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褪去成人世界的世故,重现被偏见掩埋的人性美好


《城南旧事》是一部让人读完以后,反思孩子世界和成人世界,给成人教育孩子的启发。

该书初版发表于1960年,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成名作,本书的特别之处是运用儿童叙事艺术,在作者完成自我生命意义追问的同时,也让读者建立起纯洁的精神世界。

《城南旧事》:褪去成人世界的世故,重现被偏见掩埋的人性美好

《城南旧事》,以小英子的视角审视成人世界


全书分别由《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冬阳·童年·骆驼队》六篇组成。以作者七岁至十三岁时在北京的生活为写作背景,记叙了“英子”童稚的眼中的生活点滴,绘出一副作者童年时的北京城南的景、物和人的“3D立体图”,唤起读者对童年的向往和怀念。在1982年,《城南旧事》也被搬上电影银幕,时隔38年仍能撩拨起观众的心弦,豆瓣评分高达8.9。

将儿童对周遭环境的所见、所听、所闻结合起来,呈现出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将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有机联结。从而给成人教育孩子的启发,别低估了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很多大人也包括我在内,总是不屑于孩子对于成人世界的观察,理所当然的以为

“小孩子家懂什么?”

“小孩子就应该只知道玩个小玩具。”

“大人的事情孩子不会懂。”

语言里充斥着对孩子认知能力的歧视和偏见。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是这样界定偏见的:"人们依据有错误的和不全面的信息概括而来的、针对某个特定群体的敌对的或者负向的态度。"因而做出错误的判断,盲目的推理,无知的肯定和否定。

在现实中,人一旦有偏见,或是以点概面,或是三人成虎,或是道听途说,总会形成先入为主的认知。在偏激的情感中很难审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01

“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人”会形成选择性认识

英子正和宋妈往家走,英子看到了倚在墙上的漂亮女人在看她,对她微笑,顿生好奇。停住脚步望向她。宋妈突然一把将她拽走。边走边说:“那是疯女人,你看她做什么。”

《城南旧事》:褪去成人世界的世故,重现被偏见掩埋的人性美好

那是疯女人,你看她做什么。


大家都叫她疯子,疯女人。英子第一次和她搭讪的时候,她就很热情的拉着英子去她的家里。她不打英子,也不骂英子,还专门摘了指甲花给英子染指甲。

她也会抱着英子哭诉,给英子看她给自己的孩子小桂子做的新衣服。她经常会拉开一个皮箱,拿着一件男人的大衣给她看,说是她最爱的思康的。

《城南旧事》:褪去成人世界的世故,重现被偏见掩埋的人性美好

被认为是疯子的秀贞,带着小英子看指甲花


她在说到小桂子的时候,在抱着那件大衣的时候,英子在她的眼神里看到的全是爱。

所以英子说:“为什么人们都不让自己的孩子和秀贞玩呢?还叫她疯子?我想着就回头看,看到秀贞倚在墙上看我呢,就连跑带跳的回家了。”

其实这是人性趋利避害的心理作用,她会想当然的以为疯子会对孩子或他人造成伤害。三人成虎,人们都要离那个疯女人远一点,我也必须离远一点。

在《我们去看海》中,英子在荒园子里碰到贼,大家都说贼是坏人。而她在跟他接触的时候,发现他很可怜,他供弟弟上学,他为他弟弟的成绩好感到高兴,他渴望读书,他劝英子早点回家。当他因为偷东西被抓起来的时候,英子像失去了一个朋友一样难过哭泣。

《城南旧事》:褪去成人世界的世故,重现被偏见掩埋的人性美好


英子说:“他说的话,我不太懂,但是这样一位大朋友,还是可以交一交。我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就像我分不清海和天一样。”

成人的世界会有很多规则,把人介定为好人和坏人,疯子和正常人,但是孩子不会,孩子只知道她觉得好玩的,有意思的,可以交一交。

然而人是群居动物,难道不能本能的表示亲近吗?而在没有偏见,卸下面具,脱掉铠甲,本能相处的时候,会发现人和事,善良和美好的另一面。

如《疑邻盗斧》的故事。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他便非常注意观察这个人的行为。他发现,这个人不管是走路的样子、脸色表情,还是言谈话语,都像是偷斧子的贼。但是不久后,他在整理谷物的时候突然找到了斧子。当他再见到邻居家的儿子时,看他的言行举止,竟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为什么没找到斧子之前,他越看越像,找到斧子之后,却觉得一点不像了呢?

