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欺凌屢禁不止,誰才是校園暴力的“幕後推手”?

校園欺凌屢禁不止,誰才是校園暴力的“幕後推手”?

電影《悲傷逆流成河》上映,影片講述了一個有關校園霸凌的故事,讓很多觀眾感同身受:和主人公易遙一樣,他們在學生時代也曾有過被人霸凌的經歷。人們在同情易遙的同時,也譴責欺凌易遙的"幕後兇手"唐小米--如果不是因為她,易遙的好友顧森湘不會自殺,易遙也不會被誤認為兇手,並被迫選擇以死亡這種極端方式證明自己的清白。


校園欺凌屢禁不止,誰才是校園暴力的“幕後推手”?

(圖為易遙在自殺前譴責霸凌自己的同學)

就像所有校園霸凌事件中的施暴者一樣,唐小米被很多人視為一個內心黑暗、陰險狡詐的"惡霸",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反派"。但這世上真有人天生就喜歡欺負別人嗎?為什麼會有孩子成為霸凌者,要對自己的同學施暴?

1、沒有人是天生的"霸凌者"

霸凌是對英語"bullying"一詞的音譯,又稱欺凌。2017年,教育部等十一部門印發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簡稱《方案》),《方案》對中小學生欺凌進行了明確界定:中小學生欺凌是發生在校園(包括中小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內外、學生之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在校園霸凌事件中,存在著霸凌者和被霸凌者雙方。很多時候,人們會習慣性譴責霸凌者,認為他們是"壞孩子"。但事實上,沒有人是天生的"霸凌者",他們成為霸凌者的背後有著多方面原因。從家庭教育角度來看,孩子成為霸凌者主要是原因父母不當的教養方式。不當教養方式主要包括兩種形式:一是父母的教養方式過於專制,二是父母的教養方式過於放縱。


校園欺凌屢禁不止,誰才是校園暴力的“幕後推手”?

2、如何遠離校園霸凌

不能“怕”字當頭

在遇到勒索、敲詐和毆打時不害怕,要敢於抗爭,要勇敢說“不”。因為這些攔截的不良少年大多和受害者同齡,他們所實行的第一次攔截往往都是一種試探。如果此時在心理上就被對方所壓倒,任其欺壓,那麼這樣的第一次妥協其實就縱容、鼓勵了攔截者,就會帶來更不良的後果。

要及時報告

勒索、敲詐經常是同暴力緊密聯繫的,我們提倡在“不怕”的前提下與之抗爭,但不意味著逞一時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因此要及時向學校、家長報告。第一次遇到攔截後的表現是十分重要的。

家長和學校都應言傳身教,對待問題都不應該用暴力解決,而是以建設性的方式與孩子溝通。

對施暴學生不要一味批判、恐嚇、全盤否認,而是要幫助他們看到自身行為的不合理之處,理解自己施暴行為的前因後果,敢於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並學習用更加健康積極的方式實現合理的目標,以此方能懲教結合,立德樹人。

校園暴力的危害

雖然在短期內受到霸凌的孩子會受到很大的傷害,甚至需要花費很多年才能恢復心理上的健康,但其實施暴的一方不但是問題的起源,而且未來的人生將面臨更大的困難和挑戰。欺負小雯的那幾個同學如今就走在法律的邊緣,因為年齡的原因他們如今很有可能不會受到法律的懲罰,但如果不能改變這種行為方式,成年以後走向犯罪的道路就變得理所應當了。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孩子變得暴戾?

那麼為什麼有些孩子最終會發展成校園暴力的的施暴者呢?校園暴力的施暴者的形成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他發展成施暴者之前肯定會出現情緒控制方面的問題。我國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情緒問題時,經常走兩個極端:要麼就隨著孩子的性子,要麼就全盤否定孩子的感受。其實這兩者都是不正確的。

很多家長在孩子亂髮脾氣時並不理睬,他們以為孩子還小發發脾氣很正常。但對孩子來說,遇到問題,並且通過發脾氣或其他暴力行為,得到了他們想要的結果,這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個正面的反饋,將來他們在遇到問題時還會用類似的方法去解決。如果不成功,會加強暴力級別,因為在他們看來“以前發脾氣都能奏效,這次不行一定是因為我發的脾氣不夠大”。

另一類家長則是全盤否定孩子的負面情緒,當孩子憤怒時,這類家長通常會擺出“我是你老子,你還敢衝我發脾氣”的態度。這種孩子在離開了父母的控制,走進了相對自由的學校後,他們也許僅僅受到一點小刺激,就大發脾氣,在實施暴力行為時,又無法感受到對方的痛苦,從而毫無收斂。

正確引導,時刻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

當孩子出現情緒問題時,很多懲罰手段都不能奏效。很多家長通過體罰甚至打罵等手段來“以暴制暴”,表面上是讓孩子知道暴力是不對的,實際上是在告訴孩子拳頭夠大說話才算數,以後當這些孩子遇到比自己弱小的同伴時就會毫無顧忌的揮舞自己的“拳頭”。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時刻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即使是幼兒期,當他們出現極端情緒時,也不應不加理會。如果能夠在幼兒期就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情緒控制方式,必然會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有所幫助。

#我要上頭條#

你好,我是@龍江少年幫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贊關注、並評論轉發謝謝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