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该不该看电视?“专注力”研究告诉你:这3个“差距”很明显

还记得童年的时候,天空是湛蓝的,夜晚繁星似锦。孩子们玩的是充满趣味的跳皮筋、弹珠;听到的是蟋蟀的哼鸣、知了的躁动。然而到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只剩下电视、手机、电脑……这是时代的产物,但也因为这些东西,孩子的成长受到了影响。

孩子该不该看电视?“专注力”研究告诉你:这3个“差距”很明显

孩子到底该不该看电视?这是很多家长都会有的问题,如果不让孩子看电视,那该让他干嘛呢?

奇幻小说、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千万、千万、千万别让孩子靠近你的电视,甚至不要购买、安装它,这是最最愚蠢的东西。”

看似危言耸听,却道出了电视对孩子的影响之严重。事实证明,天天看电视和不看电视的孩子之间,差距不止一丁点。2-6岁是孩子大脑和身体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在这时候,孩子最容易被电视中的卡通人物所吸引,从而受到影响。

孩子该不该看电视?“专注力”研究告诉你:这3个“差距”很明显

看电视和不看电视的3个“差距”

1. 想象力和创造力

曾经有这样一个试验:让一组小孩一直看动画片,而另一组小孩则一直听故事,内容都是《白雪公主》。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分别让两组孩子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白雪公主。

孩子该不该看电视?“专注力”研究告诉你:这3个“差距”很明显

这时差距就显现出来了,听故事的孩子们所勾勒出来的白雪公主各有特点,并且都能够和白雪公主的形象结合起来;而看动画片的孩子们画出来的白雪公主,却是依样画葫芦,和动画片中的没有什么区别。

孩子该不该看电视?“专注力”研究告诉你:这3个“差距”很明显

这就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差距,当孩子看电视时,画面上的人物已经有了一个鲜明的形象,而这个形象同样也固定了孩子的思维,他会认为电视上的这个形象是唯一的,不会去想象自己心目中的人物应该是什么样。

孩子该不该看电视?“专注力”研究告诉你:这3个“差距”很明显

而听故事则不同,孩子的面前没有画面,但是文字将这些内容都传达给了孩子,他会自己想象故事中的主人公,以及主人公所生活的场景。这样一来,想象力自然就会提升了。

2. 专注力

人的大脑在运转时会产生4种脑波,其中的两种和专注力有关。一种是负责催眠的α波,另一种则是负责思考的β波。研究表明,当接收到的信息太多时,大脑中的α波就会增强,相应地β波会减弱。

孩子该不该看电视?“专注力”研究告诉你:这3个“差距”很明显

而电视节目就是一个蕴含着大量信息的平台,画面、镜头不断更迭,孩子还没能仔细品味上一帧,画面就开始不断切换。这样一来孩子根本无法进行思考,只能被动接受信息,专注力自然会下降。

3. 学习能力

同专注力有关,当孩子始终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时,思考就变得没有必要。而当孩子不去主动思考,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疲于思考问题。

孩子该不该看电视?“专注力”研究告诉你:这3个“差距”很明显

在加上现代素质教育普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孩子就更加没有心思主动获取课本上的知识,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孩子的学习能力始终得不到提升。

家长应该怎么做?

1. 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看电视对孩子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不过不让孩子看又非常不近人情,所以家长可以适度的管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孩子该不该看电视?“专注力”研究告诉你:这3个“差距”很明显

学龄前的孩子一般每天观看电视的时间不宜超过1个小时,持续看电视的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挑一个喜欢的节目,每天允许孩子看两次,每次不得超过半小时。用规矩来约束孩子,这样他既能够珍惜每天的1小时快乐时光,又不至于和家长赌气。同样的,手机、电脑这些也都计算在其中。

2. 鼓励孩子阅读

无论什么时候,阅读永远是提升智慧的最好方式。家长可以在孩子小的时候,陪孩子一起阅读,引导他在童话故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样孩子既能够感受到童趣,也因为父母的陪伴而感到温暖。

孩子该不该看电视?“专注力”研究告诉你:这3个“差距”很明显

同时,阅读也是提高孩子专注力的最好方式,当孩子开始沉浸在书籍的魅力中,思考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的时候,正是大脑发育的最佳阶段。

看电视和不看电视的孩子,差距是非常明显的。家长要帮助孩子,避免让他沉溺在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中。

给家长推荐这套绘本故事书,全套共4册。用图画的方式,让孩子爱上阅读。儿童素质启蒙对于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选择一本优质的绘本,让孩子远离电视的危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