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做自媒體一般一個月能拿到多少錢?

櫻花娛樂


自媒體剛開始會有所難度,到後期基本挺好,第一、要相信自媒體是可以賺錢的,能不能賺錢就看你怎麼做了,我覺得重要一點就是要堅持原創,堅持下去的,萬事開頭難,堅持就會有收穫。

第二:有了賬號之後一般都會有一個新手期,你可以發視頻也可以寫文章之類,新手期是沒有收益的,平臺會根據你在新手期這段時間的表現,比如內容質量這些適時結束新手期(轉正),之後你所寫的文章就開始有收益了。

第三:如何提高自己的收益呢,首先從你剛開始註冊之前就要做好一些準備工作,明確自己是寫文章還是製作視頻?在哪方面進行創作?這些要有心裡有數,而且要做到原創,也就是說要做屬於自己的東西,不是去搬別人的東西,原創是很重要的,還有垂直領域,剛剛也說到了要明確自己做哪一方面?不能今天寫一下情歌,明天寫一下娛樂,這樣領域不垂直,嚴重影響你的轉正還有指數等等各個方面。


小張帶你看電視


朋友圈裡面做自媒體的大咖,月入幾十萬、年薪百萬的比比皆是。我自己也靠著做自媒體實現了單月10w+,做為一名知乎有著9萬+粉絲,公眾號 “賀嘉老師” 有著3.8萬粉絲的自媒體人。同時廣州和深圳的自媒體大V聚會的發起人,我應該是最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的人之一。

2017年深圳大V聚會08期,促成了三個以上的項目合作。看看你都認識誰?

做自媒體的人一般分成三種:

一種自己做大號也就是平臺,比如十點讀書,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最早以轉載起家,但是後面慢慢養自己的簽約作者團隊,他們的年收入一般是粉絲數量x10。

百萬粉絲級的大號,收入在千萬左右。千萬粉絲的大號,收入近億或者數億,這些人也是過的最滋潤的自媒體人。

第二種是自己經營一個公眾號,粉絲數量在幾萬-幾十萬不等,這類自媒體人一般有著很強的個人形象,或者叫IP。核心的優勢是作者自己的原創能力+個人魅力。

做的好一點的,比如彭小六(下圖左二)、Angie(下圖左三)、高太爺這些我(下圖右三)的自媒體朋友,年入百萬是沒有問題的,而我自己還剛起步,單月破10w是可以達到的。

第三種自媒體人,以投稿為生,相對活的比較苦逼。

主要是沒有資源,沒有變現渠道,沒有粉絲,所以在自媒體產業鏈的下游。

他們往往生活在二三線城市,遠離自媒體的中心北上廣深,主要靠給自媒體大號投稿為主。單月收入從2000-10000元不等,平均每篇稿費可能只有200多元。

小結一下:

第三類自媒體人努力向第二類發展,第二類自媒體人努力向第一類自媒體人發展,第一類自媒體人正在努力把自己搞上市。

你可能說自媒體人賺錢多,我想說“你只看見賊吃肉,沒看見賊捱打”呀,熬夜寫文章,抓耳撓腮更新課程的不還是這些自媒體人麼,還是很不容易的。


賀嘉


都說現在是信息社會,什麼信息都無限透明,但實際上,有價值的信息,從來都是稀缺的,從古至今都是一樣。

當你在網絡上看到很多自媒體人開設課程,鼓吹什麼現在是自媒體的世界,趕緊加入進來,分分鐘讓你月入十萬的時候,一定要特別特別小心。

因為他們的成功,你往往復制不來。

像咪蒙之所以會爆紅,是因為她之前就有深厚的寫文基礎,她不在公眾號紅,也會有其他平臺等著她發光發熱;連嶽更不用說了,他寫文已經十多年了,一篇一千多字的文章,分分鐘10萬+。

你一個什麼都不會的外行人,在看到別人公眾號賺那麼錢的時候,單靠聽別人的課程,就想殺進去,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而且,他們即使告訴你所有的操作技巧,但他們碰上的運氣和歷史機遇,卻是你不可複製的。

他們可能有貴人的相助,或者是因為趕上了紅利期,再或者是因為剛剛好一篇爆文就火了起來。所有的這些,都太難以琢磨。

中國有句古話叫什麼來著:只見狗吃肉,不見狗捱打。

當你羨慕自媒體人賺那麼多的時候,他們有可能在凌晨兩三點的時候,看著泛黃的電腦,想著當時腦子是不是進水了,才會進自媒體這一行。

所以,用不著去打聽別人過得好不好,更用不著去羨慕別人。人生就像圍城一樣,有的人想進來,有的人想出去,可就是沒有人想呆在一個地方,把該乾的事情,給幹好。


曾少賢


自媒體對於我來說是一個新生事物,一個偶然的機會註冊了今日頭條,因為有些職場經歷,可以把自己的職場經驗分享給小夥伴,所以對頭條問答更感興趣,從註冊到現在一個半月,弱弱地說一句收入只有23元,但我還是很開心,說說我的幾次驚喜吧:

