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下 要不要“存糧”

這幾天出門拿快遞都會看到快遞員在一箱箱的碼放糧油米麵。老話說得好大疫之後必有大災,那麼到底要不要存糧呢?

先看看大環境,全球疫情的蔓延各個國家紛紛宣佈“封國”。有的國家開始禁止限制大米小麥等的出口。這樣看來確實應該存糧。

可是大家不要忘了我們是泱泱大國,有的農產品進口依賴度不高。根本不需要驚慌。下面舉例:

大米 我國大米產量2億噸,國人消費1.8億噸,自給自足是完全夠用的,也有進口。依賴度不高

小麥 2019年,我國小麥市場中,絕大多數的小麥還是以國產小麥為主,進口小麥所佔比例和總量相對而言比較小。依賴度不高

玉米 自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們國家的玉米出口已經開始出現負增長了,從2010年之後中國由之前的出口玉米變成進口玉米。二十一世紀我們的玉米出口量越來越小,進口卻逐年增加。在規模上也是不斷減少。依賴度稍高

大豆 我國大豆產量不能自給自足,我國每年的都會使用9000萬噸左右的大豆,但是我國每年的量產只有1000萬噸。依賴度高

這樣看來大米麵粉價格應該不會有太大變動,而豆油雜糧之類的可能會有所上漲。但是還沒到舉國存糧的時候,大家應該放平心態,不必過分擔憂。#疫情下存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