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醫改變不了中國的年輕人,但房地產可以!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房子就將中國人無聲地分成了兩類,一類是有有房一族,另一類就是無房者了。雖然這種分類的標準過於物質化,但基於中國現在的實際情況卻是十分的形象準確。現在如果你擁有一套房,那麼你在社會上的優越感就會油然而生,別人對你的眼光也會十分的友善,特別是在“婚姻”這件人生大事上;而如果你沒房,那麼你對這個世界而言,就會是一個闖入者,格格不入,身心無論在哪都不會歸屬感。

學醫改變不了中國的年輕人,但房地產可以!

如今的高房價對社會上的許多人而言都是難以接受的,為了一套房,辛苦奮鬥幾十年,到最後也只是給銀行打工。高房價除了在考驗中國人的忍耐力之外,也在默默的改變中國人的理想。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年輕人都是勇敢的追夢一族,他們一無所有,也敢邁出奔向遠方的步伐;而如今,現在年輕人的理想就是房子、車子,甚至有的人將為此付出一生的代價。

高房價究竟讓我們失去了什麼?

按照現在的教育時間來看,一個大學生畢業基本就22歲了,理想到現實或許就只需要這一段時間,在這一段時間裡,你會懷疑你所受到的教育是否有用?讀書是不是真的有用?自己努力工作得來的工資卻連房價的零頭都達不到,自己何時才能擁有一個安身之處?漸漸地高房價就會為“讀書無用論”做一個偽證。現在年輕人買房,普遍存在這樣一種情況,那就是父母為孩子付首付,稍微富有一點的家庭,就會全款為孩子買房,因為這涉及到孩子之後的婚姻大事。當然,還有一部分年輕人只能從零開始,他們的父母為了送他們上大學,已經付出了太多,未來只能自己來闖,但現實壓力壓得他們喘不過氣,碌碌其一生。“寒門貴子”就此煙消雲散。

學醫改變不了中國的年輕人,但房地產可以!

大熱的房地產市場每時每刻都在“誘惑”著安心工作的人們。從1998年開始,房地產進入快速發展的時期,房子的居住屬性逐漸被弱化,其商業屬性逐漸凸顯出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增值的幅度更是讓人吃驚,典型的穩賺不賠的暴利行業。除了增值的效果明顯外,房地產市場的准入原則也很低,並不需要過硬的技術、豐富的知識和超強的能力來支撐。所以吸引了一大批工作者將主業變成了副業,轉身投入到炒房中。

房子除了是安生之所外,現在還是擇偶的標準之一。人們常說,女生改變命運的機會有兩次,一次是考一個好大學,另一次就嫁人。當第一次機會錯過之後,就只能通過嫁人這個機會來改變命運了。這種行為雖然現實,但卻是最為有效的,男方有房,那就意味著婚後的兩人不用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生活的壓力將會驟減。“搭夥式”婚姻在當今社會越來越普遍,沒有感情維繫的兩個人很難有共度磨難的默契,稍微有一點劫難就想著將自己脫離出去,離婚率也就會逐漸走高。

學醫改變不了中國的年輕人,但房地產可以!

高房價除了在婚姻觀上影響著各地的男女外,也在衝擊著五千年來沉澱下的倫理觀。和睦的家庭是每一個人都渴望出現的家庭景象,但如今有的人為了父母名下的房產,不惜與自己的兄弟姐妹反目成仇,完全拋棄了孝悌的傳統文化,逐利輕義。

高房價讓許多失去了許多,潛移默化的改變了人們的理想、婚姻觀、倫理觀,衝擊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正如網上的一個段子,高房價改變了中國幾千年來重男輕女的思想,雖是笑談,但卻是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