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中華文化的根柢

◆文 / 溫英傑

魯迅先生曾說:“中國根柢全在道教。”道教是華夏神州炎黃子孫唯一的本土宗教,是在古代鬼神崇拜觀念基礎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距今已有1800多年曆史。

道教,中華文化的根柢

白雲觀

道教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將道教對“道”之信仰人格化的體現。道教主要奉老子為教祖,把《道德經》作為主要經典,以“道”為最根本的信仰,一切教理教義都是由此而衍化產生。道教認為“道”無所不包,無所不在,是一切的開始。與“道”並提的是“德”,即道之在我者就是德,“德”是道之功、道之用、道之現。所以道教規定信徒要“修道養德”,追求與道合一,與自然、社會和諧。因此,“道”和“德”就是道教的核心和基本的教義。

歷史發展

道教,發源於古代本土中國春秋戰國的方仙道,在古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道家雖然從戰國時代即為諸子百家之一,但直到漢朝後期才有教團產生,至南北朝時道教宗教形式逐漸完善。

隋唐時期,道教進入繁榮興盛階段。隋文帝使用道教名詞“開皇”作為開國年號。唐朝尊老子為祖先,奉道教為國教,採取措施大力推崇道教,提高道士地位。唐高祖規定“道大佛小,先老後釋”。唐太宗重申“朕之本系,起自柱下”,蒐集晉魏時期隱流、秘傳的道書,普傳大道。唐高宗尊奉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積極推動道教內部改革,發展道家義理,剔除天師道巫術迷信色彩,使道教在偏離道家之後,再次迴歸道家。

道教,中華文化的根柢

老子雕像

唐宋時期,道教形成了多種流派。宋元時代,道教不斷分化合流。元代後期,最終形成了全真和正一兩大系統。

丘處機(1148-1227),字通密,道號長春子,被奉為全真道“七真”之一,以及龍門派的祖師,因遠赴西域勸說成吉思汗減少殺戮而聞名。據史書記載,元朝前期,丘處機真人以74歲的高齡,自山東昆嵛山西遊3.5萬里,在中亞機遇“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成就了“一言止殺”的歷史性創舉與漢蒙佳話,獲得成吉思汗崇奉而呼之為“神仙”,拜之為國師,掌管天下道教,為全真道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

道教,中華文化的根柢

丘處機

明朝時期,道教逐步走向世俗化和民間化,道教的神仙信仰、倫理道德、科儀方術深入了民眾的日常生活,供奉老君、玉帝、真武、三官、文昌、關帝、娘娘、城隍、土地等神仙的宮觀祠廟星羅棋佈於城鎮街巷、鄉村田野。

清朝統一全國後接受了佛教,對道教採取了嚴格的防範和抑制政策。鴉片戰爭後,國家落後衰弱,西方思潮入侵,正一道更是江河日下。

新中國成立後,在法律和政策上保證了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1957年,中國道教協會在全真龍門派祖庭北京白雲觀成立,道教第一次有了統一的全國性組織。“文革”時期,道教遭受極大的破壞。1980年中國道教協會重新恢復工作,道教研究得以延續,全真道“傳戒”法統有所恢復,宮觀得到修建,齋醮、慈善活動開展,道教重獲新生。

神仙譜系

道教的神系紛繁複雜,是典型的多神教,神祇數量極多。“道”無形無象,而又生育天地萬物。道教的四大主要神繫有:正統道教神系、民間信仰神系、上古神話神系、神魔小說神系。在道教中,“神”指先天自然化生之聖,“仙”指後天修煉得道之人。人們通常將神、仙二詞合用或混用。正統道教之神稱為“尊神”,民間信仰之神稱為“俗神”,神魔小說中虛構的神仙一般不列在道教供奉範疇之內。神仙,是道教基本信仰“道”的形象化體現,得道成仙是道士修行的目標和最後歸宿。

道教,中華文化的根柢

三清

三清是道教的最高神與教主: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總稱為“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三清三位一體,是“道”的化身。《道德經》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元始天尊象徵“天地未形,萬物未生”的“無極”狀態;靈寶天尊象徵“混沌始判,陰陽初分”的“太極”狀態;道德天尊象徵“衝氣為和,萬物化生”的“沖和”狀態。元始天尊造化天地,為龍漢祖劫玉清教主;靈寶天尊度化萬物,為赤明中劫上清教主;道德天尊教化世人,為開皇末劫太清教主。道德天尊亦稱為“太上老君”,聖人老子是他的第十八個化身。

仙道文化

道教弟子大致可以分為信士、居士、道士、法師四類,民間道教人士還有方士、術士、隱士等。信士是指沒有經歷正式的宗教認定儀式的信仰者;居士是指皈依道、經、師三寶並受持全真五戒而獲得皈依證的正式弟子;道士是指經受全真冠巾和獲得道士證的神職人員;法師是指修習科儀奧秘,並在齋醮法事中擔當領導角色的全真高戒位和撥過職的道士。

道教徒活動的宗教場所,統稱為宮觀。在宮觀中,人們常常看到道士們身著道袍、手持法器、演奏仙樂、吟唱道曲,在壇場翩翩起舞,這就是齋醮科儀,亦稱為道場、法事、科教。“齋”指齋戒潔凈,“醮”指祭祀祈禱,齋醮即供齋醮神,以求福免災,其法為清心潔身、築壇設供,書表章以禱神靈。宮觀道眾每逢朔望之日、重要節日、祖師聖誕,都要舉行祝壽、慶賀等典禮,這些常行的儀規統屬齋醮科儀。

道教,中華文化的根柢

道教不僅明文規定了各種修持戒律,也在祀神、修真、拜師、齋醮、參訪、飲食等方面形成了獨特的宗教禁忌。“四不吃”:道教徒不吃四種肉食即牛肉、烏魚、鴻雁、狗肉,因為牛、烏魚、鴻雁、狗分別代表忠、孝、節、義。“道不言壽”:道教重生惡死,忌諱詢問年齡,所以問老道長高壽是不禮貌的行為。“戊不朝真”:道教逢陰曆天干為“戊”之日(戊子、戊戌、戊午、戊寅、戊申、戊辰),不燒香、不誦經、不朝拜,不建齋設醮。

社會影響

道教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道家所倡導的“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論、物有物性”的法則,以及“人生於世,有情有智”等觀點,對規範人的行為,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具有積極意。

道教的信仰深深積澱於中國傳統民俗之中,如本命年拜太歲,祭祀先人燒紙錢、春節祭灶王、貼對聯、放鞭炮、接財神、拜天公、鬧元宵,這些習俗都起源於道教。

道教的思想源遠流長,許多主張符合人們的熱愛和平、嚮往自由的美好願望。在當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利用道教的教理教義平和人們心態,指導人們正確融於社會,自強不息地建設美好家園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