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应该如何养生?

中老年人网


人到中年,随着身体开始逐渐衰退,进入慢性疾病高发期,确实会对健康越来越关注了,养生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是件很重要的事,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对晚年生活会造成有很大的影响。那么,中老年人应如何养生?


1、饮食规律,清淡为主

人到达一定的年龄,无论是体力还是精力都不如以前了,容易疲劳且恢复较慢,因此,一日三餐要按时按量,养成规律为好。

饮食要讲究营养均衡。荤素、软硬及酸碱程度合理搭配,少吃酸辣、高糖份,高脂肪食物,多吃易消化、清淡、富有营养的食物,如:鱼类、豆类、奶类、蛋类及时令新鲜水果蔬菜等食物,提高身体抵抗能力。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老年人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人体“生物钟”的正常运转,以维护各个器官的正常运作,减少疾病的发生、延缓衰老。

中老年人时间相对比较多,如果坏习惯已经养成,则从小事一步一步改起。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按时作息、不熬夜、不酗酒、不吸烟。尤其是打麻将、斗地主、看电视和玩电脑,这几种日常娱乐通常是人们能够消遣时间的较为常见的选择,中老年人应该适当节制,避免时间过长,成瘾。

3、调节情绪,适当运动

人进了中年,要保持心情愉快,遇到事情要心胸开阔、情绪乐观,不要轻易动怒,多去亲近大自然,让自己气血通畅、精力旺盛,只有心情好了,疾病自然就远离了。

另外,中老年人平时多运动是必不可少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有利于免疫力的提高。中老年人运动的时间要安排合理,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进行室外运动锻炼。如:清晨起来到公园、河边、湖边、庭院等空气新鲜处迎着朝阳;这样既有利于呼吸新鲜空气,又利于改善身心。

运动项目应选择比较平缓的有氧运动为主,避免激烈的运动。如:慢跑、散步、太极拳、气功、广播体操等。

4、定时检查、及时就医

中老年人相对正常成年人的抵抗力要弱,患上疾病的可能性也会更大,身体存在的隐患也会更多,所以,定时定期的健康检查是不可以避免的,这样可以更早的发现疾病的征兆,及时处理,避免疾病严重化。

平时生活中,积极治疗已有疾病,做好忌口,防止出现并发症。如果发现身体有任何不适,及时就医,只有足够重视自身的健康,提前做好预防,准备,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如有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更多营养健康养生知识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


健康食养


近几年关于养生的话题已经火爆到00后之间了,养生的意识已是空前高涨,今天我们来谈谈中老年人群养生的基础行动准则,我们先从最简单的第一步开始做起。

饮食合理

中老年人要少吃多餐,吃营养均衡的低脂肪食物。平时要多喝水,少喝酒或戒酒。

戒烟或远离二手烟

吸烟会增加人体患心脏病或癌症的风险,并且会缩短寿命,二手烟对身体的危害会更大。因此,建议下决心养生的中老年人群能够戒烟或远离二手烟,能处于一个无烟的良好环境。

散步及适当运动

经常散步是中老年人群保持机敏灵活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同时呼吸新鲜空气比吃补药更好。能坚持运动会更好一些。运动要选择不是很剧烈的运动,而且还可使你接触其他人。游泳和适应性锻炼特别值得推荐。

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多与家庭、朋友和邻居保持联系,与他们建议一些学习兴趣。与他们相处中坚守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更要积极自信的面对生活。

切勿乱用保健品和药物

中老年人群会经常滥用一些抗抑郁药和安眠药,这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同时也比较热衷于购买一些保健品,这都不是养生的最佳做法。对中老年人群来说,吃药更应该严格遵从医生的嘱咐,并且只服用医生推荐的药物,换药必须要征求医生的同意。买保健品也要征求子女的同意,最好是质量有保障的保健品。


大健康进行时


我把自己生活中的养生经分亨给大家,看能否对你有所帮助:

  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健康养生而不遗余力,为了健康和减肥的目标,不惜代价,买高价补品.减肥食品,或干脆向药物索要健康和身材。但人们不知针灸,按摩,催眠,冥等中医中的自然疗法,来治疗现代都市人的慢性病,效果远比吃药来得明显。许多自然疗法在日常生活中使可以做,如均衡饮食,调整呼吸,抽空冥想一下,这些中医养生法,