这也许可以用“投射效应”来解释。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有与自己相似的特征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即推己及人的认知障碍。他首先在心里下了结论,斧子就是他偷的,再去通过一些猜测来证明。而不是先通过一些确凿的证据证明斧子就是他偷的。

戴着这样一个“有色眼镜”再去观察对方,就会在不自觉中将自己的主观看法投射到对方身上,并形成选择性认知。这种选择性认知使得他只能注意到他想注意的品质或特征,其他无关的一概被选择性忽略。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你心里想的是什么,你就能看到什么。


02

带着偏见去教育孩子,只不过是扼杀了孩子童年的本能认知

起先英子很喜欢兰姨娘,她觉得兰姨娘爱笑,又对她好,她还经常带她出去玩。

《城南旧事》:褪去成人世界的世故,重现被偏见掩埋的人性美好


当有一天,她在卧室里看见兰姨娘和爸爸在一起抽大烟,而爸爸还拉兰姨娘的手。看到她们关系暧昧,英子突然冲出了房子。

《城南旧事》:褪去成人世界的世故,重现被偏见掩埋的人性美好

目睹兰姨娘和父亲一起抽大烟


跑到厨房,看到妈妈顶着大肚子,满头大汗的炒菜,她突然很难受。她本来想告诉妈妈,但是几次欲言又止。只好说了句:“妈,我饿了。”

妈妈还数落她:“急着去赴死吗?去去去,别在这儿捣乱。”

她只好委屈的哇哇大哭起来。宋妈并没有问事情的青红皂白,就理所当然的站在妈妈的一边训斥她说:“一点都不知道心疼你妈,这么大热的天,挺着这么大的肚子。”

英子面对误会,又不能辩白,不能说出实情,既是对成人世界的厌恶,也对爸爸和兰姨娘形象的颠覆无法接受。她只好跳起脚尖哭,用来发泄她的难过,以及妈妈和宋妈对她的误解。

面对一个孩子的歇斯底里,兰姨娘走出来说她捣乱,妈妈还要找爸爸来揍她。她的内心感情复杂,爱、恨和恐惧交织在一起,互相撕打。

《城南旧事》:褪去成人世界的世故,重现被偏见掩埋的人性美好


当她看到德先叔对兰姨娘有好感时,她突然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她就在德先叔跟前使劲说兰姨娘的好话。并在兰姨娘的跟前把德先叔说得像个英雄。事实上她以前并不喜欢德先叔。

她就在中间主动传话,跑腿送信物。当有一天她在哈哈镜上看到兰姨娘和德先叔手拉着手的时候,她高兴得都要跳起来。她连忙跑回家迫切的想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妈妈,当妈妈得知后,脸上露出笑容时,她觉得妈妈是笑得最好看的一次。

一个小孩子,面对家庭危机,她没有向大人求助,她也在自己想办法挽救。而大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并不去向一个孩子了解情况,而是站在自己的视角上认为,孩子只是在哭闹而已,是不理解人,对她进行指责。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老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外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有位朋友到她家,发现并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而是老太太家的窗户脏了。

偏见会让人的思维陷入规则的怪圈,比如,英子喝汤窣窣窣的,汤匙碰得碗当当响,爸爸就说她不像女儿相。其实对于英子而言,她只是想快快的把汤喝完,去看方德成和刘平踢球。成人世界的规则和童年心里的本能,不好轻易评判两者,但是如果在童年的时候,却没有童年的本能,这或许是一代人的悲哀。

现实生活中,大人常常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以为儿童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以为儿童幼稚,其实孩子只是不会以成人的规矩标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而已。

当儿童毫不掩饰的情感与成人被规则扭曲的情感碰撞时,“幼稚”就成了成年人抬高自己在孩子面前姿态的偏见。

03

知世故而不世故,是放下偏见的返璞归真。

《城南旧事》中,林海音描绘了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剧烈冲击,也说明一个问题:儿童情感无法理解成人世界的世俗规则,铸就了“代沟”的高墙,滋生了叛逆成长。

当然,人无所避免,会社会化,会世俗,会生活成年人的规则里。凡事看破不说破,揣着明白装糊涂,饭可以饱吃,话不可以饱说······

随着涉世渐深,林海音也成了世俗的大人,她更愿意通过写作去追溯童年纯真的世界,找到灵魂的安妥和救赎。

《城南旧事》:褪去成人世界的世故,重现被偏见掩埋的人性美好


岁月如白驹过隙,回忆童年的忧愁和失落,对于林海音来说,或许比在俗中挣扎更容易一些。

林海音在《城南旧事》后记中,意味深长的说:“把它们写下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而如果褪去世俗偏见和近乎冷酷的理性,也能看见掩藏在人性中的真诚和美好。而成人世界的复杂规则,人们的世故让人们已经摒弃了人性本能的真诚和温暖。

因此,知世故而不世故,是放下偏见的返璞归真。

作为一个宝妈,我也曾带着偏见教育孩子,而这样的偏见总是帮孩子规避了一些东西,但也让孩子缺少了尝试和探索。

在孩子还不认识一个东西的时候,不要告诉她这是不好的,别这样,给孩子点思想自由,或许更好。不让她每次认识世界都靠着我们教给她的办法,别让她养成固定思维,孩子不是我们的复制版。

这是给各位家长朋友的建议,也用来自我勉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