怒”。首先,“思”即思考、思慮。“思則氣結”“脾在志為思”形象詮釋了兩者之間的關係,思慮過多,容易導致脾氣鬱結,中焦氣機升降失司,食物停滯不行,故見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焦慮患者多因思慮過多所致;而“怒”則傷肝,肝氣橫逆,克犯脾而出現腹痛、洩瀉等,所以我們說有些人一生氣就胃痛、腹痛等就是這個原因。除此之外,我們消化科還經常可以看到一些情緒抑鬱、終日唉聲嘆氣的病人,主因情志不舒致肝氣鬱結所致,統稱為鬱證;但無論“鬱”“怒”均可導致肝木克伐脾土而出現諸多疾患。那麼臨床上又有哪些症狀是情志不遂所造成的呢?

情緒不調,百病生?

仍以脾胃病為例,根據不同情志所傷臟腑不同,其症狀表現各有差異。

憂思傷脾

臨考前的學生、焦慮、平日裡愛胡思亂想……故臨床表現多見:脾氣不升見食後腹脹、脘腹脹悶、不思飲食、腹瀉、頭暈;脾虛無以化生氣血,致氣血不得榮以形體官竅、心神失養之倦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多夢、記憶力減退、嗜睡等[1];尤其是高考臨近,考生們大多面臨巨大壓力,出現納食不香、吃飯沒胃口、早飽、甚則噁心、嘔吐等,家長們亦為此乾著急;這種情緒往往不僅會影響到考場上的發揮及學習效率,更會損傷脾胃。

鬱怒傷肝

平素脾氣火爆、A型性格、更年期女性……臨床多見:

①怒則氣上,致肝氣疏洩太過——頭暈、頭痛、耳鳴、面赤、腹痛、腹瀉;

②肝氣鬱結——心情抑鬱、情緒不寧、胸部脹滿、脅肋脹痛;一些更年期女性可見心神不寧、悲傷喜哭,情緒喜怒無常;還有一些女性,會有咽部異物感;皆因氣鬱致血、津液失於運行,停滯日久而發病;肝鬱克脾多見腹痛、腹脹、脅肋脹痛、喜嘆氣、得噯氣矢氣則舒、月經不調等。

脾胃受傷五臟都遭殃

中醫理論認為,病因首分外感與內傷,其中七情屬內傷,若不加干預,任其發展,則易導致臟腑陰陽氣血失調,病情錯綜複雜。

首先,因七情源於人體內在,故可直接傷及臟腑,導致氣血失調,臟腑功能受損。例如,氣滯於脾可見不思飲食,脘腹脹滿,腹痛;氣停於肝致肝氣鬱結,則脅肋脹痛,橫逆犯脾;氣困於肺則肺氣不降,而生咳嗽、氣喘……又因“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能行津”,氣為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可推動血液、津液之運行以濡養各臟腑,維持各臟腑的功能活動。若氣行不暢,則易出現瘀血、痰溼等病理產物,俟其為患,容易導致其他疾病的發生。當其阻滯氣血運行,可形成“瘰癧”“痰核”等,女性更為多見,如乳腺結節、甲狀腺結節等;困於四肢,氣血不達,又會出現四肢麻木等表現;而因“氣滯則血瘀”者,則會出現瘀血處刺痛、夜間痛甚,“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之心神失養,心悸氣短等。除此之外,臨床上許多脾胃病亦與情志關係密切,有器質性和功能性病變之分,前者可見於反流性食管炎、膽汁反流、潰瘍性結腸炎、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乙型肝炎(心理健康狀況可直接影響病情的預後[2])等,其病情轉歸及預後與情志關係密切;後者則多見於功能性胃腸病,如腸易激綜合徵、功能性便秘等,臨床症狀可因情志不暢而誘發或加重。

可見,情志過激,百病由生,不可不防。

藥材養胃,中醫有良方

結合情志致病的特點,我們建議:

應積極調整不良情緒,找到致鬱、致怒的源頭;例如,考試期間考生們的諸多因不良情緒所誘發的症狀,皆可隨考試結束而消失。

許多疾病雖然可由情緒不暢而誘發或加重,但仍需及時就醫,以排除其他器質性病變。

研究表明[3],運動可有效調整情緒、建立自信。通過做一些有氧運動,例如慢跑、登山等在提高身體機能的同時,亦可舒緩身心、暢達情志;除此之外,太極拳、八段錦、瑜伽等對抑鬱、焦慮狀態的改善具有積極作用。

這裡推薦兩個小藥方

可隨個人情況斟酌使用

① 丹梔逍遙丸——對於肝鬱化火所致的胸脅脹痛、煩悶急躁、口乾面赤、食慾不振、女性月經不調等尤為適宜。

② 浮小麥60g、大棗12g、炙甘草15g,三藥合用,養心調肝,對於更年期女性因思慮過度,心陰不足,肝氣鬱結者尤為適宜,症見:精神恍惚,心中恐懼,抑鬱不舒,失眠,悲傷欲哭等。