每天早上洗脸时,记得顺便将冷水轻轻吸入鼻孔进行淸洗。好处:-举两得,既刺激了鼻腔又打扫了卫生。鼻腔经过这样的每日-练,渐渐习惯了低温,再有冷空气入侵,也就见怪不怪,不会动不动就感冒了。

  每天不要挤在狭窄憋气的电梯里,选择爬楼梯吧。好处:每爬一分钟楼梯,你就会消牦六卡路里热量,即使你只住在四层楼上,-星期也至少能消耗一百二十卡路里热量,一年就是五千五百二+卡路里,相当于你-年能少长-公斤脂肪呢。

  每天到了办公室后,深呼吸一下后,用手指尖顺着头发的方向用力在头部循环梳理一下头发。好处:梳理头皮可淸除你头部的紧张感,让头脑有淸酲感,健身养脑。

  中午时分,如果办公室外阳光明媚,偷闲走岀办公室沐浴+五分钟的阳光。好处:紫外线不仅是非常好的消毒工具,还可以增强你对钙的吸收,你所需要的维生素D也会轻而易举得到。

工作-阵后,记得用力耸双肩,尽量贴迁双耳,夹紧两臂,然后放松,这-动作可重复+次。好处:通过使颈,背发力,刺激血偱环从而达到放松颈背的效果,以免你落下腰酸背痛的毛病。

  爱吃零食的你,将你包里约的零食薯片一股脑倒入垃圾桶,换上香蕉吧。好处:下午三四点是你一天中最乏力的时候。不妨吃根香蕉补充点能量。维生素B6可帮助人体产生多巴胺,正肾上腺素这些振奋精神的神经传导物质,而香蕉正是维生素B6的超级来源。

每天洗脸时,顺便用手掌将温水捧起,轻轻地泼在紧闭的双眼上,做二+次,然后用冷水重复以上做法二+次。好处:如果你一天都坐在电脑旁,眼睛一定很累,不妨以此来改善你的眼部循环。

  晚上回到家里,腰酸背痛得不行,赶快用-个纸杯盛满水,在冰箱里凝成冰,再沿杯囗剪下约三至四寸,在痛处来回擦拭+分钟。好处:可让你约痛楚肿胀减退消除。

  每天晚上早早关上电视吧,比你习惯的时间早-小时睡觉吧!好处:多一些睡眠会使你获得更多健康的兔疲体,可防治流行性感冒和类似头痛的神经性病症。


条山石说故事


首先是要从饮食上要控制住。现在的中老年人因为在自己年轻的时候不注意,经常酗酒、熬夜、吃垃圾食品之类的,等老了到医院检查身体发现又是这问题又是血压高、血糖高的。

所以到老了就要开始养生。平时要多喝水,当然也可以泡一些枸杞,桂圆这些养生茶之类的。饮食尽量要吃清淡一点的,可以吃一些清淡小炒之类的。鱼肉当然也要适当的吃一些,但不可吃太多,太油腻就不行了。当然如果想要比较滋补的话就可以经常熬一些补汤之类的,比如鸡汤啊,骨头汤之等,每次吃饭之前就可以喝一小碗。既可以滋补也可以润润肠胃,一举两得。



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逛公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在公园里跑步,练太极之类的。所以想要养生锻炼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在吃完之后就要出去逛逛走走的,人不常说“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嘛”。不仅晚上吃完饭要锻炼,也不要忽视晨练。晨练可能就是对环境要求比较高,尽量在有树有水的地方,这样可以保证一大早吸到新鲜的空气,对身体对心情都


电竟探探


21世纪全人类的养生问题是"精神卫生方面的保健最为重要。现在大家都不怕挨饿没饭吃。就怕孤单孤苦零丁。这个问题现在可以说无药可医"。南怀瑾老师在上个世纪就提出来"21世纪精神疒人多"这样的问题!到现在都应验了。 这个世界的人都可以不变老,因为生物科技干扰衰老细胞转化使人类兴奋不已。这些方面的文章汗如牛毛,我在这里不赘言。很庆幸我们人可以不衰永远的美下去。但我们不可能永生不死。 回归古人的养生方法:盘腿打坐~可以打通任督二脉可长生不死。如没有打通气脉的本领。常常盘腿静坐少思少虑。也可长生不老多活几年。


