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學老師的好,與不好

還在唸書的時候,母親就告訴我說,文教衛生的工作比較適合女孩。於是,我努力學習,如願以償的成為了一名小學老師。工作這麼多年,我覺得當一名小學老師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其中的苦與樂,得與失,好與不好,只有自己幹了才能體會得到。

當小學老師的好,與不好


父母們希望自己的女兒當小學老師,無非是看中以下幾點好處:

1.工作比較穩定,每年還有兩個假期(寒暑假)。的確,這些客觀條件是挺吸引人的,老師的教學課程除了體育課外,其他基本上都在室內,風吹不著,雨淋不到的,說起來各個都是“知識分子”,做著大家口中的“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尤其是每年的寒暑假,引來不少羨慕嫉妒恨的人,成天呼喊著“取消老師寒暑假的薪水”。老師的辛苦,說再多也沒用,因此,非常歡迎那些羨慕嫉妒恨的人加入教師的隊伍,然後再建議“取消老師寒暑假的工資。”

當小學老師的好,與不好


2.教育對象單純,工作環境相對簡單。小學老師所面對的學生都是6歲到12歲左右的孩子,這些孩子思想單純,大多都比較聽話,比起初中高中的學生來說,容易管理得多。

3.課本知識簡單,大多數人都會做。從一年級到六年級,語文無非就是簡單的認讀拼音、字詞句,學習課文和寫作文麼;數學除了一些簡單的口算計算,概念,解決問題,不就是一些簡單的生活常識麼(比如認識鐘錶,認識人民幣之類);其他學科也都是最最基礎的知識,在大家眼中,只要願意,誰都能教得了小學。

當小學老師的好,與不好


其實,以上的“簡單”就像一把“雙刃劍”,在得到的同時,也會相應的失去。比如,小學老師成天面對的就是一群單純可愛的孩子,從未經歷過職場中的勾心鬥角和辦公室裡的爾虞我詐,每天都在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訂正錯題中度過,心智的成長缺乏鍛鍊的機會,可以說從師範院校畢業後就停止了成長。所以,大部分小學老師的行為舉止,都會被認為很幼稚。我一個同事說,她有一回乘坐出租車,只說了一句話,就被司機師傅猜到了她是老師。還有一次我自己的經歷,也能證明小學老師真的很容易被人識別出來。

很多年前,我和家人去旅遊,在一個小店的櫃檯裡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打火機,有手槍式的、滅火器形狀的、高跟鞋樣子的……感覺很新奇的我可能表現出了些許的興奮吧,也沒記得我說過什麼話,結果那個小店的老闆突然問了一句:“你是小學老師吧?”當時,我除了驚訝就是疑惑,他憑什麼判斷我就是小學老師呢?

當小學老師的好,與不好


這些年來,身邊有不少同事都轉行了,有的去了電視臺,有的去了區上的行政部門,還有的到了別的事業單位。但很多這樣的例子告訴我,做久了老師的人突然改行到別的單位,尤其是機關部門,都會被別人評價為“幼稚”、“情商低”、“不懂人情世故”。資質好點的,經過磨練,也就慢慢成長適應了,資質不好的,很長一段時間都會為處世能力、人際交往而發愁。

由於小學的知識,大家普遍認為簡單,所以,小學老師在很多人眼中,沒有中學大學老師,或者醫生看起來專業,因此,在心裡也不會把小學老師太當回事。其實,小學階段的成長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一切要從娃娃抓起,良好的行為習慣、品德以及自學能力等,都要在小學階段培養出來,好習慣養成了,後面的學習,家長們基本上就不用操心了,所以,小學老師們任重而道遠呢。

當小學老師的好,與不好


工作這些年,我非常喜歡和孩子們打交道,雖然得不到心智和情商的實際鍛鍊,但可以通過閱讀和學習來彌補所缺的東西,“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特適合我們老師,為了適應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我們必須要不斷地學習,隨時更新自己的思想觀念,把得與失中的“失”用學習補回來,把好與不好中的“不好”變成好,這樣不就完美了麼。

我的同行們,對此,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