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曹操没有一统天下?

花之醉玫瑰酒


很简单,被士族地主阶级阻挡。

整个三国,就是士族地主阶级想独立登上政治舞台,却又被外部力量所阻挡的这么一段历史。外部力量就是包括以曹操为代表的法家寒族派统治势力,以诸葛亮为代表的法家革新派的荆州领导集团,和以孙权为代表的无为派统治集团。

东汉末年,朝廷的政治大权被,外戚,宦官,士族,三个集团所垄断。外戚和宦官逐渐被消灭,士族阶级逐步成为了整个天下的独立政治势力集团。由此还造成了门阀士族垄断国家人才的挑选,还衍生出了九品中正制。

曹操为当世枭雄。20岁,洛阳北部尉。23岁,做顿丘令。30岁,骑都尉,济南相,议郎。34岁,典军校尉。36岁,奋武将军。38岁,兖州牧。42岁,镇军将军,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司空,车骑将军。51岁,冀州牧。54岁,丞相。59岁,魏公。62岁,魏王。人生基本上是东汉末年的汉臣,如若不是黄巾起义,各地军阀壮大难平,估计也不会有机会提供给曹孟德去施展能力。为汉臣一天,便可生存一日,若反汉自立,会给天下之人创造一个借口报团消灭他。

士族地主阶级逐步掌控政治舞台,就造成了一系列跟这三个外部力量所抗衡的各种社会现象,整个三国也是围绕在这样的政治状态下,发生出了各种各样的精彩人物间纷争斗抗的精彩故事。

曹操虽没有统一天下,但为他的继任者创造了可以称帝的政治环境。更为司马家族的崛起和士族地主阶级逐步掌握力量,创造了条件,制作出了模板和维护好了环境。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终于在公元265年,司马懿之孙,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做到了曹操、刘备、孙权都没有做到的事,灭吴称帝,天下终归一统。








夀舆天齊


曹操与士族势力斗争了一辈子,甚至后来为此与荀彧翻脸,但最后还是胳膊拧不过大腿,荀彧的胳膊拧不过曹操的大腿,曹操的胳膊拧不过士族地主阶级的大腿。等他死了以后他儿子马上就和士族地主阶级妥协了,历史又回到了士族阶级所希望的那个轨道上。从这个角度讲,曹操也是一位悲剧人物。他天纵奇才,他历尽艰辛,却最终敌不过自己的出身阶级的局限。苍茫千古,布衣出身而取天下者有几人?中国只有3个人,很不幸,曹操不在这3人之中。事实上,曹操死后,他的继承人曹丕就同士族地主阶级妥协了。曹丕用“九品中正制”来换取士族的支持。曹丕和士族地主阶级达到这样一笔政治交易以后,就使曹魏政权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性质变了,由法家寒族之政权演变为儒家士族之政权,虽然表面上他获得了皇帝的称号,实际上背离了曹操当年的初衷,是曹丕的胜利,曹操的失败,曹丕的喜剧,曹操的悲剧。所以曹丕之魏朝己非曹操之魏国,当皇袍加在了曹丕身上的时候,曹操就不可避免地要被人画成一张大白脸了,所以曹丕称帝之日即是曹魏灭亡之时,以后的司马代魏那不过是履行一个手续,为己经变成士族地主阶级的政权再来一次加冕仪式。历史证明,最适合帝国的统治阶级,就是庶族地主;最适合帝国的意识形态,却不是法家思想。隋唐以后的政治路线,既不是袁绍的“士族儒家”,也不是曹操的“庶族法家”,而是“庶族儒家”。但这只能在经过了魏晋南北朝369年试错之后才能实现,以司马家族为代表的士族政权也有历史的必然。曹操既超前又失误,岂能不败?历史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曹操的“庶族法家”政治理想,是注定无法实现的。


金融魔术师夜华


应该是开局太晚,曹操是35岁的年纪,从中原腹地的兖州开局的,这是个四战之地,周围强敌环顾,需要先打破局面,才能开创事业。而历史上能顺利统一天下的,比如秦始皇刘邦刘秀李渊,无不是先控制边角,无后顾之忧后,才去争夺中原的,曹操初始的基地选的就不是太好,不时需要远交近攻多线作战。

此外曹操因为出生阉宦家庭,初始人才不足,争霸实力也偏弱,除了宗亲和有识之士,大多数人都不看好曹操,等他把汉献帝弄到手里后,局面才得以改善,这样曹操已经40多岁了。然后陆续消灭了北方的势力,远征乌桓稳定局势,等到跨马长江时,曹操已经50多岁,所剩的精力岁月都已经不多了。