用户8077271511597


这个问题问得好,人到中老年时应该特别注重养生,因为中年是将迈入老年的阶段,而老年则是人老了身体各方面都呈现出衰老的表现。内而脏腑,外而肌肉皮毛,无不是功能衰退。所以应注重养生。养生首先要注重养心。所以,第一要心态好,遇事不急不燥,安然处之。所有的长寿人无不是好心情。第二则应多动,人是自然界的动物,动物动物,不动则不活,所以活动运动是人长寿之二。至于如何动,则有各种方法,如多散步漫跑,爬山等等,而多劳作,包括家务活亲力亲为也是动的一种,总之应量力而行的活动,同时也应该动动脑子,参与各种娱乐活动。第三,饮食起居要有规律,饮食宜健康多素少荤,多吃新鲜蔬菜瓜果等等,以清淡为主,不烟不酒,或少量饮酒。第四要保持二便排泄正常,体内废物需即时排出,才能保证肌体活力。总之,养生是多方面的,同时也是长期坚持下去的。


越教越瘦


中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身体被时间的磨炼,已今非夕比,没有了少年的活力,沒有了青壮年的体魄,有的是自然老化的器官和骨膜组织,和由于不良生活习惯积淀而成的常见病及疑难杂症。所以对中年人的养生就必须有专用的方法,《内经》中指出“少年求经,中年求脏,老年求腑”和“老从下”之说。胃肠是支撑人存活着的营血卫气的产出之源,前几十年的胡吃海喝,造成胃肠过度便用,己留下创伤,造成纳食减少,气血也减少形成气血双亏。修复六腑功能就成了重中之重,多种粗粮(谷类、豆类)和养胃补气血的药材组成的营养粥是首选,粥为天下第一养胃饮品。喝粥养胃补身子的原因,除丰富多样的营养和软烂易消化之外,更重要是喝粥的方法符合了华夏祖先制定的饮食准则,“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也”。调控情志是养胃肠的必要手段,只有愉悦的情志会令全身气缓肌肉放松,大肠及胃正常工作。悲思忧惊怒恐都会令全身气急肌肉收缩,大肠及胃不能正常工作。西方谚语“一个小丒进城,胜过十个医生”,“笑一笑十年少”就是此理。人老先从腿上老,气血不足在面色上显示在步行上表达。当你步行缓慢不稳时表示胃肠功能减退了,足痿求阳明,当步行跚栏不稳时,就要求治手足阳明胃肠,多产营血卫气顺阴(脏)络下行至足,再顺阳(腑)络上行分布全身保证生理功能。为此中老年人的养生一要喝粥,二要愉悦,三要多做吐纳之功,四要少有劳作,五要舍得放下寡欲,六要正确对生老病死。


汤谷冲霄


[拳头][拳头]

我是耄耋老人,已退休20多年,我觉得退休后再不用顶风冒雨去上班!再不用昼夜动脑去解决技术难题!可敬的父母已离世!可爱的儿女已自立!现在是最幸福的时期!每天拿着党和国家关爱老人发给的退休金做自已最感兴趣的事!太美了!

[拳头][拳头]

我现在正过着自已的高质量老年生活!!幸福天天伴,自信到期颐!

[拳头][拳头]

一 我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每天做自已感兴趣的事!

1 每天都愉悦的唱养生歌曲40首,优美歌词,天籁之音!

提高记忆力,增强兔疫力,尤其是,心情愉悦会大大增加体内荷尔蒙的分泌!躯走疾病延年益寿!

2 每天玩成语接龙40一60关,提高智力!

3 每天观赏自已做的动态立体音乐相册,动态立体3D相册,回忆当年幸福生活!

4 每天玩高级益智玩具魔方,防老年痴呆!

我近80岁老人 2一4分钟就可把三阶魔方还原!

5 每天刷头条,有时也写评论!

已有多条悟空问答的回答被推荐到头条首页,为自已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和写作水平感到欣慰!

[拳头][拳头]

二 我有6老:老友,老伴,老健,老乐,老窝,老本

[拳头][拳头]

三 我有键康的生活方式

清谈饮食,早起早睡,每天散步,烟酒不沾,烧烤油炸加工外卖一律不碰!喝白开水不喝饮料,极少开空调,保健品补品从来不吃,

[拳头][拳头]

四 我做到了少给儿女找拖累,多为儿女着想,所以儿女也都非常孝顺,儿媳和女婿也都非常疼爱我,周周来看我買好吃的!所以我晚年很幸福!

