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道!明军三大营战斗力到底有多强?打得蒙古骑兵不敢还手

在古代战场中,以冷兵器为主要战斗武器,所以士兵战斗的意志以及军队人数的多少,往往成为了决定战斗力的主要评估标准。可是在古代兵家的智慧中,对军队进行挑选与培训,其战斗力是难以估量的。

“兵者,诡道也”,在军队战斗的过程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取得胜利。因此,在与敌人交战的过程中,只要适当的运用军事智慧,就可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如提出这个主张的孙武,就曾用六万军队,千里奔袭,五战五胜,打败了二十万人的敌国军队。

诡道!明军三大营战斗力到底有多强?打得蒙古骑兵不敢还手

当历史发展到明朝时期,作为中国历代王朝中,军队战斗力最强的王朝,明军不仅借助了科技发展的力量,同样使用了先进的战法与阵营,成就了明军的威名。在明朝初期,特别是永乐年间,明军三大营的出现使明军战斗力走向了顶峰。

那么为什么是明军三大营成就了明军战斗力的顶峰?明军三大营有有何魅力?其战斗力究竟有多强?这需要对其进行细致的解答。

出征瓦剌的压倒性胜利

关于明军三大营的辉煌,要从一件不是那么辉煌的战斗说起。永乐十二年(1414)六月初七,远征蒙古的明军进入到了忽兰忽失温,而在这里,瓦剌的骑兵早已恭候多时。很明显,这是一场伏击战,是一场蒙古军队伏击明军的战斗。

进入瓦剌伏击圈内的明军,其领导正是大明王朝的皇帝朱棣。如果瓦剌伏击成功,那么历史也将改写,可是最后的历史发展证明,明军不仅没有溃败,反而战胜了埋伏于此的瓦剌军队。

可是当时的瓦剌军队,并没有预料到明军的胜利。因为他们全部埋伏在山中,而且主要以骑兵为主。只要明军经过,从山中俯冲而下,骑兵的冲击力与战斗力将瞬间摧毁明军阵营。那么到时候蒙古政权重回北京当皇帝,也是可能的。

当明军见到直冲而下的三万蒙古骑兵,并没有惊慌,也并没有害怕。因为深知军事智慧的朱棣,早就预料到瓦剌会在此设下伏兵,所以瓦剌的伏击,一直在明军的意料之中。当瓦剌骑兵向下俯冲的过程中,明军也早已排好阵型,准备痛击瓦剌军队。

诡道!明军三大营战斗力到底有多强?打得蒙古骑兵不敢还手

明军首先派出步兵,进一步吸引瓦剌军队的注意,使其轻视明军的战斗力,从而使其发起全面进攻,为明军之后的全胜,奠定了基础。当瓦剌骑兵冲刺到明军预想的范围之内,步兵突然后撤,埋伏在队伍中间的火器兵开始向前,并发射火药。

当火器弹药使用完后,火器兵迅速向两翼撤退,而预备在两侧的明军骑兵,紧随其后,与瓦剌骑兵展开了正面交锋。明军骑兵血战正酣,预备在其后的步兵再次加入战场。当步兵支援一到,瓦剌军队随即溃散,明军也获得了此次战斗的胜利。

明军三大营是何方神圣

在忽兰忽失温的这场战斗中,明军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在战斗的过程中,明军的阵营中,出现了步兵、火器兵与骑兵,而瓦利军队只有单一的骑兵,难道是兵种的混合搭配,比单一兵种的战斗力强吗?

在现代军队的组成中,就已经有“合成旅”的军队建制出现,其主要目的就是发挥各个兵种的长处,来实现战斗力的最大化。

就连最基础的班级战斗单位,也分机枪手、突击手、重武器手。

所以一个军队的战斗力,并不是由单一兵种决定的,而是在各个兵种的配合下,才形成了比单一兵种强的战斗力。在与蒙古军队的较量中,明军的骑兵是难以与蒙古骑兵抗衡的,所以兵种的混合,成为了明军战斗力强于蒙古骑兵的原因。

诡道!明军三大营战斗力到底有多强?打得蒙古骑兵不敢还手

1、军队建制的组成

当然,为了使兵种的混合形成最大的战斗力,这需要科学的调配。在明朝时期,在调配方面有没有进行科学的考究,已经不得而知,但是在明军三大营建成后,明军战斗力确实获得了质的飞跃。那么明军三大营中,究竟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1)各地精锐五军营

明朝国家的建立,延续了中央集权的统治模式。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巩固明朝中央朝廷对各个地区的掌控,创立了卫所制。在每个地区,都由各个地方军队负责保证政治方针的正常实施。在中央的需要下,各地卫所也会向中央提供所需要的军队。

由此,明军三大营中的五军营,正是由各地精锐组合而成。其中因分有中军、左军、左掖军、右掖军、右哨军,所以合称为五军营。而五军营作为明军主力,其兵种也不只有步兵,骑兵的存在也是五军营的主要战斗力。

