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爸爸的花儿落了,成长充满疼痛,人生处处离别

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林海音

提起童年你最先想到什么画面?是牵着父母的衣角去赶集,还是和一群小伙伴吵闹打趣?台湾作家林海音在自己的童年记忆中披沙拣金,以温暖和不舍的笔调写成《城南旧事》,将自己充满趣味的珍贵的童年向读者娓娓道来。本书有五个小故事组成,分别是《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和《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以小孩子英子的视角记录了自己的童年生活,透过孩童稚嫩天真的眼睛看大人世界中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

《城南旧事》:爸爸的花儿落了,成长充满疼痛,人生处处离别

《城南旧事》就是取自林海音在北京城南生活的点点滴滴,主人公小英子和林海音一样也是出生于富足的知识分子家庭,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小英子聪慧而富有观察力,是个充满灵性和善良的孩子。她在惠安馆里结识了“疯女人”秀贞和小伙伴妞儿,叙述了她们悲惨的命运;在废弃院子的草丛里认识一个奇怪的叔叔,并约定一起去看海,却在阴差阳错间得知叔叔就是大人口中的坏人;小英子古灵精怪地撮合了兰姨娘和德先叔,却又天真地觉得对不起爸爸;小英子家的佣人宋妈一夕之间得知自己早已失去了两个孩子,充满悲痛离开了北京;以及,爸爸突然病逝,小英子一夜之间长大,童年戛然而止。《城南旧事》的字里行间都透着小英子的天真无邪,却道尽了人世间复杂的情感。

《城南旧事》:爸爸的花儿落了,成长充满疼痛,人生处处离别

《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在孩子澄澈的眼睛里没有善恶之分,所及之处都是美好

我将来要写一本书,我要把天和海分清楚,我要把好人和坏人分清楚,我要把疯子和贼子分清楚,但是我现在却是什么也分不清。——《城南旧事》

孩童的眼中整个世界都是新奇的,遇见的每个人都是美好的。他们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难,没有被灌输过世间评判正常人和疯子、好人和坏人的标准,因此他们并不会像大人们那样先入为主,带着世俗的偏见去看待人和物。

惠安馆里的秀贞不顾世俗礼教,和一个大学生相爱并未婚先孕,大学生告诉她要回家告知母亲后回来娶她。秀贞满怀希望送心上人上了火车,谁知他竟一去不复返,秀贞的父母知道女儿怀孕的事,在她生产后将孩子遗弃,秀贞从此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只记得自己孩子的脖颈后有一块胎记。大人们都说她是个疯女人,小孩子要离得远远的不能靠近。可小英子却很喜欢这个眼睛透亮、一笑起来有两个泪坑儿的漂亮女人。秀贞从来都打扮得干干净净的,也没伤害过别人,只是一个被旧时严苛的礼教压迫的可怜人罢了。但是大人们却把她当作疯子,害怕她并教育孩子远离她,没有人能体谅秀贞的痛苦。我们纯善的小英子不怕,

她摸着秀贞的刘海轻轻地说:“秀贞,我喜欢你。”这句话让秀贞泣不成声,在这个冰冷的世上,有那么一个可爱的孩子给予自己温暖和安慰,以她真诚的双眼看穿了自己所有的苦难和艰辛,只这一句话就熨帖了自己多年来不甘而难平的心绪。

《城南旧事》:爸爸的花儿落了,成长充满疼痛,人生处处离别

妞儿是被养父母捡回来的,小小年纪就学唱戏为家里赚钱,然而还是经常被养父母打骂,一直想着找到亲爹亲妈。小英子和她成为好朋友后,发现妞儿和秀贞一样也有一双泪汪汪的眼睛,眼睛下也有泪坑,眼睫毛一样又湿又长,脖颈后竟也有一块胎记。原来,妞儿就是秀贞那被遗弃的孩子。在小英子的帮助下,秀贞母女俩终于相认,秀贞想要带着妞儿去找他的爸爸,可是两人却在雨夜里丧命于火车之下,秀贞还被当作是拐卖孩子的疯女人。众人对母女俩悲惨的命运毫无怜惜,只是平添了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想必秀贞和妞儿在最后一刻也是幸福的,母亲找回了心心念念的孩子,孩子寻到了真心疼爱自己的亲妈,母女最终得以团圆。小英子见证了这桩令人潸然泪下的惨事,在一夜之间失去了喜爱的秀贞和小伙伴,只有小英子记着这对母女。

在那个废弃院落的杂草丛里,小英子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奇奇怪怪的叔叔,有着厚嘴唇,看面相是个老实人。叔叔和她谈天说地,告诉她自己小时候贪玩,败光了家底,书也没念成,等到懂事的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但是他有个弟弟学习很好,有志气要漂洋过海去念书,他要一心供弟弟去念书。英子很喜欢听他说故事,有一天因为英子的诚实,便衣警察抓住了这个叔叔。小英子这时候才知道原来叔叔就是大家口中说的“贼”,是个坏人。但是这个小偷为了给弟弟更好的生活被迫走上这条路,小英子看到了大家口中的小偷的憨厚和被生活所逼的无奈,

