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人你知道嗎?那些離我們漸行漸遠的唐山籍作家(四)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有時我們站在岸邊還沒看夠眼前的風景卻發現一個時代過去了,不管那個時代是否輝煌,它都已遠去。今天我們說的這位作家由於時代的原因存在感相對比較低點,但是他依然用他的筆觸記錄下火熱時代的風貌以供後人品評和回憶。今天我們說的這位作家就是浩然。

唐山人你知道嗎?那些離我們漸行漸遠的唐山籍作家(四)

浩然(1932.3~2008-2.20)原名梁金廣,中共黨員,中國著名作家 。祖籍河北寶坻(今屬天津),因家庭貧困,父親早年到唐山古冶趙各莊煤礦當礦工,後舉家前往落戶,他就出生在這樣一個貧苦工人家庭。早先的開灤礦工工作非常艱苦,作業環境惡劣,下井工人生命得不到保障。而他們的居住環境也是礦區的煤棚子,出門汙水橫流,瀰漫的燻人臭氣,也許這些苦難的經歷從幼年就植下了浩然原始的泥土情感。父親去世後,1942年他又隨母親投奔薊縣舅父家,不久母親也去世,在那兒與姐姐度過苦難的童年。13歲前念過三年小學、半年私塾,受到了中國民間文學和古典小說的薰陶。1946年浩然參加革命工作,1948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時只有16歲。1949年調區委做青年團工作,並開始自學文化,立志文學創作,練習寫作小戲、詩歌和新聞報導。只讀過三年小學的他,邊工作邊苦讀苦寫,走自學成才之路。

唐山人你知道嗎?那些離我們漸行漸遠的唐山籍作家(四)


1953年調通縣地委黨校當教育幹事,在冀東和北京郊區農村長期的基層幹部工作為他以後的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生活積累和藝術耕耘。

浩然曾出版著作80餘種,作品主要記錄了近代中國農村的歷史風貌,塑造了一系列富有鄉土氣息、時代特徵及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影響和感染眾多讀者。主要代表作有《豔陽天》、《金光大道》、《蒼生》。

1972—1976年,浩然的文學地位與影響力是無可匹敵的。作為"八個樣板戲一個作家"中的"一個作家",浩然及其作品得到了當時政治權力的大力支持。無論在出版、宣傳還是評論界,浩然都得到了全方位的讚譽。

《豔陽天》是浩然最好的作品,也是最能顯示浩然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創作風格和藝術成就的代表作。它通過京郊東山塢農業生產合作社麥收前後發生的一系列矛盾和衝突,使人物形象活靈活現,生動傳神,顯示出了鮮明的藝術特色。在那個年代裡,只有《豔陽天》《金光大道》等長篇小說,可在新華書店裡出售。

唐山人你知道嗎?那些離我們漸行漸遠的唐山籍作家(四)


《金光大道》寫的是20世紀五十年代初期中國農村普遍發生過的事情。那時,共產黨剛剛取得政權,為醫治戰爭創傷、恢復發展生產,把中國建設成符合其綱領和主張的社會,在農村實行了土地改革之後,隨即著手發動分散勞動經營的農民搞生產互助組,進而試辦農業生產合作社,再推廣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為集體所有制的“合作化”。

唐山人你知道嗎?那些離我們漸行漸遠的唐山籍作家(四)


《蒼生》是作家浩然1987年發表的新時期代表作,描寫的是冀東農村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故事。它以苦熬死受的田成業一家為主線,展現出新時期農村的眾生相。在藝術上,更注意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語言依然保持樸實、生活化的優點。

唐山人你知道嗎?那些離我們漸行漸遠的唐山籍作家(四)


浩然曾經擔任過很多職務,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

浩然老先生離開我們也已經十多個年頭了,浩然的作品內容對於我們今天的年輕人來說感覺比較遙遠,這就和筆者開頭講的一樣,我們脫離了那個年代來單獨品評一部作品無異於刻舟求劍,今天我們讀前人的作品要了解那個時代,時代走遠了,多少會留下印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