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去的年輪|淺談黎民百姓之由來及其和炎黃子孫、華夏兒女的關係

人們通常說的黎民百姓是什麼意思呢?黎民百姓與炎黃子孫、華夏兒女又有什麼關係呢?

一、黎明百姓的由來。

史料稱炎帝聯合黃帝與蚩尤發生了一場大戰,戰爭的地點在河北張家口的涿鹿。這場戰役被稱之為上古歷史裡最著名的戰爭,名曰“涿鹿之戰”。

遠去的年輪|淺談黎民百姓之由來及其和炎黃子孫、華夏兒女的關係

黃帝姬軒轅為有熊國國君,有熊國在陝西姬水一帶(今陝西的黃土高原地域);炎帝政權在今陝西省寶雞市姜水一帶;蚩尤的九黎部落在山東大汶口一帶。炎帝部落、黃帝部落、蚩尤部落均離河北張家口的涿鹿有1500公里以上的路程。不知道什麼原因,他們放下繁忙的農耕生產,帶領著軍隊(據說還有很多動物參戰)跑到離雙方都有一千多公里的河北涿鹿去佈陣決戰。

今山西省芮城縣西南有一個叫風陵渡的地方,在先秦前,這個地方叫濁陸。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炎黃盟軍與蚩尤發生的一場大戰,戰爭地點就在這裡,這場戰爭應為“濁陸之戰”。

遠去的年輪|淺談黎民百姓之由來及其和炎黃子孫、華夏兒女的關係

東夷風姓部落首領風后輔佐黃帝,在濁陸之戰中被殺。黃帝為了表彰他的功績,同時也為了向風姓部落有個交待,便將黎山一帶的地域分封給風后。後來,風后演變成了一個大神,稱黎山老母。

濁陸之戰結束後,黃帝欲將蚩尤部落趕盡殺絕。為了防止蚩尤部落的人逃離或後援,黃帝封鎖了華陽道。蚩尤部落的人看到西邊有濁水,南邊有敵兵,便向東方和北方逃命,一直逃到風后的分封地域,即今天的山西南部、河北及山東西部。

這些人安頓好之後,為了防止黃帝的追殺,取了不同的姓,計約有百餘。到了堯舜時期,他們的後代聚集在翼州,談起祖上的來歷,大家都認為自己是黎民之後。所以,“黎民百姓”之名由此而產生。

遠去的年輪|淺談黎民百姓之由來及其和炎黃子孫、華夏兒女的關係

二、黎民百姓與炎黃子孫、華夏兒女的關係。

黎民百姓與華夏兒女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族群。

黎民百姓是蚩尤部落的人。蚩尤一族又稱為三苗之族和九黎之族。

古黎族,原為羌族。起初,他們居住在崑崙山。由於崑崙山一帶經常發生洪澇災害,他們不得不向西南方向遷徙,最後分佈居住在今天的雲南、貴州、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蚩尤率領主族北遷時,邀請其他羌族部落同行,共計有27個部落。為了統一管理,每三族為一大族,合為九大族,謂之為九黎之族。

蚩尤戰敗之後,其族人大部分往南遷徙。黃帝、顓頊、帝嚳時期,一直沒有停止過對九黎之族的追殺。蚩尤後裔為了躲避迫害,改名換姓,以求自保。凡知道自己為黎族者,均以苗民相稱。

遠去的年輪|淺談黎民百姓之由來及其和炎黃子孫、華夏兒女的關係

逃到貴州、廣西、雲南的黎民,合稱為三苗之族。

到了舜為政時代,黎民逃難居住的地方,炎帝和黃帝的後裔也遷入了大量的人到這些地方居住。眾所周知,炎帝和黃帝部落為華夏族。黎民百姓與炎黃的後人混居一起,兩個族群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為了對抗黎民百姓,炎黃的後裔緊密團結在一起,將自己稱為“炎黃子孫”。

禹在位期間,為了調和這些矛盾,對他們說:“你們不論是哪一族,都受過華胥氏的恩澤,是華夏的子民。既然大家都是一家人,為什麼還要對抗呢?你們要團結一致,和睦相處,共同建設美麗的家園。從今以後,你們沒有族群之分,統一稱呼為‘華夏兒女”。”

由此可見,黎民百姓與炎黃子孫是兩個相互對抗的族群。但是,這兩個族群的先祖均為華胥氏,所以黎民百姓與炎黃子孫都是“華夏兒女”。

遠去的年輪|淺談黎民百姓之由來及其和炎黃子孫、華夏兒女的關係

結束語。

關於黎民百姓的解答有多種說法。我聽過樑宏達先生關於黎民百姓的解說。梁宏達先生說:“上古時期,黎民是底層社會的民眾,而百姓是貴族階級,為上等人。因為,那個時候,底層民眾不配擁有姓,只有貴族階級和王公大臣才有“姓氏”。隨著社會的發展,百姓階層慢慢地衰落下來,甚至被降格到社會㡳層,和黎民一樣,並完全融入到黎民的社會生活之中。所以,人們將黎民族群和百姓族群合稱為‘黎民百姓’。”

上古歷史沒有文字記載,靠的是口耳相傳,我們得到的史料只是來源於後世人們的文本敘述及地下考古發現。

當我們的分析與其他人的說法不一致時,無論什麼觀點,大家姑且持保留意見的態度,沒有批評的空間。

歷史的天空風起雲湧,我們同根同源同宗。

遠去的年輪|淺談黎民百姓之由來及其和炎黃子孫、華夏兒女的關係

無論歷史如何變遷,族群如何發展,社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文化形態,我們始終都是“華夏兒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