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叫停粮食出口,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该如何面对?

新大风歌


多国叫停粮食出口,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该如何面对?

最近一段时间,粮食出口叫停、粮食危机、屯粮备荒等消息不绝于耳,一些国家的居民恐慌性采购食品,再加上此前一些国家出现了蝗灾、旱灾等将影响新一年的粮食产量,联合国粮农组织也预警说部分国家特别是贫困的国家及地区或许会出现粮食危机。一时间,疫情影响下的全球市场,似乎都要应对粮荒了。但真实情况,有那么悲观吗?

一、根据不断查阅相关新闻报道,截至4月1日,实施农产品出口限制的国家已经增加到了8个,包括越南、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还包括陆续出现的俄罗斯、埃及、印度、泰国、柬埔寨等。对面粉、大米、豆类、葵花籽油等粮油类商品及蔬菜等农产品实施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出口措施。但仔细看相关的信息,不难发现,这些禁令是为了应对疫情的阶段性影响而采取的预防措施,且随时在变化调整,比如哈萨克斯坦的面粉出口禁令已经取消,改为对出口实行配额制。

二、我国虽然是世界的粮食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现如今粮食的总产量、总消费量都在6亿吨以上,同时也是粮食进口大国,尤其是2015年以来每年的粮食总进口量都在1亿吨以上。这使得不少不太了解的人觉得,我国粮食缺口也达到了1亿吨多。其实,并不然。我国对大豆、豆油、菜籽、菜油等油脂油料类的品种,因为国内需求这些年来持续增长,进口量比较大,其中大豆的年进口量已经达到了8000多万吨的量级,但对于小麦、稻米、玉米等谷物品种的进口刚性并不强,国内产量是可以基本满足消费量的,其中小麦、稻谷这两个口粮品种,确实也是供大需求,要不然也不会每年都有那么多的新粮被收进托市库存里面,也不会有那么多的陈粮库存还没有消化。

三、虽然说我国粮食库存充足,而且还有三级储备常规体系来保供稳价,但在全球化的当下,且大疫之年,经济受创比较严重,人们收入水平总体也将下降,确实也应该做好预防措施。这一段时间,国家对春耕生产扶持力度比较大,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也就是说,在粮食库存提供了应对国际市场风险的底气的同时,立足国内确保新增粮食生产的稳定也不能放松。

综上所述,疫情来势汹汹,但也终将过去,面对这一场阶段性的世界级的“灾难”,每个国家特别是我国都会进一步认识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重要性。我们不需对国内粮食供应存在悲观,毕竟国内粮价的运势已经明显证明了,但也应未雨绸缪,因为粮食多了是经济问题,但粮食少了就可能会演变成政治问题的。


粮小咖


加大农业投入,把良田都利用起来,再不要撂荒土地了,鼓励农户们种植,引导农民耕种,国家要加强真正利益农民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适当提高农产品收购价,别让种粮人入不敷出。


菩提心之大志


加大农业投入,把良田都利用起来,再不要撂荒土地了,适当提高农产品收购价,别让种粮人入不敷出。


范佳粮油


中国不缺主粮,中国早些年就完善了粮食储备,得感谢国家做的重大举措,进口是为了改善口感,另外也是为了兑现加入WTO的承诺,需要进口一定比例的粮食,不过马上要面临青黄不接的时期,这个要防范


不背锅的老王


俗话说得好,靠人不如靠己。当务之急,国家应该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收购价格,鼓励农民多种粮,种好粮。这样才能充分杜绝土地荒芜,基本农田种树多的情况。最好国家把土地收回,统筹种植,避免浪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