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為什麼不食三厭?

《上清靈寶大法》中指出的三厭是雁,犬,黑蠡魚。為天厭雁,地厭狗,水厭黑蠡魚。根據《神農本草經上經蟲魚》篇記:“蠡魚,今人謂之黑鯉魚,道家以為頭有星為厭,據此諸說,若作鯉字,《說文》所云鮦。”此外還有很多古籍中有關於三厭的記載,就不一一列舉。

所以,三厭應該是:天厭雁、地厭犬、水厭烏魚。

我們來認識一下三厭,以免不小心誤食,犯了戒。

道教為什麼不食三厭?

上圖就是天厭雁,雁在天上飛,見都很少見到,更別說吃。估計大家都沒犯了吃天厭的戒。

道教為什麼不食三厭?

上圖就是地厭犬,這裡的犬是指以前老百姓家裡的看門土狗,至於什麼哈士奇什麼的,小道就不知道算不算了。犯了吃地厭戒的人估計很多,趕緊去懺悔吧。


道教為什麼不食三厭?

道教為什麼不食三厭?

烏魚很多人不知道長啥樣,今天特意找了兩張圖片,讓大家瞧仔細了。是不是很眼熟?沒錯,你們在飯店魚缸裡經常看到吧?著名的酸菜魚,大多是用烏魚做的,多以犯戒的人不在少數。大家自我懺悔,以後就不要吃了。


知道三厭是哪三厭後,我們還要知道為什麼不食三厭。


有從仁、義、禮、智、信等中國傳統道德思想來解釋的:

《孫真人衛生歌》也認為某些動物知情達理,他說:“雁有序兮犬有義,黑鯉朝北知臣禮。人無禮義反食之,天地神明俱不喜。”

《虛皇天尊初真十戒文》:“如牛之有功,犬之有義,鴈之有序,鯉鱔朝鬥,此等之肉,又安忍食之?能推此心,戒而不食,則可以調和氣性,感格真靈,專務清虛而道業日新,玄功時著矣。凡所學者,宜自慎焉。”

明代朱國禎所撰的一部筆記《湧幢小品》講到:“雁有夫婦之倫,狗有扈主之誼;烏魚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

肯定還有從養生角度來解釋的:

1、天厭飛禽類多食失「神」。

2、地厭走獸類多食阻「氣」。

3、水厭水族類多食耗「精」。

修道者忌食或少吃,因為它們在體內會產生酸性,使血液受到過多酸性毒液的汙染,容易發生心臟病、中風、血壓失調等。

以上三類有暴戾橫逆之氣,修道者忌食或少吃,因為它們在體內會產生酸性,使血液受到過多酸性毒液的汙染,容易發生心臟病、中風、血壓失調等。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解釋,總之都是勸誡大家少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