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臭菜是春天蘸醬菜,與小白菜、水蘿蔔、油麥菜、苣蕒菜鑑別

今年春天我在院裡種了一些臭菜和小白菜。臭菜已經長出來了,小白菜還沒有動靜。我分析這裡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種臭菜的地緊挨陽臺牆,牆在白天被太陽曬過後晚上會放熱,所以地溫比較高;二是臭菜比小白菜更喜涼。所以我得出結論,春天臭菜可以早種。所謂早,就是在已經有植物長出就可以種了,當然最好種在牆根向陽的地方。

東北臭菜是春天蘸醬菜,與小白菜、水蘿蔔、油麥菜、苣蕒菜鑑別

臭菜

許多人表示沒見過臭菜,其實我也經常把臭菜和小白菜、水蘿蔔搞混。它們都屬於十字花科,顏色都是綠色的,都是很小就可以吃,葉子也很像,有時是卵圓形的,有時是邊緣分裂的。但是,臭菜有個明顯的特徵,一下就能與其它兩種菜區別開,那就是它的葉子(尤其是折斷的)有一股刺激性氣味,就是因為具有這個特點,人們才把它叫做“臭菜”。

東北臭菜是春天蘸醬菜,與小白菜、水蘿蔔、油麥菜、苣蕒菜鑑別

小白菜

在外貌上,三者其實也比較容易鑑別。小白菜的葉子一般沒有羽狀分裂,而且顏色較淺。水蘿蔔的葉子全部為羽狀分裂形,這與臭菜也不同。臭菜的葉子有的有分裂,有的呈卵圓形。而且水蘿蔔在根部還有個小紅蘿蔔,更好鑑別。

東北臭菜是春天蘸醬菜,與小白菜、水蘿蔔、油麥菜、苣蕒菜鑑別

水蘿蔔

我種的這種臭菜是春天用來蘸醬吃的。在東北,臭菜、小白菜、水蘿蔔、油麥菜,甚至還有野生的苣蕒菜,都是人們喜愛的蘸醬菜。臭菜與油麥菜和苣蕒菜比較好區分,但油麥菜和苣蕒菜比較相似。二者的葉子都比較細長,折斷後都會流出白漿來,但前者顏色較淺,後者顏色較深,而且葉根部呈紫色,所以也很容易鑑別。

東北臭菜是春天蘸醬菜,與小白菜、水蘿蔔、油麥菜、苣蕒菜鑑別

油麥菜

無論是哪種蘸醬菜,洗起來都比較麻煩。我都是將葉子摘下一片一片地洗,因為這些菜即使外表看起來很乾淨,葉子根部也會有泥沙。菜洗淨後直接生吃當然是最美味的了,而且還有營養。但是我常擔心菜葉上會沾有寄生蟲卵,所以還得用開水燙一下再吃,雖然味道不那麼清香了,但吃起來比較放心。

東北臭菜是春天蘸醬菜,與小白菜、水蘿蔔、油麥菜、苣蕒菜鑑別

苣蕒菜

臭菜、小白菜等都可以自己種,不需要什麼技巧。自己種菜還不用擔心化肥農藥,雖然產量不高,但吃著放心。如果再在院子裡養幾隻雞,擇菜後不要的部分用來餵雞,更是一舉兩得。我非常喜歡這種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以後在種其它菜時還會發布這樣的小短文,把個人在這方面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