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特种兵有哪些?

人来疯历史




陷阵营:众所周知一支特种兵,由吕布手下大将高顺统领,共七百余人,号称千人。且个个骁勇善战,装备精良,所向披靡,无往不胜。


白马义从:白马义从由公孙瓒组织的一批善射的骑兵,对内全是清一色的白马,口号:“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

虎豹骑:虎豹骑由曹纯统领,曹纯死后曹操亲自统领,《三国志》记载:“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

先登死士:先登死士是由袁绍手下大将麹义统领,麴义是被三国演义忽视的早期将领,曾击败公孙瓒统领的白马义从。

无当飞军:由诸葛亮组建,为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立下汗马功劳,第一任统领为王平。

大戟士:是袁绍手下的一支重装步兵,由张郃统领,每个士兵都配有大戟和重甲,每一个士兵都是百里挑一的精锐,被白马义从所克制。

刀斧手:刀斧手有五百人,由关羽统领。

白耳兵:刘备的近卫,由陈到统领,多次救刘备于危难之时,为镇守蜀汉东部立下赫赫功勋。

丹阳兵:陶谦手上虽然没有什么大将,却手握一支精兵“丹阳兵”

藤甲兵:藤甲以西南荒蛮之地所生野藤为材料,用桐油浸泡七七四十九天而成,此甲又轻又坚,能防箭射,刀砍不动,枪刺不穿,遇水不沉。

西凉铁骑:蜀国最具攻击力的骑兵,马超统领,个个骁勇善战。

并州狼骑:由吕布统领的一支精锐部队。


晓天下历史


说说丹阳兵吧,这应该是三国时期最出名的精兵了,三国时期的多股势力都曾经去丹阳募兵,《三国志》中丹阳兵的出场频率极高。

“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

据说早在汉武帝时期,李陵率领的就是一支丹阳兵。汉武帝让李陵练兵,并准备委以重任。汉武帝见他练兵有成就欲给李陵增加骑兵和步兵去进攻匈奴。而李陵却说:“我只需要率领自己的五千步兵就可以。”汉武帝觉得李陵勇气可嘉就同意了他的提议。李陵率领五千丹阳兵,以强弩对抗匈奴八万骑兵,使得匈奴伤亡惨重,单于以此为耻,穷追猛打,李陵且战且退,直到箭全都用完,李陵前后射杀匈奴一万多人,而自身只有两千人损失,最后没有后援,才被迫投降。


到了三国时期,丹阳兵主要是陶谦的部下,因为陶谦本就是丹阳人。此外袁术,曹操,孙策等人都到丹阳募兵。刘备跟随田楷到徐州救援陶谦,当时刘备只有一千多自己的兵,沿途收了一些乌丸骑兵和饥民数千人。而陶谦一下子给了刘备四千丹阳兵,孙策去江东的时候也只有五百丹阳兵,可见四千丹阳兵是什么概念。陶谦之所以能够撑着抵抗曹操,与他拥有的这支精兵也是分不开的。


虽然没有明文记载每个势力有多少丹阳兵,但是可以看出很多势力都有一些丹阳兵,并非常珍惜这些精兵。后期,吴国的丹阳太守沈莹对晋作战时,仅仅率领500丹阳兵,数次向晋军的阵地冲锋,突破晋军的坚牢防守。


传奇历史观


有很多,这里就说一下曹操的虎豹骑吧。

曹操的亲卫部队由两部分组成:虎卫军和虎豹骑。——《三国志》

虎卫军有两任统领:第一任——典韦,第二任——许褚。

而虎豹骑的主帅除了曹操自己,就只有一位:曹纯。曹纯以后就不再设主帅。

来看一下两支部队的组建:

典韦本是陈留太守张邈的手下,后来转投到夏侯惇帐下。在濮阳之战中,典韦从吕布手中救走曹操,因此被曹操提拔为亲卫都尉。曹操的亲兵一直存在,人数大概在几百人,只是以前没有能人统领,故不出名。至此以后,这批亲卫不光保护曹操,在关键时候还充当先登陷阵的角色,皆因典韦也。

勇士典韦

宛城之战,典韦战死,手下亲卫(此时还不叫虎卫)也悉数战死,力保曹操逃脱。

后曹操过江淮、汝南一带,收编了猛将许褚。曹操一眼就看上了许褚的勇猛,于是任命他为新的宿卫都尉,并重组亲卫军,士兵均来源于许褚带来的侠士、剑客,号为“虎卫”,从此得名。

