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族人征服大夏,柔然族諸部落歸降北魏,完成統一

大夏主赫連勃勃是匈奴族人,劉衛辰的第三子。拓跋珪滅掉劉衛辰部後,赫連勃勃逃往後秦。東晉義熙三年,赫連勃勃自稱大夏天王,大單于,年號龍升。劉裕滅掉後秦,不久退回江南,赫連勃勃又乘機佔有長安,關中之地盡被其佔有。

匈奴族人征服大夏,柔然族諸部落歸降北魏,完成統一

一、拓跋嗣於泰常八年十一月病死,由長子拓跋燾繼位,是為太武帝

年輕有為的拓跋燾雄心勃勃,想發動對外戰爭,便於始光三年六月,徵求大臣意見:"當今用兵,是先伐大夏還是先伐柔然?"長孫嵩、長孫翰、奚斤等大臣都主張先伐柔然。崔浩則建議先伐大夏。他說:"柔然的長處是鳥集獸散,如用大軍追擊,則很難追上,如用輕騎追擊,又不足以克敵制勝。大夏土地不過千里,赫連勃勃為政暴虐,刑罰殘忍,視民如草芥,引起朝野共憤。先伐大夏才是上策。"究竟應先伐誰,拓跋燾一時下不了決心。

匈奴族人征服大夏,柔然族諸部落歸降北魏,完成統一

九月,拓跋燾聽說夏主赫連勃勃於始光二年病死,其子赫連昌繼位,赫連聵、赫連倫兄弟互相攻殺。他想趁大夏國內局勢不穩之機,討伐大夏,於是再讓群臣獻計獻策。許多大臣聽說要討伐赫連昌,都面帶難色。崔浩從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進行分析,勸拓跋燾西伐,說:"神瑞二年,火星出於銀河之東,天象主後秦滅亡,第二年劉裕果然滅亡後秦。現在天象又是如此。大夏內部分崩離析,天怒人怨,利於我軍西伐,機不可失啊!"長孫嵩仍然堅持不能出兵討伐大夏的觀點。拓跋燾聽後怒斥長孫嵩,而認為崔浩的建議和自己的想法完全一致。於是派奚斤率軍四萬襲擊蒲坂,讓宋兵將軍周幾率軍一萬襲擊陝城。

匈奴族人征服大夏,柔然族諸部落歸降北魏,完成統一

又以河東太守薛謹為嚮導,拓跋燾親率精騎兩萬,於十月從平城出發,十一月渡過黃河,襲擊統萬。夏主赫連昌正宴飲群臣,聽說魏軍突至,十分驚恐。赫連昌倉促出城迎戰,一戰即潰,狼狽逃回城內,城門尚未及關閉,魏軍隨之攻人,焚燬統萬西門後退出城外,殺死和俘虜敵人數萬,得其牛馬十餘萬頭,將其居民十多萬戶遷往魏地而回。這次勝利使拓跋燾感到,還是崔浩見解高明,因而對他更加倚重。

第二年元月,夏主赫連昌聽說長安失守,便派赫連定率軍兩萬進攻長安,兩軍在長安相持數月。拓跋燾聽說統萬城空虛,就乘機再伐統萬,於五月從平城出發,大舉伐夏。六月,拓跋燾率輕騎三萬到達統萬,把大部人馬埋伏在深谷之中,以少數部隊向赫連昌挑戰。赫連昌率軍三萬出城。魏軍假裝逃跑,赫連昌率軍從兩翼追擊,剛追出五六里,突然風雨驟起,颳得天昏地暗。宦官趙倪對拓跋燾說:"現在風雨從敵軍方向向我軍襲來,天不助我,況我軍將士飢渴難忍,請陛下收軍以避其鋒,等待來日再戰未晚。"崔浩大聲叱責他說:"這是什麼話!我軍決勝於千里之外,豈可因風雨而改變策略?敵軍貪進不止,已和後軍隔絕,應出其不意,用伏兵從敵背後加以襲擊,風雨不就為我軍所利用了嗎?"拓跋燾聽後大喜,隨即將魏軍分為兩隊,左右夾擊敵人。赫連昌大敗,死傷萬餘人,還未來得及入城,便逃奔上邦去了。魏軍攻克統萬城,俘獲其公卿將校數萬人。

二、柔然族偷襲北魏

北魏以前雖然曾將柔然族擊敗,統一了大漠諸部,但後來柔然族在其首領社倫領導下,很快又強大起來,經常襲擊北魏,給北魏造成很大威脅。後來拓跋嗣為了防止柔然族南下,於泰常八年在長川之南,東起赤城,西至五原,修築了二千餘里的長城。拓跋燾即位後,柔然族仍不時南下,殺掠邊民。

