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毛病又犯了?老將廉頗因負氣打起內戰?

(文/歷史挺好玩 維權騎士簽約作者,抄襲搬運必究)

趙國正缺武將,老將廉頗為何突然出現在魏國?

老毛病又犯了?老將廉頗因負氣打起內戰?

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就像拍電視劇時導演只給你看一對情侶共同走過漫步荊棘的道路最後修成正果一樣。後邊的故事戛然而止,二位新人走上婚姻殿堂就全劇終了,從而避免講述之後的磕磕碰碰和柴米油鹽醬醋茶。

歷史也總會把你最想看到的一幕呈現給你,所以不管是《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裡的將相和,還是八拜刎頸之交中廉頗勇於認錯都只是歷史的一部分。真實的歷史不僅僅是教科書裡告訴你的,很多真相需要我們自己去抽絲剝繭,去翻閱史書。

不知道您有沒有一個疑問,長平大戰後趙國百廢待興正缺少廉頗這種能鎮守一方的武將。為何,廉頗突然下野,跑到了魏國,需要趙王專門派人去請。最後造就了“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悲劇。

因為長平之戰後,廉頗發動了內戰,跑到魏國其實是政治避難。

老毛病又犯了?老將廉頗因負氣打起內戰?

事情還要從長平之戰前後,大戰初期廉頗堅守不出,雖然秦趙兩軍處在相持階段。但秦軍已經相繼突破趙軍三道防線,老將廉頗在面對這次配備新式弩箭的秦軍時也只能被動防守最後一道防線。據《史記》記載,老將廉頗第一次在前方失利,雖然秦趙兩軍還在相持階段,但已經導致趙軍傷亡將近十萬人。沒辦法,趙王自然而然地想到換人。但他卻換了那個被後世罵了幾千年的趙括......

受挫的廉頗經歷人生重大挫折,但很快就迎來了將功贖罪的機會。長平之戰後,趙國的鄰居燕國想要乘人之危佔趙國的便宜。那趙國能忍嗎,打不過秦將白起還打不過你小小的燕國?就憑藉著殘兵敗將,廉頗帶著手下樂乘出擊燕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誰能想到,燕國這次居然主動變成了趙國恢復的“經驗包”。趙軍大破燕軍,燕國割讓五座城請求講和,趙王才答應停戰。(燕國真是不作死就不會死)憑藉著這次勝利,廉頗洗刷了恥辱出將入相,做了趙國相國。(藺相如已死,之後我們還會講他離奇消失的推測,歡迎訂閱關注)

但,人生巔峰過後,廉頗馬上就要犯老毛病了。


老毛病又犯了?老將廉頗因負氣打起內戰?

趙孝成王二十一年,廉頗帶兵攻取魏國繁陽,但就是這一年老趙王死了,新趙王繼位。新趙王一繼位就讓廉頗的手下樂乘代替廉頗執掌軍隊。這種氣廉頗哪裡受過,當年廉頗藺相如將相和早已經被他拋到腦後。受到不公待遇的廉頗負氣出兵,直接打起了內戰。樂乘這個人就在歷史中消失了,後世有人說他跑了,但根據廉頗的火爆脾氣,小編感覺樂乘是凶多吉少。

這還不算完,大將廉頗先發動了內戰,緊接著,叛國投奔了魏國。

他的眼裡想的可能盡數不甘,但你這又內戰又叛國的,都說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把。但你這種桀驁不馴的戰將,可能小趙王真的控制不住。

有人說他聽從趙王的命令把軍隊移交樂乘,回去的命運可能跟後世李牧一樣。但小編更認為,廉頗的不滿就是趙王的每次臨陣換帥。之前長平之戰是,這次攻魏國也是。在他的思想裡,是趙王把他換下去,趙王才失敗的。他沒想打其他更深層次的原因,這次小趙王調他回去並不是革他的職,也不是不信任他。而是秦國有了動靜,需要他回去商議大局。

廉頗這種人其實需要一個重量級謀士幫襯,一旦自己獨自在外就容易小心眼。沒辦法,藺相如已經在邯鄲保衛戰時神秘消失了。

老毛病又犯了?老將廉頗因負氣打起內戰?

後來,不可避免的。“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成為了註定的悲劇。沒有進讒言的郭開,廉頗也避免不了自己悲慘的命運。可惜,歷史沒有給他第二次“負荊請罪”的機會。

我們看歷史上的每一個人都應該是有血有肉,而不是教科書上的刻板印象。有了疑問也需要去翻閱史書,有血有肉,有勇氣同時也犯錯誤的廉頗才是真實的廉頗,很多歷史上的疑問也能迎刃而解了。


(本文僅在各平臺 歷史挺好玩 發佈,如果發現抄襲歡迎私信原作者,第一位舉報成功並截圖的朋友發1元紅包,感謝您對版權事業作出的貢獻)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史記.趙世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