[拳头][拳头]

五 一定要认清现代医疗利与弊!要聪明!绝不听忽悠!!

现代医疗治癌己走入误区!严重破坏免疫力!成了坑财害命的大陷阱!

[拳头][拳头]

患者求活命,钱财被套光

[拳头][拳头]

聪明人用头脑养生

愚痴人拿巨款治病

[拳头][拳头]

我已近80身体很好!头脑清晰,没有三高,没有脏腑疾病!一片药都不吃太不容易了!几乎远离医院!我绝对不会让现代的草包饭桶医生

胡检乱治

损我键康

害我生命

掏光钱袋!

[拳头][拳头]

宝贵生命只有一次

真正能照顾一个人的人只有自己!!


硬如石韧如梅雅致生活


每当遇到冬季与春季交替的时候,总有些人不幸被感冒给“眷顾”。其中不乏就有免疫力较差的中老年人群体为主。随着年龄带来的身体老化与健康退步等问题已日益明显。特别像在这种季节交替的环境下,中老年人更容易患上疾病!虽然时光无法倒退,但保持“健康”的未来就是中老年人应该所注意的!

白茶煮着喝

纵观这两年的白茶圈子涌入大量以中老年人养生目的得“茶友”。并且相互间还有流传这样一句话“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当然您会觉这样描述白茶很夸张,其实一点也不为过!,历史上曾就有人对白茶的功效进行描述。就如,清代名人恩周亮工在著作当中就描述道“白毫银针,产太姥山鸿雪洞,其性寒,功同犀角,是治麻疹之圣药”。不难看出古人曾对白茶治疗麻疹有特别功效。

中老年人健康

经现代科学研究,白茶不仅仅在治疗麻疹上有功效,并再其他针对老龄化身体问题,例如视力减退、高血压、免疫力下降、肝功能问题等都具有相对较好的功效。

白茶

视力减退

视力减退则成为中老年人普遍的身体素质问题,而在这个问题上,白茶具有相对较好的效果。通过饮用白茶,并吸收白茶当中的维生素a原,经过吸收过程当中,并且转化人体所需的维生素a,并且通过维生素a合成视紫红质,让中老年人在微光环境下可以看得更清楚。

白茶

高血压

有数据统计,我国中老年人患高血压的患病率已经高达49%,从而能说明高血压也是老龄化身体问题上的一种。中老年人通过吸收白茶营养物质当中的茶多酚,可以促使身体更容易吸收维生素c与维生素p。较为大量的吸收维生素c以后可以促使降低血液当中的胆固醇含量。同时白茶又具有排纳、利尿的效果,从而间接的实现降血压的效果。

白茶

免疫力下降

免疫力下降主要的表现就是有经常性的感冒、肠胃问题、易感动疲劳等现象,而这也是现在中老年人免疫力下降的主要表现。曾有美国学者研究,在白茶的提取物当中可以对葡萄球菌感染、链球菌感染、肺炎与龋的细菌有着较好的预防作用。

白毫银针

为什么白茶煮的更养生

很多人就误以为白茶通过冲泡就能达到养生的目的,其实白茶在冲泡过程当中,并不能很好的达到养生的目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我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来讲:

煮白茶

首先只有高温烹煮以后,才能更好的将茶叶当中的维生素a、活性酶、氨基酸等元素大量的释放出来。然后这些元素会融入于茶水当中,并且通过肠胃以后并且吸收。最后只有煮的过程才会释放大量的抗氧化物,从而实现抗衰老的目的。

煮老白茶

综上所述中老年人如以养生的目的去饮用白茶,更适合通过烹煮的方式饮用,因为只有烹煮的过程才能实现白茶养生的较好的效果。在此,如果您有不同的意见的话,欢迎在文章底部进行评论!


茶闻趣谈


关于“养生”,祖国医学一直注重,早在《内径》就有论述,《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说:“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具,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又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另外,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由以上《内径》论述可以看出养生包括以下几点:

1.适应自然界寒来暑往的阴阳变化规律,虚邪贼风,逼之有时。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并且注意增减衣物,适寒暑,不要感受四时邪气。

2.适当的运用修身养性之法,比如导引,按摩,吐纳等调摄精神,锻炼身体的一些方法。

3.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暴饮暴食损伤脾胃,气血乏源;熬夜伤阴,黑白颠倒,阴阳失衡何谈养生?