“虎痴”许褚

——《三国志》:“初,褚所将为虎士者从征伐,太祖以为皆壮士也,同日拜为将,其后以功为将军封侯者数十人,都尉、校尉百馀人,皆剑客也。”;

“(许褚)即日拜都尉,引入宿卫。诸从褚侠客,皆以为虎士。”

而虎豹骑的组建要慢得多。在曹操所处的兖州,骑兵是非常稀缺的。所以,早期的曹操手里只有少量骑兵,且并不精锐。

徐州之战,曹操斩杀了吕布,但收降了张辽。前面我讲过,张辽是吕布手下“并州飞骑”的统领。张辽的投降意味着并州飞骑也归顺了曹操。于是曹操从这里面挑选了大量精兵充入自己的骑兵队。估计虎豹骑的雏形就是在这时候形成的。而张辽剩下的部曲后来跟随张辽在合肥创造了逍遥津神话!

五子良将之首

虎豹骑这个名称首次出现是在官渡之战后,曹操灭袁谭的时候。由此我们可以猜测:虎豹骑的正式组建应该是在官渡之战后,曹操收获大量河北人马进而与之前的并州飞骑重组而形成的一支精良骑兵。

由于这支骑兵关系重大,于是曹操任命他的从弟曹纯(曹仁的亲弟)来统领。

虎豹骑统领

从现代出土的豹骑司马印可以得出结论:虎豹骑至少分两支,一支虎骑,一支豹骑。

由于虎豹骑装备精良,骑手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造价非常昂贵。所以,只有在关键的时候,虎豹骑才会出手。

——《三国志》魏书:“(曹)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

虎豹骑的人数也不是固定的,而是在不断发生变化。并州飞骑原来可能就几百人,收降袁绍的河北骑兵后大概增加二千多人,后来灭袁谭、败乌桓、破马超,虎豹骑人数应该还在不断增加。到南下荆州,收襄阳,追刘备于当阳长坂的时候,人数应该是最高峰:大约5000人(质量肯定没以前高了)。

随着人数的增加,虎豹骑的编制也在发生变化,单独设一支宿卫营,和虎卫军一起保卫曹操,一支用于保卫京师安全,其余的用于征战。像后来曾统领过虎豹骑的曹休,就是宿卫营的统领,曹真则是主征伐的虎豹骑统领。而虎豹骑的主帅则只有曹纯一人,曹纯死后出于安全的考虑,曹操自领。

虎豹骑示意图

虎豹骑的战绩:

1、南皮之战,破河北军,杀袁谭;

2、北征乌桓,败单于蹋顿,张辽斩其首;

3、潼关之战,破马超西凉铁骑,收复关中;

4、荆州之战,大败刘备,生擒其两个女儿及大量辎重;——《三国志》:“(曹纯)从征荆州,追刘备於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

5、下辨之战,败(蜀)汉将吴兰;

不过,随着曹魏军力的更加强盛,昂贵的虎豹骑开始慢慢缩减编制,甚至减到只剩宿卫营,从此,虎豹骑消失在历史的硝烟中...

全部请看《蜀山笔侠》三国20大特殊兵种系列。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专注于从不同角度看历史。


蜀山笔侠


三国时期,所谓的黄巾兵,青州兵,虎豹骑之类的都只是不同地方的一些兵种的叫法,并不能称得上特种兵,只能算是高等兵种,在史书甚至演义中,也并没有多么出彩的战绩和介绍,大多只是名号上听起来骇人,与平常所说的步兵,骑兵,弓兵听上去更加有气势而已。



真要说特种兵,三国时期能被冠以此头衔的感觉唯有高顺的陷阵营。

陷阵营,是东汉末年一支独特的部队,人数不多,但作战极为勇猛,由吕布手下大将高顺指挥。人称高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炼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全军仅七百余人,个个骁勇善战,装备精良。虽说《三国志》原著并没有过多提及陷阵营,但南朝宋的裴松之给《三国志》注解时引用《英雄记》的内容,对其评价很高。



陷阵营曾击败过拥有关羽张飞的刘备军队,更是以七百人与曹操两万之中周璇良久,要知道曹操打吕布的时候各大猛将,曹洪,于禁,典韦等具在,以两万之重击七百人不是摧枯拉朽之势,而是周璇对攻良久,可见陷阵营战斗力惊人之处。

奈何最终高顺命丧曹操刀下,陷阵营也自此消失。


华夏史官


刘备的“白毦兵

三国志中记载的不多

《三国志》称“征南(赵云)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

三国志记载这里的“统时选士,猛将之烈”,指的是统率挑选的白毦兵,个个都是猛将之流

《诸葛亮集》: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

诸葛亮集中记载,“是由陈到所督,是先帝帐下的精锐,西汉(这里的西汉就是西蜀,而三国时期刘备的国家是汉,而不是蜀汉,后面史称季汉,小说中变成蜀汉)的上等部队


丹杨兵 (丹杨兵差不多在三国中出现的很多)

