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那些“作死”的科學家,為了追求真理毫不顧及自身安危

人類的發展離不開那些偉大科學家的貢獻,人們常說“為科學而獻身”,但在實際生活中,為了追求真理而敢於不顧一切,乃至獻出生命的,畢竟只是少數。不過,敢於“作死”的科學家雖然比例較小,但放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其總量卻著實不少。


1、諾貝爾:炸死了自己弟弟。意大利化學家索佈雷羅在1847年發現硝化甘油後,諾貝爾便致力於研究如何能夠控制硝化甘油的爆炸。1863年,返回瑞典後的諾貝爾和父親、弟弟共同展開研究,在那個時代研究炸藥是一項極為危險的工作,然而諾貝爾卻樂此不疲。1864年9月3日,諾貝爾位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實驗室發生硝化甘油爆炸事故,造成包括諾貝爾弟弟盧得衛在內的五人死亡,他的父親也在這次爆炸事故中身受重傷。這次事故後,政府禁止他們再進行試驗,諾貝爾於是便將實驗室設在了一條駁船上,最終在硝化甘油炸藥的研究路上越走越遠,並最終因此而名揚天下。

歷史上那些“作死”的科學家,為了追求真理毫不顧及自身安危


2、牛頓:用針刺入自己的眼睛。牛頓毫無疑問是科學界的大佬,不過這位大佬也有瘋狂的時候,他為了研究“人的眼睛是怎樣感知顏色的”,便親手將一根針從自己的眼球下方刺入,兵勇針尖從下壓迫眼球,而目的僅僅是想知道對眼球的壓迫會產生怎樣的視覺效果,而且他還將這個實驗過程毫無感情的記錄了下來。

歷史上那些“作死”的科學家,為了追求真理毫不顧及自身安危


3、湯飛凡:將病毒種進自己眼睛。這是一位“以身試藥”的中國醫學家。1955年,湯飛凡與助手歷經數百次實驗,成功分離出了世界上第一株沙眼衣原體,而為了進一步驗證分離出的病毒就是沙眼病原體,他於1957年除夕命令助手將病毒種入自己的眼中,造成了典型的沙眼症狀與病變。而為了觀察全部病程,他又堅持了40多天才接受治療,充分證明了自己分離培養的沙眼衣原體對人類的致病性。從此沙眼衣原體也被稱為“湯氏病毒”,湯飛凡成為國際公認的“衣原體之父”。

歷史上那些“作死”的科學家,為了追求真理毫不顧及自身安危


4、威廉姆·布洛克:維修機器致死。他於1863年發明了一種極為高效的印刷機,這個發明給印刷業帶來了重大變革。然而,在一次維修印刷機時,他卻將一隻腳擠進機器下面,仕途將一個滑輪踢回原為,結果導致腳部嚴重受傷,被壞疽感染,最終死於截肢手術。

歷史上那些“作死”的科學家,為了追求真理毫不顧及自身安危

5、弗蘭茲·瑞切特:試驗中摔死。他本是奧地利的一個裁縫,卻試圖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個降落傘,在使用假人試驗成功後,他決定採用真人實驗,於是便在1912年2月4日,穿著自己的“傑作”從埃菲爾鐵塔的第一層往下跳,結果在大量為官者和攝影記者的目光下,試驗最終以失敗告終,弗蘭茲·瑞切特當場死亡。

歷史上那些“作死”的科學家,為了追求真理毫不顧及自身安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