4.修身养性,不妄劳作。不要有贪念,知足常乐,不老力、劳心、不高度房劳,总之不要违背常规地劳动。

5.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也就是做好预防,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并发症。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细节只要你注意了,就是养生,比如:饥不爆食,渴不狂饮;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老医生开药方;春捂秋冻。吃人参不如睡五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对于中老年人养生,也无非根据以上几点,具体情况因人而异。中老年人一般脏腑功能衰退,气血不足,身体素质不好,而且还有的人有很多慢性病等等,所以老年人养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进补。老年人由于气血不足,免疫力低下,一般要适当的根据个人情况,咨询中医师,选择服用一些滋补中药,比如西洋参、枸杞子、鹿茸、人参、元肉、莲子、山药、芡实等,或煲汤、或打粉冲服、或泡茶。

2.适当的运动、锻炼身体。老年人身体素质不比年轻人,运动不宜剧烈,宜因人而异,做一些不是很剧烈的运动,比如太极拳、抖竹空、打陀螺、气功,甚至散步等,都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当然,很多农村的老年人7-80岁了还闲不住,每天坚持干些农活、家务什么的,其实也是一种运动锻炼,那是长年累月形成的习惯,但是要力所能及,不能过度劳累。

3.注意饮食,不过量,有规律,莫贪杯。老年人脾胃虚弱,消化能力差,饮食要有规律,每餐七成饱即可,不要过量。适当的喝酒可以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一般没有禁忌的情况下,可以少量饮酒,但是不能贪杯。当然,平素就不饮酒的人,就不要饮酒,保持自己的生活、饮食习惯即可。

4.积极常规治疗已有疾病,做好忌口,防止并发症。很多老年朋友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气管炎等病,要积极常规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做好忌口,不要吃不应该吃的东西,以防加重病情。

5.保持乐观心态,知足常乐。老年人应该乐享天年,保持乐观心态,不要被琐事干扰,更不要过度干扰、操心儿孙们都生活琐事。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有很多老年人过度操心,反而搞得自己身心疲惫,不利于养生。

最后,给朋友们介绍一些日常简易的健身养生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叩齿:叩齿,民间俗称“扣天钟”。能促进口腔、牙齿及周围组织的健康,增强抗病能力。

2、梳头:可以疏通经脉,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增强脑细胞新陈代谢,延缓脑细胞的衰老,消除疲劳。

3、揉涌泉穴:涌泉穴即脚心,经常揉能头痛、失眠、心悸、咽喉肿痛、性功能衰退、脚裂及老年性四肢麻木等,因此涌泉穴又有“健身之穴”的誉称。

4、咽唾液:唾液能杀微生物有健齿助消化的功能;唾液能消除对人体有害的自由基;唾液还有很好的防癌效果。

(1)如果每口饭咀嚼30次,就可以消除大部分有害物质,有益健康。

(2)养生学者把唾液誉为“金浆、玉液、天然抗癌剂”

5、揉腹:揉腹可调理脾胃,通活气血等,能够促进胃肠蠕动,提高消化功能和减肥作用,还有治疗中老年性便秘、胃溃疡、失眠、遗精等功效。

(1)揉腹方法:先用手在胃部按顺时针方向揉摸,然后在肚脐四周揉摸,再用手掌揉摸全腹,最后逆时针方向重复一遍。

(2)但在饱食或空腹或腹部患有炎症、肿瘤时则不宜施行。

6、揉耳:揉耳就是采用按摩揉捏等手法对双耳进行物理刺激。中医上耳部有49个穴位与体内五脏六腑以及各部位经脉联系密切,经常揉耳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7、伸懒腰:这个动作相信朋友们都做过,就是伸直颈部、举抬双臂、呼吸阔胸、伸展腰部、活动关节脊柱的自我锻炼。好处是:(1)能使全身神经肌肉得以舒展,促进机体平衡;促进新陈代谢。(2)防止腰肌劳损,保持健美体型。

8、刮痧:可以直接疏通人体经络,改善微循环,排出体内痧气(毒素)。刮痧也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简便验廉。

以上这只是我个人的见解,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