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成交量連續萎縮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進入3月以來,A股成交量逐步萎縮,從節後連續萬億成交金額到目前不足6000億的成交額。大盤指數也一路下跌,迴歸到了節後長假後開盤的位置,什麼原因導致了市場成交量低迷?成交額大幅下降,背後的邏輯是什麼?本文為你撥開這背後的迷霧。

A股成交量連續萎縮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上證指數成交量

首先我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分析:

一、海外疫情的擴散及蔓延,引發歐美股市聯繫熔斷暴跌,股市的暴跌導致國際一些槓桿投資金融機構的資產大幅縮水,流動性的緊張。而疫情的擴散的加劇,直接引發了市場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擔憂。因此,恐慌情緒不斷加劇。在這種環境下,A股的境外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導致外資不斷流出。同時近期的北向資金也一直大幅流出。

二、國內A股在海外行情的影響下,隨著美股的暴跌,A股在3月份大盤也出現了一波較大的調整,跌幅也較大,春節後搶反彈的一下資金在300點附近被套,造成資金流動性萎縮。

三、由於股市出現較大的調整,股票型基金投資人,避險情緒加大,導致大量基金被贖回。基金的贖回,必然要拋售基金持有的股票進行兌現,因此,原有的投資股票的資金,就流出股票市場。

四、由於股票市場進入年報期,上市公司的業績存在不確定性,尤其是當下海外市場的惡劣環境下,眾多的活躍資金處於觀望謹慎情緒,這一點,從近期板塊熱點的持續性以及概念板塊的漲停家數就不難得出這個結論。

五、由於近期可轉債市場的火爆,和T+0交易規則的優勢,對於近期股票市場經常出現的高開低走或衝高回落的走勢,無疑是更好的選擇。所以有有相當一部分資金流入的股市以外的市場。

從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成交量萎縮的主要原因,不是我國經濟的基本面出現變化,而是市場情緒受海外疫情的蔓延及美股的連續下跌,導致避險情緒加大導致的成交量萎縮。此外,從技術分析角度,目前市場進入震盪築底的過程,震盪區間其賺錢效應也較差,所以成交量連續萎縮,成交金額連續低迷,就不難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