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怎樣做好節約的?

用戶68839978


上海人確實生活蠻節省的,相對於其它地方的人,特別是北方人,是比較節約。這和區域性格特點有關,比如北方人較為豪放,性子直,花錢的時候也能體現出來,買東西容易衝動。上海人比較細膩,生活也仔細,自然日子過得顯得節省。還有就是上海生活成本太高,對於普通人來說,不算計著過日子怎麼行?省著點過日子是值得提倡的。其實,節省不是摳門,是一種生活態度

論上海人省不省,就要分兩種,一種是祖籍非滬的新上海人,還有就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說到省,我覺得絕對是本地人最省,我自己就是本地的,我們村絕對數一數二的福利村,名字我不爆了,小孩讀書幼兒園讀書費用每年都有近3000補貼,還有每個月的菜錢補貼零零散散2000+,過年費過節費分紅體檢費樣樣不缺,住的是300平左右的洋房,說到這裡,這種條件絕對算生活品質能保證的。但是我們村的老人每天都會出去撿瓶子,中年人都是不捨得出去旅遊,出的菜都是種的,不捨得出去大魚大肉……甚至還有人大熱天不捨得開空調……所以,一句話上海本地人是真的很省很省的

首先上海人節省是刻板印象,要根據不同年齡層次不同看待。我祖父母一輩的人,非常節省,連吃飯都是精打細算,絕不浪費。這和他們所處的年代有關,很多人說是‘窮怕了’,這是時代造成的,我覺得也不僅是上海,這代人在全國都是這個生活習慣。現在所謂的上海人大都是解放前從寧波和蘇北一帶和其它地區逃難和討生活來的。寧波人雖說不窮但是出了名的節約,列如寧波菜是是中國最鹹的菜。我小時候一個鹹蟹的腿可以吃二碗泡飯。蘇北的缺實是窮,三把刀知道吧那都是勞苦大眾討生活來的。所以過生活也是很節約的。當時真正的上海人通稱為本地人,基本都在郊區如寶山,南匯,青浦,浦東,大多是農民。農民種地很辛苦能不節約嗎。其實這是個偽名題,在中國普通老百姓都是很節約的。只不過在上海好像大都市不應該那麼節約。另外現在2017年的今天再說上海人很節約的話就是人云亦云了。

再說說父母那一代,由於當時天朝還很窮,也沒實行計劃生育,他們小時候生活也僅能滿足溫飽。幸運的是,隨著我朝改革開放,老百姓日子越過越好,因此這代人大多不會向上代人一樣節省到骨子裡,房車奢侈品旅遊該有的一樣不少,但也不會亂花,總結一句話,在能保證享受生活的情況下節省。

最後說到我們這代,消費觀念絕對是天差地別,舉個例子,我在央企上海市分公司工作,普通員工收入20萬不到,中等收入。有個女同事,老公是地鐵中高層,中產家庭,丁克,她自己一年消費一輛極光,主要花銷在奢侈品和旅遊。這樣的人在上海不在少數,屬於普遍現象,有子女的主要開銷就在教育上了。現在正好暑假,給小孩過個暑假花費兩三萬的很普遍。

實際上,上海人的老一輩也是過著苦日子來的,這不光是上海,全國的那一代人都有著極強的節儉意識,因為苦日子太煎熬,到現在都有這樣的勤儉習慣。而70後和80後,所處的時代也是剛剛過上了好點的日子,直到後來上海開發開放,浦東新區成立、加入世貿組織等等,上海的經濟才變得越來越好了起來,生活水平也變得更加高了,由此對生活的要求也上來了。不過因為家庭關係的影響,上海人的節儉意識還是在潛意識當中。年輕一代的人,對於一些不必要的開支和花銷,還是會謹慎小心。但對於一些必要的支出,比如教育等等就會不加吝嗇,所以這還是要看個人的生活指標,到底是要什麼樣的生活。


路怒症真活該


上海人節約是這樣的,白天到醫院商店銀行或者超市裡去避暑或者採暖,夏天時在街燈下吃晚飯或者飲茶吹牛,到圖書館看書(不必花錢買書還可以享受空調)。。就診後自己開藥讓醫生打入電腦,做什麼檢驗跟醫生商討。


世事無常空費神


老人家比較節省,他們過得還像十幾年前的生活方式。年輕人可不節省。也是大手大腳的。


不忘初心194429994


據說上海人很節約,比如說吧有客人去他們家,主人做了好多菜,最後端上來的是鴨子主人開始陪客人吃,不等客人吃鴨子主人就先嚐了一口忙說,哎喲我忘了放鹽了,遂端著鴨子進了廚房,直到客人吃完了也沒見主人把鴨子再端出來.

而且在上海街上幾乎見不著乞丐.


詹皇658


上海人比較實惠,該用錢的地方不會省著摳著,但是也不會為了慣派頭浪費錢財。你去餐廳看看,上海人點菜不怕貴,只要東西值想吃就會點,但是也不會去點華而不實的高價菜。這是上海人的聰明,不會隨意被人斬。吃不完,基本上都會打包回家而不會為面子而丟下許多菜餚,這是不喜歡浪費。上海人視浪費為罪孽,這就是上海人的實惠。它來自於上海人心裡的自信,不會因為打包菜餚回家而怕人家看不起。那種甩派頭浪費的現象反而被視為戇度。


用戶9769261795699


每年交大量的稅養硬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