拓跋壽在討伐大夏後,與大臣商議討伐柔然。朝臣都不想出兵柔然,保太后也出來阻撓。只有崔浩贊成討伐柔然。尚書令劉潔等人共推太史令張淵、徐辯上言拓跋燾:"今年恰逢己巳,是三陰之年,忌諱出兵。如果出師北伐,必敗無疑。"群臣也附和他們二人說:"張淵少時,曾諫阻苻堅南伐,苻堅不聽,結果兵敗淝水。他二人所言,無不中的,不可違背。今天時人事皆不調和,不可舉兵。"拓跋燾聽後,很不高興,便詔崔浩與張淵、徐辯等人在他面前一起商討此事。

匈奴族人征服大夏,柔然族諸部落歸降北魏,完成統一

崔浩向張淵、徐辯詰難說:"陽為德,陰為刑,所以日食要修德,月食要修刑。大約帝王用刑,小者用於殺戮犯人,大則用兵於野。現在用兵以討伐柔然,正是修刑的時機。臣觀天象,連年以來,月行覆蓋昂宿星團,至今仍然如此。《星佔》說:'三年,天子大破旄頭(胡星)之國。'柔然、高車皆旄頭之國。望陛下不用懷疑。"

崔浩精通天文星象,張淵、徐辯見用星象辯論駁不倒崔浩,於是話題一轉,又辯解說:"柔然地處荒漠,乃無用之物,得其地不能耕種,得其民不可役使。他們飄忽無常,很難制服,何必急於興師動眾以討柔然呢?"

崔浩毫不客氣地反駁說:"張淵、徐辯講天象,這是其太史令的職責;至於所說柔然形勢,則純屬無稽之談,不合時宜。為什麼這樣說呢?柔然是我國北部叛臣,今出兵誅其元兇首惡,收其善良人民,以充役使,並非無用。況且漠北涼爽,不生蚊蚋,水草肥美,是夏天北遷的好地方。今夏若不破滅其國,到秋天他們將再來進犯,使我國家人民不得安寧。自太宗以來,柔然經常南下,殺掠邊民,無歲不侵擾,這豈不使我國岌岌可危嗎?大家都說張淵、徐辯通解天文星象,善於決斷勝敗,臣請問:大夏未滅之前有何滅亡徵兆?知而不言,是其不忠;如果確實不知,還談得上什麼通解天象,善決勝負呢?"

匈奴族人征服大夏,柔然族諸部落歸降北魏,完成統一

當崔浩和張淵、徐辯辯論時,大夏亡國之君赫連昌也在坐。崔浩義正辭嚴,有理有據,駁得亡國之臣張淵,徐辯面紅耳赤,羞愧難言。拓跋燾聽後哈哈大笑,十分高興,便對公卿大臣說:"朕伐柔然的決心已定,怎能與亡國之臣謀畫大事呢?

三、一舉大獲全勝

四月,拓跋燾親率大軍從東道向黑山(今內蒙古包頭市西北)進發,另一路由長孫翰率領,由西道向大娥山進軍,然後再會師於柔然。五月,拓跋燾至漠南,捨去輜重,率輕騎襲擊柔然,深入到慄水(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

匈奴族人征服大夏,柔然族諸部落歸降北魏,完成統一

柔然首領大檀可汗,事先毫無防備,民畜遍野,見魏軍突至,驚恐四散。大檀燒燬廬舍,向西遠遁而去。其弟匹黎,統領東部部落,聽說魏軍襲擊西部,欲與其兄匯合,也被長孫翰擊敗,殺其部落首領數百人。拓跋燾見柔然部落四散,牲畜布野,無人收牧,於是沿慄水西行,至菟園水(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圖音河),分兵搜討,東至翰海(今蘇聯貝加爾湖),西接張掖水,北度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杭愛山脈),東西五千裡,南北三千餘里。

柔然族諸部落先後歸降北魏三十餘萬人,獲馬百餘萬匹,牲畜廬舍至少以數百萬計。大軍得勝而回。正如崔浩所預料的那樣,南方的劉宋亦未敢興師北侵。至此,北魏基本上完成了統一北方的大業。

參考文獻:

《赫連勃勃(胡夏開國皇帝)》

《說匈奴之赫連勃勃的大夏國:統萬城陷落》

《國史之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