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史雜談】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廉頗將軍不用說我們大家都知道,他是戰國末期趙國名將,《負荊請罪》的典故說的就是他,廉頗將軍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廉頗嬴姓,廉氏,字洪野,中山苦陘(今河北定州市邢邑鎮)人。

【趣史雜談】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廉頗將軍


趙孝成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45年),廉頗帶兵攻取魏地繁陽(今河南內黃縣西北),獲得大勝,成就一代名將,年底左右趙孝成王去世,其子趙悼襄王繼位。

【趣史雜談】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廉頗將軍雕像


趙悼襄王一當上皇帝就解除了廉頗的軍職,派樂乘代替廉頗,廉頗在趙國備受排擠,心有諸多不滿,便憤然離趙投奔魏國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

【趣史雜談】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戰神廉頗將軍


廉頗將軍在大梁住了一段時間,魏國皇帝收留了他,但也不信任他,同樣沒有重用廉頗。廉頗將軍在魏國期間,趙國多次被秦軍圍困,趙悼襄王身邊幾乎到了無將可用的地步,便想到了廉頗將軍,那時候廉頗將軍其實內心也想再被趙國再次任用。

【趣史雜談】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負荊請罪中的廉頗將軍


一天,趙悼襄王派遣一名使者去見廉頗將軍,並且帶了一副比較名貴的盔甲和四匹快馬到魏國大梁去看望廉頗將軍,順便也看看廉頗將軍還能否可打大仗。廉頗將軍在趙國時曾於幕僚郭開有私仇,這時郭開不知從那得知此事,生怕廉頗再次得勢被重用,對己不利,便暗中使壞,賄賂使者,讓使者回趙國後在趙悼襄王面前說廉頗將軍的壞話。

【趣史雜談】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電視劇中的廉頗將軍


趙國的這名使者得了好處,心中自然樂意,就連日趕到魏國大梁見廉頗將軍,廉頗將軍終究是久經沙場的人,得知趙國使者來訪,十有八九就猜到了使者的來意,廉頗將軍見到使者,寒暄幾句,對使者格外客氣,敬為上賓,並表明使者說出自己心甘情願地為趙國效力的願望。談話間,廉頗將軍當即在使者面前飽餐了一頓,一下子狼吞虎嚥地吃了一斗米,十斤肉,五斤酒,飯飽酒足後,他用手擦去嘴邊的油,拍拍雙手,穿上戰袍,披甲上馬,在使者面前表演了一番武藝,表明自己還可上陣殺敵,有萬夫不擋之勇。

【趣史雜談】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神話中的廉頗將軍形象


從那時起,民間就開始有了“上馬試廉頗”、“強飯廉頗”之說。後人也將此句“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作為經典故事,流傳至今。

【趣史雜談】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將相和的廉頗


話說那位趙國使者見了廉頗將軍後,便回來向趙王報告說:“廉頗將軍雖然老了,但飯量還很好,和我坐在一起,沒多久時間就上了三次茅房……。”趙王聽後心裡覺得廉頗還是老了,就沒敢用他,自此以後廉頗將軍再也沒有得到為國效力的機會。

【趣史雜談】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電視劇中的廉頗將軍


廉頗將軍因報國無望,一直未得重用而抑鬱不樂,憂鬱寡歡,最終在楚國的壽春(今安徽省壽縣)病逝。廉頗將軍過世後,不久趙國便被秦國滅亡了。

【趣史雜談】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廉頗將軍墓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