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匆匆離開 800萬北漂的窘境 合租房裡來不及說一聲再見

“逃離北上廣”的話題並不新鮮。疫情期間對於那些被失業、沒有收入、沒有存款,還要承擔高昂生活成本的年輕人來說,要不要繼續留在北京已經成為一道殘酷的選擇題。

最近,一篇《因疫情離開北京的年輕人:復工無期、失業在家、房租待交,每天像機器一樣工作,終究敗給現實》的文章,在無意間觸發了年輕北漂一族最後一聲吶喊。復工無期、失業在家、房租待交,每天期待,每天失望,終究還是敗給現實。


因為疫情匆匆離開 800萬北漂的窘境 合租房裡來不及說一聲再見

原本人潮人海的火車站,疫情之下如此稀鬆


1

2月14日,面對返京人員將會帶來的疫情擴散因素,北京對從外鄉返回的所有人員實施了在家隔離14天的控制措施。14天的隔離管控令發佈雖然早已有所策劃,然而在基層社區的落實確實動用的很大的執行力。

管控已下,對於正在返工的北漂一族突然有些猝不及防。14天的隔離期說長不長,說短也真是不短。在以往,兩個星期的上班時間所能夠開展的業務,足以讓奮力拼搏的年輕人們充滿雞血。每天早出晚歸,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而與賦閒在家卻顯得那麼的格格不入。

由於習慣了在外堂食的生活方式,小北漂們很少有居家做飯的習慣,甚至做飯必備的餐食餐具也不曾準備太多。這樣一來,14天居家隔離的餐飲伙食,顯然成為了返回北京的重要一關。不過關於吃飯問題,對於堅定在這座城市闖蕩的北漂來說遠算不上一個難題,然而14天隔離以後需要面對的才是真正的問題。


因為疫情匆匆離開 800萬北漂的窘境 合租房裡來不及說一聲再見

早期返京時,原本人滿為患的地鐵卻空空如也

因為疫情匆匆離開 800萬北漂的窘境 合租房裡來不及說一聲再見

2019年春節之後,地鐵上返京熱潮的景象

2

大東,一名健壯的河北小夥兒,之前從事銷售業務。大東有點小潔癖,屋子裡總是很乾淨,當然也很簡單。除了床、桌子和電腦,屋子裡就只剩下腳盆和衣架了,生活自然也很簡單,似乎隨時都做好著離開的準備。然而,大東卻是一個幾乎不會做飯的大男孩,每天與泡麵為伍的日子讓他很快就厭倦了這樣的伙食。

關於疫情,大東不願多說很多,只是一直悶頭在找工作。撐過隔離期,大東對自己的要求就是每天至少走10000步,這或許是他排解心中苦悶的良方。


因為疫情匆匆離開 800萬北漂的窘境 合租房裡來不及說一聲再見

一碗泡麵,一個菜,北漂單身在疫情期間很奢侈的配置


3

小劉,一位性格爽朗的河南姑娘,疫情前在一家旅行酒店分發網站,做運營相關的工作。小劉畢業於一家外語學院,雖說長相不算很出眾,但卻有一副好口才。印象中的河南姑娘大多還是很內斂的,小劉也一樣,潛藏在內心熱情彷彿很容易一觸即發。閒下來的時間,小劉總在屋子裡“大聲朗讀”英文,伴隨著一些河南口音,小劉的英文很流利,也很自信。

小劉說她最想做的就是做全球旅行酒店的分發運營,然而,剛踏出這個行業沒多久,就碰到這樣一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她所在的業務線遭到了整體的裁減,目前,團隊只剩下她和一名領導做最後的交接。關於未來她很矛盾,疫情之下,是否繼續選擇自己熱愛的事業變成了一件難以割捨的抉擇。


因為疫情匆匆離開 800萬北漂的窘境 合租房裡來不及說一聲再見

寫字樓內的封條久久未拆封,全面復工看上去遙遙無期


4

左耳,來自江浙沿海的南方女孩。168的身高,矯健黝黑的皮膚,高高豎起的馬尾,讓她看上去略微少了些江南女子的嬌弱。可能是身材外形的高挑,左耳骨子裡有一種叛逆式的獨立。在她眼裡,很少有百分之百的滿意,求而不得的時候卻又很佛系。愛吃菠蘿蜜,愛刷抖音,愛做手工品,宅起來可以整天都不下床。社交網絡上她總是會隱藏自己,生怕別人窺探到她的內心世界,某種程度上內心是極度缺失安全感。

作為一名新媒體的小編,原本在疫情之下,應該是展示才華,大放異彩的時刻。然而,她所在的體育行業卻是遭到了重創,線下活動的遲遲未果,沖淡了她對未來的一切設想。這一刻,她只想找到一個靠譜的小夥子,嫁了。

因為疫情匆匆離開 800萬北漂的窘境 合租房裡來不及說一聲再見

在閒魚搜“離開北京”,才知道這屆年輕人有多不容易

5

燕俊是合租房裡的元老,在對別人介紹自己時他總會說自己是一名導演,不是“拍照的”。不會理財的文案,不是好攝影師。燕俊對於自己的未來總會有各種各樣的期待,他是個典型的熱血派,同樣也是不折不扣的粗線條。

疫情對影視行業的影響也是不言而喻,大到巨資重磅的春節檔電影。小到旅行vlog短視頻。主播們紛紛在抖音直播間裡開啟賣貨模式,攝影師被圈在家中不停打理自己配圖和文案。似乎一切都有些新思路,然而更多確是無主題的摸索,也許一切還需要時間去驗證。


因為疫情匆匆離開 800萬北漂的窘境 合租房裡來不及說一聲再見

宅在家中的歡樂主播



如今,國內的疫情已經基本控制,而國外疫情仍然在全球範圍肆虐。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像是一場無形的退潮,在波濤洶湧時大家每個人都活得風生水起,看不清好壞,分不了是非;而在潮水抽離時,大家才發現誰腳下有礁石,誰又在裸泳。

在潮水中窮忙,奮力求生似乎是每個北漂都曾經歷過的狀態,而浮華背後的冷靜思考與篤定信念,卻未必是所有人都能夠完成的功課。

合租房不久要散了,小夥伴們都會各奔東西,有些仍然在繼續堅持,有些則選擇了離開。離別的前一晚,小劉與燕俊還是做了最後的告別,欲言又止的小劉,眼睛紅了一圈,眼淚在眼眶中打轉,不知道這一場送別是暫別,還是永別。或許惜別之餘,更多也是在感慨自己對未來的不確定。

因為疫情匆匆離開 800萬北漂的窘境 合租房裡來不及說一聲再見

沒有夜遊長城、沒去國貿三期最高層看北京夜景、沒去德雲社聽相聲,還沒去天安門看過升國旗......不是因為懶,而是因為一直在拼命的活著,直至離開前的這一天。

縱覽在這個城市生活的人們,疫情之下大家都很難,對於未來不確定或許是大家最大的恐慌。面對疫情後的匆忙逃離,結束“北漂”最後的儀式感,也不能如願實施。

相遇總是猝不及防,離開卻是蓄謀已久,結束“北漂”也是一樣。

因為疫情匆匆離開 800萬北漂的窘境 合租房裡來不及說一聲再見


點擊鏈接查看更多城紀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