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能“太早”接觸這3件事,不然阻礙身體的正常發育,家長注意

李玫瑾:挫折忍耐力和意志力相關,而意志力的培養,不是靠智力培養出來的,而是靠體力培養出來的,所以孩子小的時候,要讓他吃一點體力之苦。

寶寶不能“太早”接觸這3件事,不然阻礙身體的正常發育,家長注意

一個家庭中孩子可以說是父母的全部希望,父母也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小就開始給孩子進行一些超前的東西學習。

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有很多事情時不適合讓孩子“過早”的去學習的,因為不但不會給孩子幫助,反而會從很大程度上傷害孩子。

寶寶不能“太早”接觸這3件事,不然阻礙身體的正常發育,家長注意

第一,過早學習走路

因為每一個孩子的體質發育不同所以走路早晚也不同,所以家長不要太過於強求孩子要早早學會走路。

有的家長感覺走路早的孩子聰明,就強行去訓練孩子去站立走路。育兒專家:孩子走路過早是不宜的,因為孩子的骨骼和骨肉都沒有達到一定的承重能力,雙腿支撐身體需要一定的力度,如果孩子的各方面還不能達到走路的要求,就會影響孩子的形體發育。所以孩子走路不宜過早。

寶寶不能“太早”接觸這3件事,不然阻礙身體的正常發育,家長注意

育兒專家:孩子學走路的最佳時間應該是10個月以後,一般13月左右孩子就可以獨立行走。

寶寶不能“太早”接觸這3件事,不然阻礙身體的正常發育,家長注意

第二,過早接觸樂器

大家常說孩子的天賦是從小被挖掘出來的,興趣也是從小培養出來的,但是你要知道,如果過早的催促孩子學樂器是很不利孩子的成長的。

一方面會讓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嚴重的造成孩子心理障礙;另一方面,5歲前的孩子骨骼,關節都還未發育成熟,長時間一個姿勢練習樂器,會影響骨骼關節和韌帶的生長髮育。

寶寶不能“太早”接觸這3件事,不然阻礙身體的正常發育,家長注意

在孩子5歲以後可以進行一些系統的音樂知識學習,能開發孩子的潛能,對眼睛,耳朵,手,腦協調力的強化,是開發大腦的高級“遊戲”。

5歲後,系統的音樂知識學習能開發寶寶的潛能,強化眼、耳、手、腦的合用,是開發大腦的高級“遊戲”。

寶寶不能“太早”接觸這3件事,不然阻礙身體的正常發育,家長注意

第三、過早進行記憶性學習

孩子過早的記憶性學習,思維容易變得更僵硬,從而機械學習,想象力和發散思維都會受到影響,如果只是機械地記住讀音,而不理解其中的意思,反而容易阻礙孩子的思考能力。

6歲以後,再讓孩子去學習一些鍛鍊記憶性的知識是比較好。

幼兒在2-6歲的這個階段,是性格習慣培養的最佳時期,孩子百分之八十五的性格和理想,以及生活方式都是這個時間段形成的。

寶寶不能“太早”接觸這3件事,不然阻礙身體的正常發育,家長注意

那麼孩子在六歲之前要學會哪些東西呢?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閱讀一些簡單的繪本,養成自覺閱讀習慣,並且可以把繪本的故事表述出來。

寶寶不能“太早”接觸這3件事,不然阻礙身體的正常發育,家長注意

好的閱讀習慣能讓孩子靜下心來學習,更能開闊視野,形成正能量價值觀;而那些精美的圖書通過語言和畫面的雙重刺激,還會促進孩子語言、想象力和創造力及審美能力的全面發展。

寶寶不能“太早”接觸這3件事,不然阻礙身體的正常發育,家長注意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行為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30冊,繪本包含《行為管理和性格培養繪本》(10冊)《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10冊)《安全早知道》(10冊)。

寶寶不能“太早”接觸這3件事,不然阻礙身體的正常發育,家長注意

這套書分別從安全,情商,行為三大主題,分別運用不同的故事傳達出不同的好習慣建立。比如:

《廚房裡的火》《插座上的小洞》《好燙的水》《討厭的桌角》《站在椅子上》:《我不再任性》《我不再自卑》《正確認識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懂得感恩》《其實我很勇敢》;《我能承擔責任》《我能表達自己》《我相信自己》。

寶寶不能“太早”接觸這3件事,不然阻礙身體的正常發育,家長注意

實用性——給父母們補充相關兒童心理學知識,幫助他們更好地與孩子相處,解決育兒過程中的種種困惑。也適合幼兒園或幼教機構使用。

趣味性——繪本故事的表現形式容易被孩子接受,生動、有趣的故事場景將成長的道理蘊涵其中。親子共讀的形式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快樂閱讀。

寶寶不能“太早”接觸這3件事,不然阻礙身體的正常發育,家長注意

通過繪本可以輕鬆地把很多深奧的道理傳達給孩子,讓他們在繪本閱讀中理解真善美。同時,透過故事中的榜樣,可以讓孩子學會分享、合作等一系列品質,使其更好地與同伴交往,更好地促進自身的社會化。

寶寶不能“太早”接觸這3件事,不然阻礙身體的正常發育,家長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