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必要全部學生學英語嗎?這是個人和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嗎?

燒積碳


走上社會後,就會發現書到用時方恨少。

學生時代,我數學不好,總覺得學數學沒用。工作了我才發現,原來數學培養了我的邏輯思維,我在最應該開發它的時候不當回事,現在花上雙倍時間也補不回來。

英語學習也是一樣。不單純是掌握一門語言,這是最低層次的目的。而是思維的方式會不一樣。就像你看語文老師和英語老師氣質不一樣是一回事,絕不是簡單的技能掌握。

凡事如果只顧眼前,看到的就只能是英語沒啥用。可人生長著呢,誰又能說你需要的時候自己還有沒有那個腦力學了?

存在即有價值,踏踏實實學習不會有錯。


鴻媽育兒


浪費是有點浪費。

但這麼苦口婆心、用心良苦地培育人才,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官的心吶!

換個時代,換個科目,咱也可以看看啥情況。

唐朝以詩文評價學子,人人都得學習如何吟詩作對。這東西即使在唐朝也不見得是個耍尿泥的小兒科。講究極多,音韻、步律、遣詞、用典、胸懷,意識,方方面面。同學們肯定很苦悶啊,這是捏泥人樣的技術活兒,沒兩把金剛鑽兒,還真尿不到一壺裡。

但詩文是交流方式呀!大排檔裡喝酒也不是划拳耍的呀,都是對月當歌,把酒問天吶。你說不會個四六句的,怎麼行走江湖呢?

倒是沒必要都往李商隱、孟浩然、賈島等大拿天才的方向培養,但家長們哪個不望子成龍呢,哪個學子不好高騖遠呢。

我們現在也是,為了培養孩子有一技之長,那是深挖洞,廣積糧,大水漫灌呀。誰知道誰在哪一方面就開竅了呢?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學英語是國際化的需要。當然也有學日語、法語、德語的。這都是愛呀。培養大家行走江湖的一技之長呀。

孩子都是親的,不都得培養嘛!能不能學成那是自己的事,花不花錢那可是家長說了算。

浪費有點浪費,但是親的呀。可憐!可敬!


圭圭桔桔


非常的對√,中小學趕緊停止英語課,高考做選修課,大學做專業課!別問為什麼,錯不了,迫在眉睫!


開心生活107212631


一是,新冠疫情讓更多人認識到科技的重要性。生物科學醫藥研究醫療技術設備研發都離不開理工類學科,更別說航天航母導彈等高精尖科技都離不了人才的培養。現在部分地區的高考方案,使得物理化學生物成了學生避之不及的科目,而這恰恰是一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的基礎科目。

二是,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讓我們知道自己丟了什麼。日本為武漢捐物所引用的古詩詞(大部分為在日華人書寫),又讓國人又一次受到拷問?英語的強勢換來傳統文化的削弱弱化,值得嗎?我們內心流著的血告訴我們,傳統文化需要傳承,民族的才是世界,所以傳統優秀文化不能丟。而現在又在提倡減負,如果增加傳統的知識課時量,肯定貴加重學生負擔。有加就應該有減,為了平衡,就從英語開始減吧。

現在部分省份高考改革後,總分150的英語變成一年兩考,使得英語成為凌駕於其他學科之上的“最重要”的科目,因為其是必考科目,學生別無選擇,只能通過犧牲一些其他科目的時間來備戰英語,可以說大部分學生花在物理化學生物上的時間總和也不一定比花在英語上的多。因為英語的主角光環在那裡,側重點也顯而易見。如果高考必考科目由語數英三門改為語數兩門或者中考高考英語分值降為50-80,那麼對於有利國家科技發展的學科必定是一件幸事。

不可否認,在改革發放之初和國家的發展進程中,英語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與我國迅速與世界接軌,也讓更多的人走出了國門見識了新世界。

但時過境遷,英語的最初使命是否已經完成?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中文在國外的興起,三駕馬車之一的英語是否可以隱退?

與時俱進的新思路,也讓我們有機會思考高考必考科目是否依舊舊瓶裝舊酒?

新疫情下,我們的高考也應該適時轉向,英語應該讓出更多的時間和空給化學物理生物語文?

英語退出必考科目,成為選考科目,或者分值弱化,這對小學初中高中的教學改革、大學教學、科學研究、職稱評定是否會產生積極影響?

國家是該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聽聽民意,科技才是國家永恆的動力,別忘了語言的基礎功能就是交流。

英語是到時候作出讓位了。

英語弱化可以發掘偏才。在我們的身邊,學科短腿的學生不少,特別是英語讓不少偏才專才止步於初高中。英語的強化,就是其他學科地位的弱化,像語文不少學生都學得不上不下,一知半解。弱化英語,應該是利大於弊。



繼康文學四度空間


確實是。


青衫鐵劍


肯定有必要,而且應該還提高效率,而不是覺得浪費精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