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採購數字化“擺渡人”:商越的定位與夢想

企業採購數字化“擺渡人”:商越的定位與夢想

成立僅15個月獲三輪超2億元融資,看好中國交易服務型SaaS。

中國企業採購正處在一場由傳統採購到電商採購並轉向數字化採購進階的時代,三方因素加速了這一轉型:一是數字化經濟理念正加速滲透企業服務市場,特別是大中型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願望更加迫切,期望釋放更大的業務價值,二是消費互聯網經濟將各類技術要素已轉變成技術紅利為驅動企業內外部的線上協同提供基礎設施,三是原有采購業務需要注入智慧能力去解決老問題和新訴求。

聚焦國內數字化採購浪潮,已參與的數字化採購服務商群體有兩種:一類是為採購需求企業提供採購項目/服務的供給端,另一類是專注採購環境數字化網絡系統建設的企業,主要發力需求端。商越屬於後者,他所做的就是用數字技術手段去連接不斷升級的數字化供給側與採購企業不斷要求的個性化需求,並在此基礎上也著實推動了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步伐,是一種擺渡人的角色。

作為一家新秀企業,北京商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www.sunyur.com,簡稱“商越”)在成立的短短15個月已獲得三輪外部風險投資,累計融資超2億元人民幣,覆蓋行業包括生產製造、生活服務、新經濟領域等。CEO苗峰在最新融資中表示,“本輪融資將全部用於SaaS產品的持續打磨,APaaS平臺和數據平臺的研發。我們處在採購數字化市場爆發臨界點,只有面向數字化時代的好產品才能引爆這個點,商越未來取勝靠產品,在產品的投入無上限。”

企業採購數字化“擺渡人”:商越的定位與夢想

商越融資情況

根據中國企業採購市場的表現情況來看,採購業務從信息化到數字化的升級難題不單是企業內部採購系統與關聯繫統的融合打通,還需要接受外部供給側數字化升級的挑戰。商越耕耘在一個由近十萬億且比較零散非生產物料與大概有300億人民幣數字採購技術份額組成的市場,為上述難題提供著專屬的解決方案。

80年代初,中國企業通過使用微機生產及業務管理開啟了企業信息化進程。但真正帶動企業進入網絡時代節點是90年代末期,之後網絡計算、電子商務、企業虛擬化、供應鏈管理等多角度的企業信息化行為方式相繼出現。到2008年,中國企業對FI、OA、HR、ERP等信息化軟件的使用滲透度達到了80%左右,日後伴隨企業信息化管理需求外溢,如今中大型企業內部基本實現了SRM、ERP、CRM等供應鏈管理類SaaS軟件的應用部署。

然而,當談到中大型企業已佈局的供應商管理系統(SRM)時,商越CEO苗峰表示,這只是一種“管控視角”。傳統管理軟件解決的是如何利用計算機軟件技術進行採購客戶的供應商管理,提升的是與外部供應商協同,但無法避免採購部門因要處理零散訂單、冗長流程時所要面對的重複工作,更無法釋放採購人員更大的價值創新。顯然,這並不符合數字經濟時代要求企業高效率、低成本、創新生長的運維邏輯。數據顯示,企業產品/服務65%的價值源自其供應商,因此從企業降本方向看,推動採購業務的數字化建設給整個集團帶來的價值是顯而易見的。

但這並不代表傳統管理軟件已過時,反倒這些有完善採供信息化建設的大中型企業目前已成為商越切入數字化採購領域要服務的唯一群體,“它們有著對SaaS工具使用的天然基因,它們在數字經濟時代中需要採購流程的在線化、與外部供應商業務協同的在線化”,採供協同在線化會帶來採購效率的提升、採購成本的降低,在線化的協同實現了每筆訂單追蹤可審計,這一點是完全符合於中大型企業進行採購合規性的需求。

