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能“過早”接觸這4件事,對娃傷害很大,多數家長卻正在做

寶寶發育到各個階段,都有他們需要學習和應該學習的技能,過早過晚對他們都沒好處,但大部分家長卻還是不以為意,總希望孩子變得更聰明。

其實孩子不能“過早”接觸這4件事,對娃傷害很大,多數家長卻正在做。

孩子不能“過早”接觸這4件事,對娃傷害很大,多數家長卻正在做

孩子不能“過早”接觸這4件事

1、過早不穿紙尿褲

寶寶年齡在2歲前,大小便自控能力比較薄弱,但有的家長認為紙尿褲價格有些昂貴,又屬於消耗品,於是就會提前就給寶寶拿掉紙尿褲,用手抱著寶寶上廁所。

但這種行為會傷害寶寶脊柱和頸椎,影響寶寶的身體發育,同時也會干擾寶寶的睡眠質量。為了寶寶的身心健康,家長不要過早的戒掉寶寶的紙尿褲,否則會適得其反。

孩子不能“過早”接觸這4件事,對娃傷害很大,多數家長卻正在做

寶寶脫紙尿褲,最好在2至3歲。

2、過早學走路

人生的第一步是很重要的,因此,必須要走好。

但是,有關育兒專家就提醒父母,孩子走路過早不宜,因為孩子的骨骼和骨肉都沒有達到一定的承重能力,雙腿支撐起身體需要一定的力度,如果過早的讓寶寶學習走路,會損傷到寶寶的骨骼和脊柱。

寶寶走路最佳的時間,應該是10個月之後,一般13個月左右,孩子就能獨自行走了。

孩子不能“過早”接觸這4件事,對娃傷害很大,多數家長卻正在做

3、過早接觸樂器

天賦是要靠挖掘和培養的,但是如果過早的催促孩子學樂器,很有可能會抹殺他們學習的興趣,甚至會產生心理障礙。

另外,5歲前,兒童骨骼、關節還未發育成熟,長時間練習樂器會影響手部骨關節、韌帶的生長髮育。

5歲後,系統的音樂知識學習能開發寶寶的潛能,強化眼、耳、手、腦的合用,是開發大腦的高級“遊戲”。

孩子不能“過早”接觸這4件事,對娃傷害很大,多數家長卻正在做

4、過早進行記憶性學習

孩子過早的記憶性學習,思維容易變得更僵硬,從而機械學習,想象力和發散思維都會受到影響,如果只是機械地記住讀音,而不理解其中的意思,反而容易阻礙孩子的思考能力。

6歲以後,再讓孩子去集中的學習一些記憶性的知識是比較好的。

雖然年幼的孩子還處在發育階段,有很多事情不能做,但是3-6歲是培養孩子的性格卻是關鍵點,孩子85%-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這段時間形成的,那麼6歲前可以教孩子做哪些事呢?

  • 獨立閱讀一些簡單的故事繪本,養成固定、自覺的閱讀習慣,流暢地把書中、生活中的故事向他人表述。
孩子不能“過早”接觸這4件事,對娃傷害很大,多數家長卻正在做

良好的閱讀習慣能讓孩子靜下心來學習,更能開闊視野,形成正能量價值觀;而那些精美的圖書通過語言和畫面的雙重刺激,還會促進孩子語言、想象力和創造力及審美能力的全面發展。

給大家推薦我家馬小跳最喜歡看的《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中英雙語繪本,可以作為英語啟蒙,還可掃碼暢聽,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後,已經很累了,想給孩子講故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

孩子不能“過早”接觸這4件事,對娃傷害很大,多數家長卻正在做

實用性——給父母們補充相關兒童心理學知識,幫助他們更好地與孩子相處,解決育兒過程中的種種困惑。也適合幼兒園或幼教機構使用。

孩子不能“過早”接觸這4件事,對娃傷害很大,多數家長卻正在做

趣味性——繪本故事的表現形式容易被孩子接受,生動、有趣的故事場景將成長的道理蘊涵其中。親子共讀的形式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快樂閱讀。

孩子不能“過早”接觸這4件事,對娃傷害很大,多數家長卻正在做

10冊僅需38.5元,平均下來一本也就是3塊多錢,不過一頓早餐的錢,卻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養成好習慣、好性格,家長不妨一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