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收藏)未成年人犯罪中主体年龄常用辩点归整

今天介绍的是未成年人犯罪中关于主体年龄对犯罪定罪量刑的影响辩点整理。未成年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是各地常见的社会问题之一。大部份国家地区的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有特别规定,处罚较成人犯罪轻。

(建议收藏)未成年人犯罪中主体年龄常用辩点归整

先上一个案例

犯罪嫌疑人张某在甲镇盗窃刘某的摩托车一辆,2分钟后,刘某发现自己的摩托车被盗,即外出追赶查找。张某骑车至乙镇后,车出现故障,遂离开摩托车去找朋友的架子车准备将车拉走。刘某追到乙镇发现了自己丢失的摩托车,遂打电话报警,警察钱某、胡某到现场后即与刘某共同在摩托车附近等候,张某找来架子车后正将摩托车往架子车上装时,警察钱某大喝一声:“不许动,警察。”上前抱住了张某的腰,张某从身上摸出一把水果刀,将钱某的手臂刺伤后逃经鉴定,钱某手臂伤情构成轻伤。案发时,张某年龄为15岁。公安机关认为张某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但其实施了盗窃行为,且为了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应当按照抢劫罪对其定罪处罚。

在本案中,张某被抓后,其父母委托了律师担任其辩护人。辩护律师提出首先,张某在案发时年龄仅为15岁,其实施的盗窃行为依法不承担刑事责任,不构成盗窃罪;其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的规定,张某实施盗窃行为后,为抗拒抓捕,虽然当场使用了暴力,也不能转化为抢劫罪;再次,张某当场使用暴力,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尚未达到重伤或者死亡的结果,依法也不对故意伤害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综上,律师提出了张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辩护意见,案件最终被撤销。

(建议收藏)未成年人犯罪中主体年龄常用辩点归整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主体年龄对犯罪定罪量刑的影响

行为人的年龄,是否已满14周岁或者已满16周岁,直接影响到行为人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是暴力类犯罪辩护中的重要切入点。因为,根据《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犯其他暴力犯罪的,行为人必须已满16周岁才能承担刑事责。

根据《刑法》第17条第3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第17条之一的规定,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由此可见,行为人年龄的审查还直接影响到能否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建议收藏)未成年人犯罪中主体年龄常用辩点归整

此外,我国刑法关于年龄对于死刑适用的限制也有明确规定,如犯罪的时候未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这些规定对法定刑相对较重、死刑适用相对较多的暴力犯罪案件的辩护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能否对行为人适用死刑。

(建议收藏)未成年人犯罪中主体年龄常用辩点归整

主体年龄具体到对抢劫罪定罪量刑的影响

虽然(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抢劫罪要承担刑事任,但针对未成年人之间发生的抢劫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部分轻微的抢劫行为进行了出罪处理,例如根据该司法解释第7条的规定:

  • (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使用轻微暴力或者威胁,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随身携带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者钱财数量不大,且未造成被害人轻微伤以上或者不敢正常到校学习、生活等危害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
  • (2)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具有前款规定情形的,一般也不认为是犯罪。

因此,律师在代理未成年人之间的抢劫案件时,除了把握未成年人犯罪的一般处罚原则外,还应当结合未成年人使用的手段、抢劫的数额以及造成的后果入手,如果符合司法解释规定条件的,可以进行无罪辩护。

  •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的规定及精神,转化型抢劫分以下情形:
  • (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物,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或者轻微伤,不构成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也不转化为抢劫罪,不承担刑事责任。
  •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物,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或者放意杀人的,应当分别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而不是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 (3)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物,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以暴力相威胁的,没有造成人身损伤的,不负刑事责任。
  • (4)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应当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建议收藏)未成年人犯罪中主体年龄常用辩点归整

主体年龄对绑架罪定罪量刑的影响

  • (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绑架他人后,没有实施故意伤害或者故意杀人行为的,或者实施了以上行为但没有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依法不承担刑事责任。
  •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绑架他人后杀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主体年龄的审查直接影响到犯罪的定罪和量刑甚至罪名的适用,辩护律师应重点把握,对于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行为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经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确实无法查明的,应当提出“推定其没有达到相应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无罪辩护意见;对于骨龄鉴定或者其他科学鉴定的意见不能准确确定行为人实施犯罪时的年龄,而且鉴定意见又表明行为人年龄在刑法规定的应负刑事责任年龄上下的,辩护律师可以作出“推定其没有达到相应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无罪辨护意见。

(建议收藏)未成年人犯罪中主体年龄常用辩点归整

《乔律师有话说》致力于从法律角度解读生活中热点事件的普法栏目欢迎点赞并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