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成帝去世後,賢良溫婉的班婕妤怎麼了?

漢成帝劉驁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好色皇帝,後宮裡除了傾國傾城的趙飛燕姐妹,還有才藝俱佳的班婕妤,後世的名氣都超過了他。 西漢綏和二年(公元前7年),漢成帝暴死於昭儀趙合德的寢宮,消息傳到皇太后王政君所在的長信宮後,落寞多年的班婕妤淚如雨下,既心痛又苦澀。

漢成帝去世後,賢良溫婉的班婕妤怎麼了?

班婕妤長舒了一口氣,可就在這時,漢哀帝劉欣發來詔令,要求作為先帝嬪妃的班婕妤,即刻收拾打點,離開長信宮,前往埋葬有漢成帝的延陵去奉守。 這一晴天霹靂,讓本就沉浸在悲傷中的班婕妤,更加了一層痛苦和無奈。

長信宮雖然冷清了點,但畢竟是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寢宮所在,每天來來往往請安、叩拜的人不在少數,可到了延陵,那可就只剩石人石馬了。 班婕妤看著宮女、太監們進進出出整理著東西,淚水再一次湧出眼眶,她急忙跑回內室,伏在床上大哭起來。

沐蓮進來了,作為最熟悉班婕妤脾性的宮女,她當然知道班婕妤這幾天的波瀾起伏,也在小心地照顧著班婕妤的起居。 不過,沐蓮也有心事:作為班婕妤最信任和依賴的宮女,她的各方面能力在後宮很出眾,班婕妤馬上要出宮去延陵,按律需要裁減一部分宮人,王太皇太后和好幾位嬪妃,都提出要把沐蓮要過去。

沐蓮很矛盾,留在皇宮裡會熱鬧些,每年都有固定的時間和家人相見,甚至還有機會見到皇帝(被寵幸的概率很小),一旦跟著班婕妤去了延陵,這些也就無從談起了。 可眼前的班婕妤,因哭泣而抽搐的肩膀讓人心疼,青絲上竟然有了白頭髮,更是讓沐蓮覺得難過。 沐蓮閉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氣,再看看嬌弱的班婕妤,她做出了決定。

漢成帝去世後,賢良溫婉的班婕妤怎麼了?

沐蓮走到床邊,輕輕搖了一下班婕妤,然後伏下身,在她耳邊輕聲說道:“娘娘不要傷心過甚,不管什麼情況,我都會跟隨你,你至少還有我!” 班婕妤先前也擔心沐蓮會被人帶走,聽到這句堅定的回答,她猛地抬起頭,抱住了沐蓮。

兩人相擁而泣。 過了一會兒,沐蓮將班婕妤扶到桌邊坐下,幫她整理好衣服、妝容,就下去安排飯菜了。 離開長信宮,來到延陵後,班婕妤覺得日子越發冷冷清清,除了讀書寫字,和沐蓮說說話,她也時常在陵園裡散步。 這也讓班婕妤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普通宮女,瞭解了她們在最美的年華入宮後,卻只能慢慢消耗年華,等著容顏老去。

當時,很多宮女日常都要做一件事,就是搗素,即把製衣的白色生絹一類的衣料,用木棒一下一下捶打柔軟後,才能進行裁減縫製。聽著一陣陣搗素聲,班婕妤在同情宮女們悽婉命運的同時,也為自己感到心傷,她調整思緒,提筆寫下了一篇《搗素賦》。

在《搗素賦》中,班婕妤先是描繪了普通宮女剛剛入宮時的青春美貌、光彩照人,接著開始了日復一日的搗素和日落黃昏背後的哀怨,最後更直接借普通宮女之口,傾訴了對不幸遭遇的無奈,原本在宮外很可能擁有美滿的家庭,可一旦入選進宮,便是終生禁閉,美好的年華在冷宮幽居中消磨殆盡,同時還得與親人生離死別,只能每天孤守空房,以淚洗面。 班婕妤通過自己的細緻觀察和交流,把普通宮女充滿悲情的命運寫活了,但實際上,她更是在藉此感傷,把自己內心的酸楚都道了出來。

漢哀帝死後,王太皇太后迅速提拔王氏家族成員,掌握朝政大權,擁立時年9歲的中山王劉衎為帝,是為漢平帝。 漢平帝劉衎即位後,臨朝聽政的王太皇太后下令將皇太后趙飛燕貶為孝成皇后,一個月後又下詔將趙皇后貶為庶人,去奉守延陵。 趙皇后自感命不久矣,而且不甘受辱,當天就自殺身亡了。 趙皇后去世的消息傳到延陵後,班婕妤沉默了,對自己苟延殘喘的餘生,她也無力改變。 西漢元始二年(公元2年),年邁體衰的班婕妤走完了孤獨寂寞的晚年,死後被埋葬於漢成帝的延陵中,總算與丈夫同眠地下。

漢成帝去世後,賢良溫婉的班婕妤怎麼了?

班婕妤作為一個容貌秀美、出類拔萃的才女,在入宮之初得到了漢成帝的寵愛,難得的是,就算得寵之時,她還是謹守禮教,不干預朝政,賢德之名在後宮中有口皆碑,被贊為“古有樊姬,今有婕妤”。 然而,漢成帝並非聖明之主,在他的眼中,班婕妤的一萬個優點,也遠遠比不上鶯歌燕舞的趙氏姐妹,這也導致了班婕妤後半生的坎坷和不幸。 可惜的是,無論趙氏姐妹和班婕妤如何爭寵,最終的命運都是令人唏噓,一言難盡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