養脾護胃,點滴開始

忌食

平素應忌食膏粱厚味之品,因此類食物最易生溼,困阻中焦,致脾胃氣機升降失司,日久累及於肝,可加重氣滯諸症;因情志不暢而致中焦氣滯者,飲食上應忌生冷、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負擔,致病情複雜。

宜食

飲食上可食用薄荷、荊芥等藥食同源之品,兩者味辛可助氣之升發,肝之條達,同時薄荷兼有疏肝解鬱之功效;因氣行不暢而致瘀血內生者,平素可服三七面、丹參等以活血化瘀,消除病理產物;因“氣滯而津停”致痰飲內生者,平素應節制飲食,清淡為主,飲食忌稠厚之品,以固護脾氣。

高考前飲食、情志小貼士

高考正值炎炎夏日,應注意控制冷飲、涼拌菜的攝入,不能貪圖一時之樂而致脾胃受寒,引發諸多不適;故臨考前,應食清淡、營養、易消化之品。

考試期間,學生們大多伴有緊張焦慮等情緒,除影響脾胃功能,更會出現失眠、頭暈、頭疼等表現,可通過聽音樂、適度運動、深呼吸等轉移注意力,放鬆心情。

情緒過於焦慮、緊張的同學們,也可以通過食用一些蔬菜水果而達到緩解焦慮的目的,如香蕉、橙子、牛油果、藍莓、蘆筍等。


最後,引用畢淑敏的一句話——“健康與美麗,如若沒有一副好心情,猶如沙上建塔水中撈月,一切都無從談起。”所以,從現在起,擁有一副好心情,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享受人生,讓健康如影隨形。


劉明瀟


“簾卷西風,人比黃瘦。”,“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多少人因為一個愁字而身體消瘦。兒時,我們多少次讓父母“氣得胃疼”或者“氣得吃不下飯”,所以,生氣或思慮跟胃口有什麼關係?



中醫認為,“怒則氣上, 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脾胃不調,百病由生”。七情所傷,首先影響臟腑的氣機,而後形諸外。脾胃氣機主上下升降,七情過用及五志化火皆易傷及脾胃。



1.憂思傷脾。過度的悲傷,思慮,則會傷及脾胃,從而導致脾氣不升,而見食後腹脹、脘腹脹悶、不思飲食、腹瀉、頭暈;脾虛無以化生氣血,致氣血不得榮以形體官竅、心神失養之倦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多夢、記憶力減退、嗜睡。



2.怒鬱傷肝,肝鬱乘脾,一方面,生氣使肝氣上升,肝氣疏洩太過而致頭暈、頭痛、耳鳴、面赤,另一方面肝氣鬱結導致心情抑鬱、情緒不寧、胸部脹滿、脅肋脹痛。在中醫五行中,肝木太過則克脾土,多見腹痛、腹脹、脅肋脹痛、喜嘆氣、得噯氣矢氣則舒、月經不調,最多見的就是脾胃病了。

所以,情緒對脾胃的健康非常重要,古人就曾告誡我們“人之當食, 須去煩惱” ,心情好,諸身通暢,飲食調達。日常生活中,我們要調節好自己的情緒,受到不良情緒困擾時,不妨到無人處大聲喊叫、大哭一場,或者可以做自己平時喜愛的活動(逛街,吃零食,運動),飲食上可以泡一些玫瑰花、薄荷當茶飲,清淡飲食。


針灸張醫生


被氣出來的脾胃病。實是肝木克脾土。俗稱發脾氣。也叫肝火旺。脾氣一發則衰。肝火一動必旺。木克土是天性。此時脾土已衰而肝木正旺。堅木克軟土。中央脾土自是不敵而大亂。中央大亂則八方失寧。病態百出。

治則應首先平肝木以救脾土。其次培脾土以抗肝木。再次通利三焦以至肝木條達柔順脾土升降開合。

如此。肝木脾土平和通順各司其職也。

平肝培土通利三焦。方法甚眾。具體以審時度勢為準繩。



原上草204195397


心病要用心藥醫,氣出來的脾胃病?還得從心入手。特別是與人爭吵,吵後感覺胃疼,不然,其實還是心疼,因為胃與心的部位患者分不清,嚴重的還要暈倒,這種人心臟本身有疾病,要吃藥。要隨身攜帶血塞通,速效救心丸,單硝酸異山梨脂片,只要準備一種藥就行,用於救急。


鄧錫成1


我犯胃病二十三年了,但我確定是被氣下的,這些年一直尋醫吃藥,吃的藥不計其數,但一直也沒好轉!心情不好時,胃病會加重!不知哪裡有名醫名藥啊!


951753789


  北京德勝門中醫院的中醫朱洪海認為,中醫認為,情志活動和脾胃關係密切。良好情緒可促進氣血運行,陰陽協調;不良情緒常致氣滯血瘀,陰陽失調,誘發疾病。近日就診的王太太因兒子沉迷遊戲,成績下滑,心情抑鬱。一週來常感胸脅、胃脘脹滿疼痛,吃飯沒有胃口,時常嘆息,月經紊亂等,你可以調理調理自己的心情,還可以通過飲食來緩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