(2)特色骑兵三千营

在明军三大营中,除了本地人以外,明军还请来了“外援”。在与蒙古军队长期作战的过程中,明军就已经意识到了蒙古骑兵的强大战斗力。为了增强明军战斗力,花重金来请蒙古人为明军战斗,也在明军发展的过程中,成为了可能。

而三千营,正是在朱棣发起靖难之役时,所聘请的三千余蒙古骑兵发展而来。当然,随着明军进一步的壮大,外聘的蒙古骑兵并不只有三千人,具体数字还要去史料中发掘。但是这些少量的蒙古骑兵,也使明军如虎添翼,进一步提高了明军的战斗力。

诡道!明军三大营战斗力到底有多强?打得蒙古骑兵不敢还手

(3)独家秘诀神机营

在明朝建立之时,火器就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其实在发展火器的过程中,并非是西方引领的,而是由中国王朝率先发明。到了明朝时期,火器的发展与运用,更是成为了当时世界中的先进技术。

由于火器易操作,而且威力大,所以非常适合装备以农民为主的军队。为了发展明军战斗力,朱棣还将火器兵单独成军,设立神机营,来保障军队战斗过程中,对火器的需要。而火器的运用,也使明军率先打击敌方锐气,为之后的战斗开了好头。

2、兵种的搭配

在明晰了明军三大营的建制之后,在组成这些单位的过程中,兵种也成为了主要分配的基础。在保证主力军队战斗力的情况下,为其增加更多的独立战斗力,成为了兵种互相搭配的关键。

当然,兵种互相搭配,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弥补骑兵战斗力的不足。因为冷兵器的搏斗中,特别是群体的战斗,以速度来获得攻击对方的先机,不仅是战斗力的体现,也是战术的个体运用。而在强大的蒙古铁骑下,为己方骑兵增加优势,也成为了明军胜利的关键。

3、战斗经验摸索而来

当然,明军三大营兵种的构成,并非一朝一夕而组成的,而是明军军事智慧的集合。在明初,明朝攻取天下的过程中,骑兵的冲击力成为了主要战斗力。在稳定云南地区的和平中,火器的优势成为了制胜法宝。

诡道!明军三大营战斗力到底有多强?打得蒙古骑兵不敢还手

就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与装备火器的军队进行战斗时,被火器的威力所震撼。所以当朱棣登基,首先就建设了神机营,一只以火器为主的军队。当然,火器由于技术问题,并不能成为明军的主力,但是却可以成为明军战斗过程中的先头部队。

明军三大营的先进战法

除了兵种搭配的优势以外,明军三大营的战法也是其问鼎巅峰的主要原因。因为决定一支军队能否打胜战,战法的运用一直是决定胜利的关键。在许多精彩的战斗中,正是战法的运用,使军队获得绝对性胜利。

从忽兰忽失温的战斗经过中,就能看到明军战法的合理运用。第一,引敌出击,击其不备。在明军面对瓦剌军队的过程中,并没有一上来就展示自己的所有力量,而是以弱小的步兵,去吸引瓦剌军队的注意。当瓦剌骑兵不以为然,全军出动时,明军的神机营用火器打击了瓦剌骑兵冲锋的锐气。

第二,迎敌而上,正面对决。由于瓦剌军队以骑兵为主,火器兵在装填弹药的过程中,无疑成为了瓦剌骑兵砍杀的对象。所以这时的神机营,已经失去了战略价值,必须要合适的战斗力,与瓦剌骑兵展开正面交锋。只有这样,才能为下一步的成功,打下基石。

第三,步兵支援,击敌即溃。当明军骑兵与瓦剌骑兵陷入苦战之中,双方实力不分伯仲的情况下,只要有所支援,瓦剌军队的士气就会崩溃。因为当瓦剌全军与明军展开正面交锋的过程中,其士气在 一步步降低。

诡道!明军三大营战斗力到底有多强?打得蒙古骑兵不敢还手

在与明军陷入苦战的过程中,瓦剌军队已经出动了所有赌注。明军步兵的支援,证明了明军的后备力量,而没有后备力量的瓦剌军队,又还有什么胜利的希望呢?所以,在战术的运用中,明军对各个兵种的调和,真正实现了取长补短,并使明军三大营走向了战斗力的巅峰。

明军战争史中的辉煌

明军三大营的成功,离不开其兵种的互相搭配,以及战术的相互配合。在进行战术调整的过程中,明军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优势,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明军三大营的建立,又是一次军事智慧的体现于运用。

在明军三大营打完忽兰忽失温战斗之后,瓦剌势力难以抬头,在十几年内,不敢与明朝为敌。而明军三大营也成为了之后皇帝亲征的御用军队,不仅成就了明军三大营的威名,也使明军三大营的战斗力登上了明朝的巅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