三国志记载,丹杨地势险阻,与吴郡、会稽、新都、鄱阳四郡邻接,周旋数千里,山谷万重……山出铜铁,自铸甲兵。俗好武习战,高尚气力”

“丹杨山险,民多果劲” ——出身于丹杨一带的精锐部队,勇猛果敢,在三国历史舞台上留下精彩一笔。孙策下江南,袁术据淮南,曹操起家,都是靠它。陶谦丹杨人,以丹杨出身的曹豹,许耽两中郎将为统帅的丹杨兵是徐州武装的中坚力量,也算是天下精锐。

曹操 丹杨兵

曹洪从扬州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那里征得两千“庐江上甲”和两千余丹杨兵。——“太祖兵少,乃与夏侯敦等诣扬州募 兵,刺吏陈温、丹杨太守周昕与太祖兵四千人。” 龙亢叛乱后,曹操亲杀叛军,仅得余部一千余人,这一千余人就是后来曹操起家的根本。

刘备丹杨兵

曹公征徐州,徐州牧陶谦遣使告急于田楷,楷与先主俱救之。时先主自有兵千余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既到,谦以丹杨兵四千益先主,先主遂去楷归谦。”刘备营救陶谦,陶谦赠送刘备四千丹杨兵。陶谦死后,将徐州托付给刘备;丹杨旧部许耽不久后带着丹杨兵向留守徐州的张飞倒戈,拥吕布。至此,徐州易主。

孙策丹杨兵

“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 ”——周瑜以丹杨精兵和粮草资助孙策,攻下刘繇曲阿为根据地,继而攻下吴郡,直逼会稽。袁术派遣袁胤进军丹杨,败绩。会稽王朗投降后,周瑜还守丹杨。此后的丹杨太守皆为孙策表弟徐琨,舅舅吴景等亲信。此后,孙策称霸江东。在孙策称霸的过程中,丹杨兵起着关键的作用。

《晋纪》记载,“(丹阳太守)沈莹领丹杨锐卒刀楯五千,号曰青巾兵,前后屡陷坚陈,於是以驰淮南军,三冲不动。

这算是丹阳兵的升级了,青巾兵


吴国甘宁的锦帆水军 (前身是甘宁率领的锦帆贼)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少年时好游侠,纠集人马,持弓弩,在地方上为非作歹,无恶不作,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身佩铃铛,衣着华丽,人称锦帆贼。

少有气力,好游侠。曾聚合一伙轻薄少年成群结队,携弓带箭,头插鸟羽,身佩铃铛。当时百姓一听铃响便知是甘宁到了。时人以“锦帆贼”呼之。后读诸子,率八百健儿依刘表,因居南阳,不见进用。欲投江东但为黄祖留于夏口。期间曾射杀凌统之父凌操,因此与凌统有杀父之仇。但仍不获重用,得苏飞之助得入江东。为周瑜和吕蒙所荐得以获孙权接见,其对答令孙权赞赏,受重用。

建安二十年随孙权参加逍遥津战役,“会疫疾,军旅皆已引出,唯车下虎士千余人”,“张辽觇望知之,即将步骑奄至“。“白刃交兮宝刀折,两军蹙兮生死决”的关头,军乐队大概早已脚软筋麻,甘宁“引弓射敌,与统等死战“的同时,还有心“厉声问鼓吹何以不作”


吴国解烦兵

刘备下白帝,(孙)权以见兵少,使(胡)综料诸县,得兵千人,立解烦两部,(徐)详领左部、(胡)综领右部督。

刘备从白帝东征吴国,孙吴方面由于兵力短缺,组建了一支新的精锐部队,番号“解烦”,寓意“战无不胜,能解困危”,其最初意在解刘备东征之烦。统领为韩当。

“方今英雄棋跱,豺狼窥望,克敌宁乱,非众不济。而山寇旧恶,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平,难以图远,可大部伍,取其精锐。”权纳其策,以为帐下右都督。会丹杨贼帅费栈受曹公印绶,扇动山越,为作内应,权遣逊讨栈。栈支党多而往兵少,逊乃益施牙幢,分布角鼓,夜潜山谷间,鼓噪而前,应时破散,遂部伍东三郡,强者为兵,羸者补户,得精卒数万人;宿恶荡除。所过肃清,还屯芜湖。

