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七岁就能作书,他的《东铭》册方正雍和

明朝有一位书法家,被誉为“一代书宗”,他的书法被当时人称为“姜书”。因为擅长书法而闻名海内外,同时在日本同样享有很高名气,把自己的国门上的书法不远万里,请他去写。这位书法家是谁呢?

他七岁就能作书,他的《东铭》册方正雍和

姜立纲

他就是姜立纲。字廷宪,号东溪,浙江瑞安人。他从小天资聪明,又勤奋好学,年仅七岁能写水平甚高的径尺大字,显露出超群的书法才华,因此被朝廷征选为翰林院秀才。这不是毫无根据的吹捧。明黄佐《翰林院记·选充秀才》有明确的记载:

“秀才之选始自太祖(朱元璋)时,然未始隶翰林也。英宗时,始选奇童及善书法,充本院(翰林院)秀才。天顺中有姜立纲,字廷宪,居梅头里,七岁以能书,命为翰林院秀才”。

他七岁就能作书,他的《东铭》册方正雍和

姜立纲楷书《东铭》册局部 下同

姜立纲一生经历明朝正统、天顺、成化、弘治五朝,从天顺七年29岁授中书舍人,到弘治四年累官至太仆寺卿,为官数年,勤劳国事、谦恭谨慎。他生活俭朴,过着是一般老百姓人家的日子,因此深为朝野人士和乡梓戚友所敬重。后来因回乡居丧期间死去,年仅56岁。明孝宗皇帝还特意派去使臣,御赐祭文称赞他:“资质秀颖,才识通敏。”祭文后来还被刻成石碑,今天仍立于东溪村姜氏宗祠里。

他七岁就能作书,他的《东铭》册方正雍和

姜立纲擅长楷书,其字体度浑厚,清劲方正,世称“台阁体”(后来叫馆阁体)。明天一阁主人范钦,在《评书·弇州山人稿》中曾谓:“成、弘以来,尚正书,姜立纲端正、凝重,世顾好之,迭明宗习”。

他七岁就能作书,他的《东铭》册方正雍和

姜立纲除擅长楷书外,草书的造诣也极高。他的草书圆熟,如传世珍品《李太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笔势流畅婉转,笔法潇洒秀逸,雅健遒媚,深得唐怀素神髓。他还擅长绘画,山水画尤其知名,徐沁《明画录》云:“其画山水,深得黄子久法”。

他七岁就能作书,他的《东铭》册方正雍和

姜立纲作为一代书法大家,可惜他的墨迹留传下来的太少了。清代的《三希堂法贴》收有他的墨迹。除瑞安市文物馆珍藏一幅草书《李太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草书中匹、南京博物馆藏行书《吟易诗》、故宫博物院藏楷书《七言律诗》等。又据近人《天爵堂文集·笔余》考定北京前门“六必居”酱菜店匾额,乃姜立纲所书。

他七岁就能作书,他的《东铭》册方正雍和

姜立纲的楷书作品《东铭》册,此书册用笔劲健方正,结体紧密,笔墨厚重,得力于柳公权书法,但更加饱满,中和了“台阁体”遗风,显得中正雍和,有庙堂气。王世贞《艺苑巵言》曾云:“立纲小变二沈为方整,就其体中可谓工致。

他七岁就能作书,他的《东铭》册方正雍和

姜立纲的书法初学黄蒙,后来学钟繇、王羲之,其后自成一家。他擅长楷书,点画雅健,体度浑厚,清劲方正,在明朝名噪一时。当时,凡内廷制诰、宫殿碑额,大都出于他的手笔。在社会上声誉很高:“人得篇纸,争以为法”。

他七岁就能作书,他的《东铭》册方正雍和

此外,在姜立纲的生前身后,他的书法都得到很高的评价,这在明人的笔记作品中屡见记载。由于时人以得到他的书法为一桩荣幸的事,因此赝品也就应运而出。在明朝就有人仿姜立纲书体,冒姜立纲名字,进行行骗钱营生。

他七岁就能作书,他的《东铭》册方正雍和

姜立纲的书法,不但当时国内有名,就在日本同样享有很高名气。据何乔遴《名山藏》所记,日本国门高十三丈,曾遣使来我国,请姜立纲书写匾额。“立纲为书之,其国人每自夸曰:此中国惠我之至宝也”,这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书法是中国的民族瑰宝,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姜立纲的书法不应该被人们淡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