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論比較,道教、佛教對於生命哲學的理解各有千秋


從理論比較,道教、佛教對於生命哲學的理解各有千秋

道教和佛教的生命哲學都蘊涵著極為豐富的內容。道教崇尚“仙道貴生”,珍視人的現實生命價值,在生死問題上歷來“重生惡死”;認為人可以通過自身主觀努力,不斷提高個體生命的質量,正所謂“我命在我不在天”;道教強調實踐性,認為生命是可以通過實際操作來改變的,正所謂“延生有術”,可以通過養氣來強身健體而延續生命。而佛教也看重生命的價值,認為現世生命在六道中輪迴不止,終極的目的解脫苦惱而進入涅槃,所以現世生命是進入涅槃的必經階段或曰是將來往生的資糧;認為人可以通過自身的業報改變未來發展的軌道,正所謂“欲知前世事,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事,今生作者是。”(三世偈);佛教強調身口意三業的修習,更強調修心的作用,正所謂“三藏十二部經皆是一心”。總之,道教與佛教的生命觀在對生命的態度、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和具體的修習方法上表現出不同。

(一)對生命的態度不同。

道教重視現世人的生命健康,對中國的政治、經濟、文藝、國民性格、倫理道德、民風民俗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道教特別注重養生,西晉葛洪在《抱朴子·內篇》中說:“長生之道,道之至也。”因為道教是中國人自己創立的宗教,所以最接地氣。中國自古就流傳著“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鬼神、九貴人相助、十養生、十一擇偶、十二趨吉避凶”的說法,其中的第十就是養生,所以養生歷來受到重視。英國著名科學家、中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博士在其名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強調:“道家思想從一開始就有長生不死的概念。”道教養生修煉的宗旨和目的,就是保持生命的健康、延緩衰老、延長生命。

而佛教也重視現世人的生命價值,在大乘佛教修習的六度法門中就有“精進”一說。《佛遺教經》中說:“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長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名精進。”但是,佛教又認為現世人的生命是“臭皮囊”,正如《六祖壇經》所言“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獅子峰禪師則言“嘆此生無有是處,奈誰人都被他瞞;筋纏七尺骨頭,皮裹一包膿血。”淨土宗講往生西方淨土才是追求的終極目標。在唐代善導大師的勸導下,很多人為了早一天往生西方,爬到高樹上唸佛,在聲聲佛號中捨命歸西。

可見,道教的生命觀表現出重現世的思想特色,講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而佛教在重視現世修行的同時,更重視來世來生,而活著是為了更好地修行。

從理論比較,道教、佛教對於生命哲學的理解各有千秋


(二)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不同。

道教重視生命的保養,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養生修煉成為道教實現長生目標的重要手段。老子、莊子的道家思想就是建立在自然天道觀基礎上,注重追求人的生命的長久。老子說:“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根深固柢,長生久視之道”。莊子說“通天下一氣耳”;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也說:“夫氣者,所以通天地萬物之命也”,即人命出自天地之元氣,元氣是人生命的源泉和根本。所以,修煉培養元氣就是道教發揮主觀能動性養生的基本理念和實踐方法。

道教養生的主要內容在於“養氣之道”,正如《雲笈七籤·食氣法》所說:“養生之家,有食氣之道。”“食氣”主要包含有精氣學說、經絡學說、守身養生法等內容,“凝神入氣穴”的“神守養生法”成為養氣的主要手段。《抱朴子·至理篇》中說:“善行氣者,內以養身,外以卻惡,然百姓日用而不知焉。”說明“行氣”是一種簡單易行而又有用的方法。養氣作為一種技術層面的方法,始終是建立在道教生命哲學的基礎之上。葛洪在《抱朴子》中反覆強調“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即道教認為我的命運是掌握在我的手上,提倡逆修成仙的思想,表現出大無畏的積極探索命運奧秘的精神。

而佛教認為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與業報輪迴的思想是聯在一起的。佛教提倡有因必有果的“因果律”的法則,即一切事物皆有因果法則支配,所謂善因善果、惡因惡果;以倫理學的眼光看,因果律是以“業力”為中心,強調道德行為的主體的眾生的所作所為與道德存在的主體並無二致。佛教倫理的因果律是一種必然的倫理律令、倫理規則,這一律令在佛教經典中得到反覆申述,如《中阿含經·思經第五》言:“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故作業,我說彼必受報,或現世受、或後世受。若不故作業,我說此不必受報。”《瑜伽師地論》亦言:“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等等。

在佛教典籍中的“業”通常分為身、口、意三個方面。一般的說法是身三、口四、意三,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謂之身三;不惡口、不綺語、不妄語、不兩舌謂之口四;不貪、不嗔、不痴謂之意三。能做到這些謂之十善業,否則即是十惡業。佛教又根據引發造作行為的意志動機以及行為的效果,將業劃分為善業、惡業、無記業(不善不惡業)。

在佛教看來,芸芸眾生都在輪迴當中,不得解脫。所謂輪迴,就是指有情眾生會依業力的不同,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之內的六道中,生死流轉不止,受盡磨難痛苦;多修善業則能向上輪迴善趣之中,而多造惡業則必沉淪於三惡趣(畜生、餓鬼、地獄)之中。業力是不會消失的,造業後會有一種潛在的力量存續下去,直接影響到造業者本身,且會帶來一定的果報並通過六道輪迴體現出來;正所謂造善業得善果,造惡業得惡果,因果報應。