虽然丹杨兵是孙家起家的资本,然而丹阳贼则是让孙权厌烦不已,而解烦军大破丹杨,解烦兵这解烦倒是取的很好,一解烦刘备伐东吴,二解烦丹杨贼

黄武二年,(韩当)封石城侯,迁昭武将军,领冠军太守后,又加都督之号。将敢死及解烦兵万人,讨丹杨贼,破之。——《三国志·吴书·韩当传》

因为韩当有功,得以统率解烦兵,破了丹杨贼患

(孙权囚张温,下令曰):“……又前任温董督三郡,指伪吏客及残余兵,时恐有事,欲令速归,故授檠戟,奖以武柄。乃便到豫章,表讨宿恶,寡人信受其言,特以绕帐、帐下解烦兵五千人。付之。后闻曹丕自出淮、泗,故豫敕温有急便出,而温悉内诸将,布于深山,被命不至……“


无当飞军 (由王平率领)

《华阳国志·南中志》:“建兴三年春,亮南征,……秋,遂平四郡。……移南中劲卒青羌万馀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娄、爨、孟、量、毛、李为部曲;置五部都尉,号“五子”,故南人言“四姓五子”也。

是诸葛亮在征服南中后,利用当地少数民族兵源,建立的蜀汉劲旅,和刘备传统的王牌军——白耳兵,以及西凉马氏军团鼎足而三

建兴六年,属参军马谡先锋。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於街亭。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持,魏将张郃疑其伏兵,不往逼也。於是平徐徐收合诸营遗迸,率将士而还。丞相亮既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平特见崇显,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

九年,亮围祁山,平别守南围。魏大将军司马宣王攻亮,张郃攻平,平坚守不动,郃不能克。

王平连续多次劝谏马谡,马谡不采纳他的计谋,故而大败于街亭。兵卒星散四处,独有王平所带领的一千人马,鸣金擂鼓坚守阵地,魏国将领张郃怀疑他布有伏兵,不敢靠近紧逼。于是王平缓缓收集各营寨剩余人马,率领将士撤退。丞相诸葛亮诛杀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剥夺将军黄袭等人所领兵卒,只有王平受到特别的崇敬和重用,被加升为参军,统率五部兵马兼管屯营事宜,晋升为讨寇将军,封为亭侯。

而这千人部队则就是无当飞军,王平率领的无当飞军也是战功赫赫,没有王平的无当飞军,恐怕失街亭战役时张颌进攻,会损失更大


马超的西凉铁骑

“先主遣人迎超,超将兵径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以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为前都亭侯。”

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曹操也对马超和西凉铁骑感叹过


以上差不多是非常著名的,还有一些不怎么出名的精锐

泰山兵。

王匡、于禁、吕虔、臧霸等都曾去征募泰山兵。《三国志·吕虔传》:“太祖以虔领泰山太守。郡接山海,世乱,闻民人多藏窜。袁绍所置中郎将郭祖、公孙犊等数十辈,保山为寇,百姓苦之。虔将家兵到郡,开恩信,祖等党属皆降服,诸山中亡匿者尽出安土业。简其强者补战士,泰山由是遂有精兵,冠名州郡。


绛衣兵

《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吕蒙姐夫邓当死了之后,邓当的兵归了吕蒙,然后“蒙阴赊贳,为兵作绛衣行縢,及简日,陈列赫然,兵人练习,权见之大悦,增其兵。”这个是吕蒙的特种兵。


《三国志·武帝纪》:“青州黄巾众百万入兖州……冬,受降卒三十馀万,男女百馀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

青州三十万人中选出精锐为青州兵


筱谈天下


三国时期的特种兵还是比较多的,如各种斥候,藤甲兵,奇兵,水兵中的水鬼,等等。

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是一种特殊的特种兵机械,用于运载武器箭矢和军粮。木牛流马不需要任何动力装置,可以运输大量的军用物质,据说至今也无法破解。为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不得不说诸葛孔明真的是天下奇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我先关注99


我国古代的特种兵,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到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特种兵方在各类战争中大放异彩!

一、虎豹骑

虎豹骑是曹操最精锐的部队,历来由曹氏将领统帅,比如曹纯、曹休和曹真。

这支部队是曹操的嫡系军队,堪称是曹操的王牌军。

《三国志·魏书》记载:“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

由此看出,这支部队的成员皆是百里挑一,可以想象一下,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会有多强!



