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僅需100元,喝茶成本卻要10000元,茶文化才是茶產業的暴利

我覺得要在這裡特別感謝你們這群不認識的朋友,總有人替我想題,在前一篇的評論中,有一個朋友說,

喝茶,不是在喝茶,是在喝“茶文化”,我瞬間就有了興致。

茶葉僅需100元,喝茶成本卻要10000元,茶文化才是茶產業的暴利

  • 什麼是茶文化?(內容來源:中國茶源地理)

“茶文化”泛指與茶相關的文化,包括茶產業、飲茶、品茗、器用、茶事等,其層面除了人文歷史哲學,甚至涵蓋政治、經濟等。 “茶文化”廣義的說法:即是通過茶事而與人類生活經驗相關並化成的人文歷史累積。狹義的解釋則專指與品茗相關的文人生活體驗、儀禮及其審美情趣。如茶藝、茶道、茶禮等。

茶葉僅需100元,喝茶成本卻要10000元,茶文化才是茶產業的暴利

筆者呢,用俗氣一點的語言簡單做個自己理解的翻譯。(如有大出入,請指正)

1、首先是喝茶,那就得先有茶。

2、茶呢,一定要是相對比較好的茶,也就是茗茶。

3、喝茶配備的茶具、茶席等要準備好。

茶葉僅需100元,喝茶成本卻要10000元,茶文化才是茶產業的暴利

4、等一切就位了,就可以在茶桌上聊聊人生、聊聊理想,談談政治,說說經濟,它成了一個特別適合大家交流的一個平臺。

5、 再往外拓展一些,那就是學禮、知禮,用茶來表達主人的氣質以及對客人的歡迎。有條件的話,對空間要有所裝扮,讓人舒適,桌椅要是紅木的那就更好了,茶藝師要是能穿旗袍就更是加分。

茶葉僅需100元,喝茶成本卻要10000元,茶文化才是茶產業的暴利

6、紅茶要用90度的水,綠茶要用85度的水,巖茶要用蓋碗泡,熟普要煮著喝,要溫杯、要醒茶、要洗茶、一包茶只能喝10泡、一包茶只能裝8克,要用山泉水……

茶葉僅需100元,喝茶成本卻要10000元,茶文化才是茶產業的暴利

再俗一點,就是錢管夠,才配得上喝茶。這一套下來,我買茶葉才花了100元,各個配備加起來都得過萬,是喝茶,還是喝金子?沒錯,我就是在諷刺這個所謂的茶文化。

茶葉僅需100元,喝茶成本卻要10000元,茶文化才是茶產業的暴利

喝東西,還講究文化?那些愛喝奶茶的人,應該不會去深究奶茶的文化是什麼,那些愛喝可樂的人,估計連發明者是誰都不知道。(我承認我就是如此膚淺的一個人)

茶葉僅需100元,喝茶成本卻要10000元,茶文化才是茶產業的暴利

我們再扯遠一點!每年中國茶藝大賽可不在少數,要會跳舞呀、要會彈琴呀、要會詩朗誦,如何把茶泡好沒幾個學會,這些花裡胡哨的倒是越來越多。

要麼就是古人云、古人云、之乎者也的忽悠別人,自己不懂,別人更是雲裡霧裡。現在的茶文化,真的已經變味了。

茶葉僅需100元,喝茶成本卻要10000元,茶文化才是茶產業的暴利

  • 筆者眼中的茶文化是什麼?(一些是和朋友們閒聊的時候,大家所理解的,或許還不到茶文化那麼高深,大家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喝茶也行)


茶葉僅需100元,喝茶成本卻要10000元,茶文化才是茶產業的暴利

某位少兒茶藝老師:茶文化,誰都能教,大人們也可以在家泡泡茶教教小孩,我覺得我們少兒茶藝更多地是教小朋友講禮貌、培養耐性、學做人,讓小朋友從小學會獨立的去完成一件事。

茶葉僅需100元,喝茶成本卻要10000元,茶文化才是茶產業的暴利

某茶葉店老闆:誰說喝茶就要坐紅木、穿旗袍?喝茶也可以很舒適、很時尚。

茶行業工作者:茶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可以談文化,就好像我們的儒家思想一樣,好的流傳下來,不好的也會被淘汰,茶文化,不應該一味地去約束、規定,它是海納百川的。

茶葉僅需100元,喝茶成本卻要10000元,茶文化才是茶產業的暴利

非茶行業工作者:我不怎麼喝茶,更沒有資格談什麼是茶文化,但是我個人覺得我們常常會談不同的文化,都有一點是相對明確的,那就是,文化,一定是大家都能聽懂的。

筆者:奶糖,大家認為是糖,奶茶,又有幾個人說它是真正意義上的茶?茶文化,我無法評說,但是一定不是“虛有其表”“不被承認”,茶文化,絕對不能作為茶的主導,它應該是為茶行業錦上添花

茶葉僅需100元,喝茶成本卻要10000元,茶文化才是茶產業的暴利

好的,常規環節啦~

大家覺得茶文化變味了嗎?茶文化到底是什麼?又或者說,你覺得到底該怎樣喝茶?喝茶該不該被約束?(器具限定、空間限定、配飾限定、水質限定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