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中的李佳琦”最近有點煩~

金證券記者 張賀

在經歷近9個月的停滯後,第18家個人系公募獲批。

最新監管信息顯示,興華基金的設立3月獲得證監會核准,此前的個人系公募獲批還要追溯到去年6月21日的達誠基金。

滬上某基金公司人士對《金證券》記者表示,原先以為“個人系”在渠道資源、資金資源上存在明顯劣勢,但睿遠基金去年盈利“讓業內驚歎”。他認為,2019年明顯放緩的個人系公募,今年審批有望加速。

“公募基金中的李佳琦”最近有點煩~


個人系公募實控人 逾七成曾是公募高管

  據證監會公示,3月4日,興華基金核准設立,註冊地為山東省青島市,註冊資本1億元,股權結構為三位自然人以及多家合夥企業共同持有。其中,大股東張磊出資6061萬元,持有60.61%的股權。唐俊、韓光華分別出資500萬元、499萬元,位列第二、三大股東。

公開資料顯示,興華基金法定代表人兼總經理張磊曾任天弘基金副總經理,離任日期為2016年7月,2016年8月向證監會遞交發起新基金公司的申請。張磊曾入職嘉實基金、泰信基金、華夏基金,2012年10月加盟天弘基金,2012年11月被任命為天弘基金總經理助理,半年後又被提拔為公司副總經理。韓光華曾任華夏基金機構產品部副總裁、諾安基金產品研發中心副總監、嘉合基金副總經理。宿遷信仁等6個合夥企業作為員工持股平臺出現在股東名單之中,曾擔任天弘基金金融同業部總經理的石偉也在員工持股名單之列。

繼首家個人系公募基金公司泓德基金2015年成立後,由專業人士發起設立的個人系公募已經歷了5年的發展歷程。

《金證券》記者對目前獲批的18家個人系公募實際控制人的背景進行梳理後發現,有14人曾在公募基金任職,不少是公募基金行業的元老,有的是投資方面的重要負責人,有的主攻固定收益領域,還有的分管市場業務。

“個人系公募的優勢在於制度靈活,激勵機制和利益捆綁到位,確實比較有吸引力。但不可否認的是,骨幹自立門戶,拉攏人才,勢必會對老東家造成衝擊。”滬上基金業人士對記者說,2018年獲批8家個人系公募,2019年僅獲批1家,監管就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他表示,從興華基金獲批等事件可以看出,今年個人系公募的審批有望加速。

第19家個人系公募正在路上。《金證券》記者注意到,今年2月,富華玖創基金在申請材料被受理4個月之後,收到了證監會的反饋意見。富華玖創的自然人股東中的王峰和程丹倩曾任華商基金的總經理和副總經理。

網紅基金公司睿遠 最近比較煩心業績

在採訪中,多位基金人士對《金證券》記者透露,公募基金公司若想實現盈虧平衡,管理的資產規模一般要達到150億。在業內看來,“個人系”在渠道資源、資金資源上存在明顯劣勢,如果沒有機構股東的支持,不僅很難盈利,而且可能面臨旗下產品因規模太小的清盤危機。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三年多時間的凱石基金公司,截至去年底管理的資產規模不足20億。恆越基金公司旗下的恆越研究精選混合A/B基金,截至去年12月底的資產規模只剩下不足1500萬。

但網紅基金公司睿遠基金2019年盈利的消息,讓業內非常震驚。“你見過第一個完整財年就盈利的金融機構嗎?”深圳基金人士這樣反問《金證券》記者。

近日,上市公司立思辰因定增事項披露的信息顯示,睿遠基金2018年、2019年實現的營業總收入分別為1212.33萬元、40279.02萬元,收入增長幅度超過33倍,淨利潤也擺脫了2018年虧損1259萬的局面,2019年實現淨利潤達到5914萬元。而2018年11月21日,睿遠基金正式成立。

“個人系公募要想突圍,不能走傳統路徑,打造明星、飢餓營銷等手法要做到極致才行,可以說睿遠就是公募基金中的李佳琦。”但深圳基金人士也表示,網紅基金要想可持續發展,不能僅靠吆喝獲得的爆款效應,最終還是要靠業績說話,如果個人品牌效應不能持續,變現遲早會遇到難題。

上海公募基金人士更對記者透露,睿遠基金最近有點煩,首隻專戶產品睿遠基金洞見價值一期成立一年零4個月了,目前依然跑輸滬深300指數,而第二隻專戶產品很快就要發行了。此外,首隻公募產品睿遠成長價值混合,進入3月以來,最大回撤已近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