二、陷阵营

陷阵营是由吕布手下的大将高顺所统领的。

人称高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

陷阵营人数不多,全军仅有七百余人,但个个骁勇善战,装备配制精良。堪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三、白马义从

白马义从是公孙瓒以善射之士为原形,组建的一支轻骑部队。

由于公孙瓒酷爱白马,因而部队全是清一色白色的战马。

而这支部队战前均高喊:“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所以被称为——白马义从。

史料记载,胡人非常惧怕公孙瓒的白马义从:“瓒每与虏战,常乘白马,追不虚发,数获戎捷,虏相告云:‘当避白马’。”

白马义从长期威震塞外,并让匈奴闻风而逃,被誉为“东汉末年第一轻骑”。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赵云赵子龙便是出自这支部队。



四、先登死士

先登死士的统帅是袁绍的部将麴义,这支部队擅长使用强弩,由八百死士组成。

史书中记载,在界桥之战中,这八百先登死士在麴义的率领下击败了公孙瓒的万余兵马。

以八百人对抗上万人,并且取得了胜利,可见其精锐。而且其中还包含了公孙瓒最精锐的部队——白马义从。



除此之外,像是诸葛亮的“无当飞军”,董卓的“飞熊军”,刘备的“白毦兵”,马超的“西凉铁骑”等,都可以说是精锐。

不过相比于上面四种,就稍有逊色了,我们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城与橙与诚


除了上面的几个兵种,我想来增加一个,诸葛亮南征蛮夷的时候,有个七擒孟获的典故,在最后一次的时候,孟获搬来救兵兀突骨的藤甲兵; 藤甲兵身着藤甲,刀枪不入,遇水不沉,打的诸葛亮一个措手不及,不得不退兵十五里,不过后来被诸葛亮看出来藤甲怕火,设了个埋伏,三国里的诸葛亮火烧藤甲兵,是他最后悔又不能不为之的,书上说诸葛亮因此而折寿,不得不在五丈原续命~


灬梅花香自苦寒来


东汉陷阵营

  “铠甲具皆精练”每所攻击无不破者陷阵营是东汉末年的一支精锐部队:“将众整齐,每战必克”。


  东晋北府兵 骁勇善战攻无不克战无不捷

  北府兵是东晋孝武帝初年谢玄组建训练的军队,又名北府军。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时号北府兵。


危楼待伊归


比较出名而且有史料记载的有八支。“飞熊军”“并州狼骑”这种只是网络小说编造出来的,就不列举了。

八、无当飞军

统领:王平

兵种:山地兵

战绩:无

这是蜀国时期诸葛亮建立的一支军队,后来由王平统领。但史书中对无当飞军没有战绩的记载。

七、大戟士

统领:袁绍

兵种:骑兵

战绩:无

袁绍的亲兵,人数只有百余人,登场在界桥之战时,但并无战绩,史书只是提了一嘴。

六、白毦兵

统领:陈到

兵种:步兵

战绩:无

陈到统领的白毦兵也没有战绩,史书没记载。我们知道白毦兵是源自于诸葛亮给哥哥诸葛瑾的一封信中提到:“白毦兵,西方之上兵也!”除此之外,别无记载了。

五、虎士

统领:许褚

兵种:剑客

战绩:无

史书记载许褚麾下有一群近卫,都是剑客组成,名叫虎士。但是具体战绩史书没有记载,但史书中提到后来虎士后来升官至将军、校尉的有数百人,所以战功肯定是有的,但具体没记。

四、白马义从

统领:公孙瓒

兵种:弓骑兵

战绩:无

史书上最名不副实的一支部队,公孙瓒爱骑白马,胡人因此有传言说“避白马”,于是公孙瓒就找了几千匹白马组建了白马义从。然而,白马义从初次登上历史舞台就全军覆灭了,对手是仅仅只有八百人的鞠义“先登营”

三、先登营

统领:鞠义

兵种:重步兵

战绩:界桥之战覆灭白马义从

只有八百人,却一战打的公孙瓒数千白马义从全军覆灭,创造了三国时期用弓弩克制骑兵的经典案例。

二、陷阵营

统领:高顺

兵种:重步兵

战绩:击败刘备、夏侯惇

陷阵营只有七百人,号为千人,大家对这支部队比较熟悉就不过多介绍了。

一、虎豹骑

统领:曹纯

兵种:骑兵

战绩:南皮之战斩袁谭,柳城之战斩蹋顿,长坂坡之战击败刘备,西凉击败马超,,

这支部队有多厉害,史书上有记载,“或从百人将补之”,也就是说,在普通部队里当将军的,到了虎豹骑只能干小兵。是曹操王牌中的王牌。战绩一大把,第一当之无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