為中大型企業複雜性採購需求提供技術解決方案是商越在整個企業採購服務市場中的競爭優勢。

從外部競爭環境來講,目前在中國市場中存在的一些提供採購數字化系統服務商除本文提到的商越之外,還有外資Ariba、Coupa、以及中國京東企業購、1688企業採購、企企通等。另外,與京東企業購根據客戶群體規模以及採購個性需求相繼推出智採、慧採、雲採、翼采采購SaaS系統,與1688即是供應商又提供企業採購SaaS系統相比,商越只專注於大中型企業非生產物料採購,並不參與客戶供應商的選擇,只是去做數字化採購的服務商,幫助客戶做採購平臺,不去做商品供給平臺,這一點是完全避免了以供給平臺為中心和以客戶為中心的矛盾。

從內部人員結構來講,80%的技術研發人員完全支撐了作為一家科技公司的標籤,而且公司的核心團隊全部來自於SAP和Oracle,他們對行業know-how的儲備認知以及對公司業務的拓展都是極為關鍵有效,是完全符合於產業互聯網中制度複雜性要求的。

之所以把服務邊界定位到中大型企業,是商越對不同規模企業的採購行為、SaaS付費能力的綜合考量。“商越會把服務的採購群體定位到年營收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這些企業在中國有大概6萬家,未來五年服務目標是1000家,假若每家提供服務費每年50萬左右,則可以完全支撐起一家中國SaaS企業”。另外從採購行為路徑上看,一般情況下,年營收在2000萬以下的小企業更偏重於向類似京東商城、淘寶、天貓等TO C電商網站進行購買,開取發票即可;年營收在2000萬~1億的企業在採購行為上開始出現管理需求、流程需求,相應的採購服務商會為企業提供“電商網站+SaaS”的方式來滿足這種訴求;而那些營收在億元以上的大中型企業採購需求會更復雜,一方面要平衡商品品類豐富性與多家供應商管理複雜問題,另一方面隨著多供應商合作數量上升,如何降低雙邊維護成本等都會成為企業採購市場的新訴求。“比如一家新的電商進入企業採購系統後需要每年花費銷售額的5%進行成本維護,包括1%BD成本、2%是系統開發和對接成本、2%是對賬結算成本”。

針對以上情景,商越的新產品“聚賢閣”(SaaS系統)提供相應的業務解決方案,可以說,從採購商城建設到SaaS工具開發,標誌著商越解決企業數字化採購能力服務上又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

從供應商多樣性管理上講,“聚賢閣”將外部的多樣的供應商資源與採購企業內部的OA系統、ERP系統都進行了一個鏈接,編織成了一張“數字化採購網絡”。這張“網”形成已經不侷限在將企業的採購業務線上化、數字化,開箱即用的功能,而是成為了一種廣義上的數字化採購,將會推動採購進行數字化轉型步伐。

從採購業務場景複雜性上講,聚賢閣提供了兩套對接方案以及覆蓋了採購全流程的14個業務場景。比如說在企業在進行標準物資、多電商一站式選品採購時,商越提供了API對接,可以快速的將供應商商品引入到企業的內部商城,讓企業進行貨比三家進行比對購買。而面對需要在供應商商城完成的較為複雜的採購場景,商越提供了Punchout的方案,在電商平臺上進行尋源到價格預估併產生採購清單後,在跳回到採購企業內部商城上進行統一結算。

據官方資料顯示,商越已經發布了商越智能採購中臺、商越採購商城和協同網絡、專為大中型企業快速對接電商採購提供的聚賢閣開放平臺,以及五月份即將發佈的尋源產品,至此商越已完成非生產採購數字化產品矩陣佈局。目前深度服務客戶包括鏈家、中國菸草、長城汽車、寧波華翔、智聯招聘、OPPO、美團、九陽等十多家大中型企業,開創了多個大企業應用SaaS的先河。

事實上,對採購老需求和新訴求的滿足一直是商越始終堅持的業務方向。特別是在數字經濟時代,技術紅利對企業傳統業務模式的創新能力提出新要求同時,經濟下行環境也給出了企業降本提效必須課題。商越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憑著深諳行業的態度在成立伊始就定下了“建立全球最大的採供數字化網絡”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