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三國演義》,你會想到什麼?

大概讀四五年級的時候,就很喜歡看《三國演義》,那時候是每天下午放學回家,就是拼命的跑回家看唐國強版的《三國演義》電視劇。


喜歡看劉關張的桃園結義。也非常喜歡諸葛孔明的足智多謀,喜歡趙雲的勇猛,當關羽被殺頭時,也很哀傷,後來看到諸葛亮卒於五丈原,更是非常痛苦,後來看到三分歸晉。內心已經不再那麼波瀾,或許是因為蜀國讓我失望了很多次吧。


再後來,同學又推薦我看陸毅版的《三國演義》,那一次開始有了思考,

那麼多諸侯割據,那麼如果你是漢帝國末年時期的讀書人,你會去選擇哪一個集團呢?才能不負平生所學,亦能濟蒼生黎民呢?


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仿如再現,屠夫何進,涼州董卓,梟雄曹操、割據一方的公孫瓚,四世三公袁紹,素有帝志的袁術,仁義愛民的徐州陶謙,割據江東的孫策孫權,仁義劉備,愛民的荊州劉表,西川的劉璋,漢中張魯,馬超韓遂。。。


在三國混戰時期,他們都有機會稱王稱帝,然而最終也只有曹操、劉備、孫權三人裂土稱霸一方。這是什麼原因?又會對我們有什麼幫助呢?


從三國之中,我們知道徐州陶謙是非常愛民的,劉表非常受世人的愛戴,劉璋也算仁愛,他們三人算是群雄爭霸裡面的另類,他們也散發出了不一樣的光輝。但他們終究不是勝利者,強如諸葛孔明,牛如單福(徐庶)、龐統都沒有去選擇輔助他們,而是隱居;但當劉備來到荊州的時候,他們卻出現了,開始他們的政治投資了。這又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領導人是很重要的,不然在那個戰亂的年代不如隱居




2.外部政策

蜀國的國策是聯吳伐魏,吳國偶爾聯魏卻蜀,卻從未有魏蜀合謀吳國。


這是因為蜀國是繼漢大統的,而魏國是受禪於漢的,註定的他們是對立的,也不可能有和解的可能,他們一直在爭取正統,蜀國伐魏,一直在擾亂中原的生息,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當劉備選擇為義而不顧大局攻打吳國時,敗局也許已經暗藏其中,折兵七十多萬,蜀國再難一統天下,但如果後主是一個有為之人,也還是有機會的。。。

畢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這是劉備在聯吳伐魏的國策上,出現的重大失誤,成也桃園三結義,敗也桃園三結義。


一個集團內部需要清晰的外部政策,也不一定是一不變的,如吳國,但外部政策出現錯誤,造成的損失也許很難承擔。。。


而外部政策的制定需要有識之士,這就需要優秀謀士與政治家,而優秀的謀士與政治家又需要伯樂的識別,這樣的才能制定出合乎國情的政策,昏如阿斗與吳國孫皓(吳國最後一位國君),導致後期謀士與有識之人大都保命而遠離朝堂中央,致使一些想要賣國的人(投降派)佔據主要位置。


那麼這些對我們與什麼啟示呢?

選擇好的集團,更要跟對好的領導人,如果集團內部出現了許多類如投降派(不以公司利益為重,有二心)似的人,那麼這個公司不會長遠的。。。

我們就要注意了,如果自己不具備這些方向的把控,那麼就要錨定一個你認為合適的人,就像想知道特朗普最真實的意圖,那麼就看特朗普的女婿最近在幹什麼,而不是看一些美國媒體在報道什麼。。。

2020年3月29日

於家中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