第一次,頭條問答閱讀量5萬多

第一次寫頭條問答閱讀量居然過萬了,我頓時眼睛放光,因為我也曾經在其它媒體發表過文章,閱讀量只有兩位數,而今5萬的閱讀量讓我竊喜,接下來我就堅持每一天一個問答,堅持了一個月,閱讀量在五位數,各種評論、點贊、轉發、收藏,滿足了我的虛榮心,同進也感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

第二次,居然轉正了

堅持每日問答一個月,突然接到頭條通知我轉正了,怎麼感覺像是一個剛入職場的新人,還有轉正這個環節,並可以加推廣告,天那,我的興趣點爆棚,開始寫文章,研究寫文章的結構、邏輯,我居然文思泉湧,多年沒有筆耕的感覺終於找回來了。

第三次,申請加V成功了

看到頭條的功能原來如此強大,我也要與頭條俱進,申請加V時,我並沒有報有太大的希望,因為經常看各位大伽級作者的文章感覺差距很大,每天只是研究學習文章的寫作思路、傳播正能量,申請兩次加V居然通過了,又一個更大的驚喜。

第四次,爆款文章出現了

堅持筆耕文章一個月終於出現了一個爆款文章,閱讀量7W,我喜出望外,那幾天我時時刷,處處刷,心心念念想著又長了幾個粉絲,又有多少轉發,一個爆款文章讓我長了300多粉絲。

四次驚喜讓我對頭條的運營團隊敬佩之至,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進階目標,讓我們能夠明確目標前進。

我現在的目標是粉絲2000,申請問答簽約作者,我相信只要堅持,還會有更多的驚喜出現。

在頭條等耕一個多月,給我最大的感受是,我找到了筆耕的方向,為我實現成為作家的夢想更進了一步,儘管這期間會有很多困難,但小小的確定的幸福還是給我平凡的職場生活帶來一抹新綠。

職場林貳木


自媒體三個字我個人認為不等於天上掉錢,

從古至今一般的文化人過的都淸貧,追求的都是自身的修養和人格,錦繡繁華的的生活絕非大多數文人的現狀,尤其其是自媒體,更多的是為學習和交流,一點都不說錢也末免"矯情"還是有收入的,這個收入靠的是規則和文章、視頻帶來的經濟效益,然後管理部門自然會給作者現過現、不拖欠。至於究竟拿多少,我建議你親自下海,那才是:恭喜你,回答正確!


良人執戟2


多數的自媒體收入並不高,而你能看到的那些自媒體,你覺得它們收入都很不錯,那是因為“你看到了它們”,也就是說,連你都看得到的自媒體平臺,其體量已經不小了,有體量自然有收入,這是很正常的事。

也就是說你以為自媒體收入都很高,那是因為你陷入了“倖存者偏差”。

如果你從事自媒體,一個當然是現在就開始寫,另外一個更重要的是,你要去好好學一學怎麼引發傳播,因為一旦你突破不了傳播瓶頸,那意味著你終將只能自娛自樂。

英國有個詩人說:憑藉彼此相望的目光,恐慌在人群中傳染。

恐慌是一種能夠傳染的“疾病”,因為情緒往往可以產生爆炸式的傳播效果,它製造、推動流行,能造成股市的瘋漲和暴跌,能引發戰爭和全球性的經濟危機,當然,它也是製造爆文的利器。

因此,你要是沒有什麼可以研究的,就去研究人的情緒,尤其是恐慌,從恐慌的角度去分析事物和人類心理。

還有什麼比情緒更吸引人的呢?

以前,曾有芝加哥的街頭演講者引起轟動,他是心理學博士,在當地開了一家心理診所。開業之初,生意很差。

他跑到街頭在人流量多的地方搭了一個臺子進行演講,告訴人們自己的診所是幹嘛的、有什麼優勢。

情感是決定鼓聲能傳多遠的迷因,他把每一次演講都看作一次敲鼓。於是,隨著他深情的演講,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了他。當地電視臺前來採訪,很快人滿為患。

擅長利用情緒感染力的人總是更容易成功,他真誠的希望聽眾受到啟發,他們會將這個信息傳達給自己的親朋好友。

而你寫的文章,也會被讀者轉發到朋友圈。

爆文來了,廣告商、開課等等,各種賺錢的機會就來了,你放心。


白詩詩


剛開始的時候我註冊了一個頭條號,一個百家號和一個企鵝號,後來發現精力實在有限,而且我在江蘇常州求學,每天還要花時間學習,所以就慢慢專注於經營頭條號了。



我是六天過的新手期,過了新手期後發了幾篇文章,投了頭條廣告,可能文章質量不高,閱讀量也只有幾百到幾千,沒有一篇閱讀量過萬的文章,廣告展示量就更少了,所以每天的文章收益只有可憐的幾毛錢,後來我發了幾個視頻,播放量也不高,就是一兩千的播放量,可收入變成了一塊多將近兩塊錢,可見視頻的收益確實比文章高出不少,錢雖然不多,但讓我很高興,付出得到了肯定。