由此觀之,道教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是生命主體可以掌控的,目的是為了延長現世的生命長度;而佛教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要受到業報輪迴的制約,生命主體受到來自前世的業報的制約而無法完全控制命運的走向,其目的是解脫生死輪迴。

(三)具體修習方法的不同。

從理論比較,道教、佛教對於生命哲學的理解各有千秋


道教吸收了先秦的神仙觀念、“天人合一”、《周易》、陰陽五行學說、老莊道家哲學等思想的同時,根據自身的需要而著重對理論進行擴展,相繼提出了“天人合一”、“法於陰陽”、“和於術數”、“以德養生”、“寶精行氣”等一系列養生思想理論,進而建立起具體實踐道教生命哲學的龐大思想體系。

當前中國社會發展正處於轉型時期,社會競爭激烈。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事務中,如何追求個人內心的平靜,達到內心的和諧,道家養生至關重要,這不僅關係個人幸福感的提升以及個體內心世界的和諧,同時也有利於構建和諧的社會氛圍。人的生命可以分為生理生命和精神生命(即心理和生理),二者共同維繫著人的正常生命活動。若要生理功能處於一個最佳的狀態,那就需要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相反,生理功能就會降低,以致身體出現疾病。

在具體的發揮主觀能動性方面,道教有一套修煉的方法。世界上許多宗教的功能主要是給人們提供一種思想信仰,其注意力放在教義教規的完善、遵守,還有的是強調祭祀的重要性。道教則給人們以信仰的同時,又輔以各種道術來完成其信仰目的,即所謂“道無術不行”。信道還要得道,得道必須實踐力行,這是道教的一大特色。

道教總結出一套實踐力行的方法,即創制了一套獨特的修煉方術,主要方術有內養、外養和房中術。所謂內養,是指按一定的方法運用人體內固有的“精、氣、神”的力量來達到長生和成仙的目的,具體又分“守一”、“行氣”和“內丹”三項。“守一”又稱“存神”就是依靠人的意識來守住體內的魂神,使魂神不受外界的干擾,做到形神不相分離,以達到長生不死;做到這一步就必須斷絕種種貪慾之念,閉塞魂神外出的通道,使其長駐體內。“行氣”又稱“食氣”、“服氣”、“煉氣”,是以呼吸吐納為主而輔之以力以引動對肢體的導引和按摩,從而可以舒展筋骨、流通血脈,最終達到長生之目的。“內丹”即修煉家把人體的某些部位比作爐鼎,以“精、氣、神”為對象而按照一定的方法、一定的步驟進行煉養,使“精、氣、神”在體內凝成內丹而達到長生之目的。外養的方法主要有服食和外丹等。“服食”是指服用藥物以使身體健康而達到長壽。藥物有丹藥(人造仙藥)和草木藥兩種。丹藥即煉丹的結晶。草術藥是指從深山曠野中採集的自然藥物。外丹(又稱煉丹術、仙丹術和金丹術)指用爐鼎燒煉鉛、汞等礦石(或摻一些草木藥)來製造長生不死的丹藥,通過服食丹藥而長生。房中術(也稱男女合氣之術)講求男女陰陽合和及房中節慾,認為這種方術可以使人延年益壽,乃至長生不死。

佛教的最終目的是讓眾生“離苦得樂”、“轉迷為悟”,從而擺脫生死輪迴的痛苦。大乘瑜伽行派佛法認為,一切由“心識”所造,所以一切法中以“心識”為最殊勝,其將佛法分為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五種;其最根本的是心法,其次是心法決定了心所法,而後的色法是心法和心所法所變現的影像,心不相應行法是由人的認識所構建獨立出來的概念,無為法是在上述四類法中所顯示的諸法的真實本性。心法包括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前五識是感官經驗能力的來源;意識是以整個世界現象(諸法)為對象,所以也稱為“法識”;末那識執著阿賴耶識是我,是凡夫妄起我執的根本;意識認識性上的“法執”與末那識情感性的“我執”染汙瞭如來藏識,使得阿賴耶識永不間斷的思量執著有一個我而導致我們受困於“我執”與“法執”中而不得解脫。阿賴耶識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種功能,所以也稱為“藏識”。能、執、所三藏中,最重要的是能藏,即能攝藏前七轉識諸法的種子。

唯識學所說的諸法的三種存在形態或層次,又稱三自性;即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與圓成實性。遍計所執性之“遍計”為“周遍計度”義,“所執”是指對象;即於因緣性諸法,不能看到其本然的真相而浮起主觀虛妄的揣度。依他起性之“他”指因緣而言,一切有為法都是依因緣而現起的。圓成實性之“圓”為圓滿,“成”為成就,“實”為真實義;指遍滿一切處而無缺減,其體不生不滅而無變異,為一切諸法實體實性的真如法性。《攝大乘論》以蛇繩為譬喻,說如暗中有人懷恐怖之念見繩而誤以為蛇,此蛇現於恐怖之迷情上,系體性都無之法,此喻遍計所執性;繩是因緣假有的,此喻依他起性;繩之體為色、香、味、觸等四塵因緣和合而無自性,此喻圓成實性。“三性”的關係可以說是把宇宙萬有從迷悟的見解作了三方面的說明,若從我人常情上說是“遍計所執”,若從因緣所成上言是“依他起性”,若從其實體上觀則是“圓成實性”。


從理論比較,道教、佛教對於生命哲學的理解各有千秋

部分圖文選摘自網絡,如有涉及侵權請告知,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