英子分不清好人和坏人,就像她分不清蓝天和大海一样。因为自己的诚实之举却导致叔叔被抓,小英子躲在门后默默掉眼泪,那个和她约定要一起去看海的叔叔也被迫离去了。

《城南旧事》:爸爸的花儿落了,成长充满疼痛,人生处处离别

小英子彼时还小,不明白人生没有回头路,有时候一次错误的选择就再也不会有弥补的机会。小英子带着最原始的同情和善良看到了秀贞和妞儿的坎坷命运,看到了叔叔的不得已,但是这些人最终还是渐行渐远,走在各自再也无法回头的道路。

《兰姨娘》&《驴打滚》:我一生所有的痛苦和不幸,都因为我是一个女人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单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萧红

《城南旧事》虽以孩童的视角回忆着童年生活,但从中也可以窥探一些旧时代对女性的压迫。

兰姨娘是一位风采照人的聪慧女子,她心灵手巧又心思细腻,会给小英子做独特的西瓜灯。但表面风光的背后是她凄惨的身世,兰姨娘在三岁时就被生母卖了,为了给哥哥筹治病的钱。兰姨娘小小年纪流落风尘,过着卖笑度日的生活,被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子赎身做了他的姨太太。然而富贵人家的深宅大院也容不下一位风尘女子,兰姨娘过够了这种生活,勇于反抗不公的命运,离开了充满争斗的内宅。好在最后在小英子的撮合下,和进步大学生德先叔叔情投意合,离开北京过幸福的生活。兰姨娘的好结局也在于她有反抗世俗的勇气,有抓紧幸福的当机立断。

小英子的母亲为这个家庭孕育了多条生命,可是当她怀孕的时候,她的丈夫撩拨兰姨娘与之暧昧的时候也只是忍气吞声,懦弱地说不出一句反对的话。小英子站在厨房门口看见母亲挺着大肚子依然需要为一家子人做饭,而她的父亲却在房间里和兰姨娘一起抽大烟时,心疼得大哭。透过小英子委屈的泪眼我们仿佛可以看到那个身怀六甲依然操持着家务的贤妻背影,这是旧时代女性的缩影。封建礼教下,男人一直梦想享齐人之福,对妻子以妇道约束,要端庄大方,有主母风范,即使丈夫有了其他人,在外面花天酒地,依然要遵守夫为妻纲的思想,不能埋怨更不能阻拦。小英子的母亲就是中国传统的家庭妇女的形象,一辈子都是男人的附属品,为他生儿育女操持家事,还不能对丈夫的不忠心生埋怨,一生都忍气吞声地为别人活着。

《城南旧事》:爸爸的花儿落了,成长充满疼痛,人生处处离别

宋妈如此勤劳能干的女人却嫁给了一个懒惰、嗜赌如命的骗子,他瞒着宋妈把刚出生的丫头卖给了别人,为了赌钱骂走了饥饿找爸爸要吃的儿子,致使孩子掉进河里溺亡。可是宋妈一直被蒙在鼓里,每年还替孩子做衣服和鞋子托人带回老家去,自己为了做佣人赚钱贴补家用几年都没有回过家。听到儿子和女儿都没了的宋妈是崩溃而绝望的,可是再恨再恼,她也只能跟着男人回家准备再要一个孩子。

在时代背景下,一个女人因为性别遭遇了世上最痛苦、最不公的事,透过一个孩子的眼睛看去,依然觉得悲凉刺骨。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失去了父亲的庇护,童年便戛然而止

父亲在英子的记忆中一直是严厉的,他不许英子睡懒觉而迟到,不许坐车去上学,即使外面下着瓢泼大雨依然要把英子从温暖的被窝里拎起来赶她去上学。当英子抽泣着坐在教室里的时候,却发现爸爸冒雨为她送来衣服怕她着凉。这个会在自己耍赖不上学的时候用鞭子抽自己的人,也会在暴雨中为女儿送去御寒的衣物,这就是父亲啊!

中国的父亲总是这样严厉而慈爱,会用这种默默的方式表达着无声而沉甸甸的父爱。

《城南旧事》:爸爸的花儿落了,成长充满疼痛,人生处处离别

可这样令孩子充满安全感的父亲突然就病倒了,连英子的毕业典礼都不能去。当英子拿着毕业证书兴奋地跑回家时,却被告知父亲已经病逝的噩耗。“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最大了!就数你最大了!”英子一瞬间长大了,是啊,她是家里的长姐,下面还有几个不懂事的弟弟妹妹,失去了父亲的庇护,这个家终究还是需要她撑起来的。

英子转身出院子的时候,看见爸爸一直悉心照顾的夹竹桃垂落了,骤然明白,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爸爸不在了,英子的童年戛然而止,她没有再继续天真、不知世事的任性了,父亲曾为他们撑起的那片天空已经落到了英子稚嫩的肩膀。


童年里的每个人都对英子说快点长大吧,英子如他们所愿那样成长了,然而成长的代价太大了,每一次成长都是一次离别,每一次的与人别离都催着英子撕心裂肺地成长。正如那首《送别》中所唱的那样:“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