現在我在發視頻的同時專注於悟空問答,想要在悟空問答搞出點成就,目前被悟空問答推到首頁的回答也即將破百,很有成就感,雖然悟空問答沒直接收益,但卻讓我漲粉不少。



做自媒體主要是有恆心,不要因為一時的頹勢而否定自我,這個領域不發光,你大可以換個領域,也許你會是一顆耀眼的星星,綻放出應有的光芒,謝謝。


珞珈社


什麼叫躺賺?保持躺著,要麼是睡覺,要麼是……

這就是看自媒體人在賺錢時說的一句話。但是還有一句說得好,“只看人吃肉,不見人捱打”。

其實在自媒體大軍之中,更多的自媒體人,充當的是那種絞盡腦汁碼字,自認為掏心費力,嘔心瀝血寫的東西卻無人問津,看人家大神寫的東西,有時候就想:我明明也是這麼說的啊,區別不大呀,可是人家寫的就是動輒百萬加,自己的點擊就是豆腐渣。

嗯,大神一篇軟文可能能寫出幾百萬的廣告費,但是,我們廢寢忘食,恨不能24小時耕耘在鍵盤上,但是經常廣告每天不能說沒有,但是分分錢也算是錢嗎?

是大咖們躺賺嗎?

他們背後的艱辛和眼光是我們沒曾看到的而已。比如“一直特立獨行的貓”——星姐,曾經默默無聞每天在出租屋堅持日更。

而自媒體屆的神級人物咪蒙又何嘗不是做媒體人,投資失敗,煉字鍛文的高手?

有人說,我也努力了啊。



你努力的方向對嗎?只在跟熱點還是在文字中成長自己?

這個我相信,一句話,“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如果你在自媒體人的路上,錘文鍛字,把自己沉澱成為某方面的專家;或者開闊視野,讓自己的眼光犀利。如果還是沒能成功,那有太多的普通媒體人和大咖之間,差出來的猶如將軍與士兵的比例運氣。

自媒體就是這麼戲劇性。


晨光微曉


首先你自己的態度沒有端正,無論做什麼事情,不要首先想到的是結果我會怎樣,而不去想該怎麼去做,會實現想要的結果。如果你問大家做自媒體一個月能拿多少錢,那肯定多少不一,有的堅持到最後可能一個月好幾萬,有的別說三分熱度,就連一分也沒有就過去了,本著“有棗沒棗打一杆子試試”的態度,他能有好收成嗎?

再著說了,雖然預想的結果肯定很美好,但是沒達到預想結果也不能灰心喪氣,你得弄明白你當初運營自媒體的初衷是什麼?是玩還是認真認真的去當成一件事情去做。你可以當成閒餘的愛好,最起碼愛好也會帶給你快樂和驚喜。而不是失望和沮喪!

你的初衷是你的內心想法,不要違背它,想做就繼續做下去,當成一件自己認為值得做的事情去做。不想做就放下它。簡單的事情簡單做。煩惱就不會圍繞著你。不一定付出了就有回報,也可能你真的努力去做了,就像人家頭條几天就過了,而有的人三個月也沒過新手一樣。也看運氣。不過愛笑的人,運氣應該不會太差,祝你四季發財,笑口常開!


西伯利亞憨憨


分兩種吧。

一種是個人單幹,寫一篇東西到處投稿,所謂的「一處水源供全球」。哪個平臺都能看到他ID,刷臉刷量,時間長了、做好了能跟流量平臺合作拿量,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當然跟市場行情也有關,能拿固定的大單的也是少數,多數還是在東拉一點西薅一點,從收入產出比來看,總體而言賺的是個辛苦錢。

另一種是公司運作,有寫手編輯和運營,運作成熟專業。

兩種模式的收入大頭都在廣告,小頭才是平臺分成。而且無論哪種模式,都逃不開28法則,行業裡20%的自媒體賺走了80%的錢。

我一個朋友,不說誰了,在頭條號上單週的收入可以達到2-3000左右,這只是平臺分成,不算廣告。

廣告收入方面,每個號能提供的資源無非是原創內容、來稿照登和展示廣告,收費也有所不同。以原創內容為例,大號的頭條二條位置報五萬十萬的都有,落地價格大個5-8折,小號做出名聲來也有個一兩萬一條。你可以根據常見自媒體發佈的條數和頻率大概估算一下收入規模。

當然,不是所有的自媒體都這樣,在前期沒有廣告的時候只能哭哈哈寫稿,慢慢攢資源和流量;有些像咪蒙這樣的超級大號收入規模也不止這麼多。反正擅長挑逗大眾情緒的自媒體,往往比那些不擅長的更容易獲得流量,真正的「乾貨」影響力只能在小圈子裡傳播,賺個行業流量和影響力。這個跟大眾傳播的規律一致的,做之前想好自己服務的是哪群人即可。

最後,無論個人還是公司運營,圈子、已有的關係和拿單能力是盈利的保證。按照現在幾家自媒體平臺爭奪優質內容之激烈程度,只要寫得足夠好,這些也慢慢都會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