而南方没有经历太多的战事,相对发展稳定,相比于北方的百废待兴,南方则是生气勃勃,用游戏比喻就是曹操氪血瓶通了关卡后发现,南方那些玩家已经氪金建完了设施,这玩的就是二种路线。

另外以秦汉的惯例统一北方的曹操,只需要学习始皇和刘邦那样,出兵南征传告天下国家就能一统,而且曹操的优势是代表了汉庭,南方势力本来应该拥护中央,表示归顺,至少刘璋刘琮是如此做的。但曹操没想到刘备孙权居然不服,联合反抗曹操的统一,又逢疫病爆发,曹操南征失败。后来孙刘继续联合,吞并南方北抗曹操,等到曹操与刘备孙权打了一圈车轮战后,他已经60多岁了,身体心境都可以说,很难再和南方二大势力,继续干耗了。

最后要说的曹操势力的内部也不很稳定,汉帝就多次密谋除掉曹操,夺回他皇帝的权利,200年有国舅董承之乱,209年又有国丈伏完之乱,还有杨彪孔融金玮魏讽等,前后数次腥风血雨的政治斗争。也就是说曹操势力,在内有皇帝与士族集团这二大势力的掣肘,这些都极大的牵制了曹操的精力,让他无法全力南征。


家永远的港湾73403094


错失两次一统天下良机

曹操二十余岁时于征讨黄巾军起家,以为国家讨贼立功为本愿,从此纵横马上近四十年,几乎无一岁不出征,可惜终究未能一统江山。若论原因,最直接是看军事,击败袁绍后,曹操至少有两次统一天下的机会——赤壁以及汉中之役。其中,赤壁之战前夕是他最接近统一的时刻。当时北方初定,荆州投降。被他视为心腹之患的刘备一路逃亡,只剩下江东政权摇摆不定。从曹操写给孙权的信来看,他颇有已视江东为囊中之物的自大。

但实际上他在收服荆州之后马上攻打江东,已是冒进而失策。贾诩也劝他:“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而曹操之所以不听而冒进,一是他以孙权为孺子,低估了江东的决心和能力。二是他低估了刘备。建安十三年的刘备已今非昔比,诸葛亮不仅能说服孙权抗曹,还能与之订立平等的外交联盟。如果没有刘备的参与和定盟,曹操只面对孙权一个强敌,赤壁即便失败,后或可再度找到机会取胜,然而当三股力量彼此牵扯互相制约时,要打破平衡就殊为不易。如建安二十年本来孙刘两家就快为了荆州大打出手,张鲁一投降曹操,两家马上划分了势力范围,掉转枪口。

赤壁之战后,曹操损失的数十万士兵(大部分是他的精锐青州兵)一时难以恢复,而马超、韩遂甚至趁机占领了潼关以西,他对北方的统治已经出现危机,亟需修补,无暇他顾,只能坐视刘备蚕食荆州挥师益州。此后他的战争性质已从扩张的统一之战转变为对战略要地的争夺,三家拉锯战开始形成。

内部斗争耗费太多精力

这四年间为何曹操没有动作反而导致前功尽弃?不妨从曹操的朝堂上找找原因。以建安十八年曹操称魏公为标志,曹操后期活动的重心更多地偏向了政治。他早年虽尽力勤王,并无不臣之心,但汉祚倾颓之无法挽回有目共睹。就算他自己有顾忌,群下出于自己的名位考虑,也多有劝进之心。而随着曹操年龄渐老,为子孙计,他亦不能不为代汉铺路。


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为曹操带来政治资本的作用,恐怕远远小于它所带来的政治压力。虽然毛玠劝曹操说“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但事实上建安元年曹操迎奉天子后,面对的形势是“袁绍内怀不服……太祖方东忧吕布,南拒张绣”,这还仅是中原一地,少数民族尚有乌桓鲜卑西凉,各地军阀尚有刘表张鲁孙策等人,未见一人因曹操占据中央而归附。而曹操几个最为得力的股肱谋士与猛将,也很少是因为响应朝廷征辟而来到他门下的。无论是吸引人才,还是攻城掠地扩大势力范围,用吕思勉的话说,都是靠他“政治清明,善于用兵”。

反过来,既然是迎奉天子,那曹操就等于将汉室的责任揽在了自己身上,成为众矢之的。随着曹操权势的增大,政敌也越来越多,他不得不腾出手来解决这些问题。士族对曹操的抵制也不容小觑。曹操出身士族最为歧视的宦官家庭,又以军功起家,用人唯才是举,不信天命,厉行法制,抑制兼并,每一条都与士族观念背道而驰。直到曹操死后,曹丕任用陈群实行九品中正制,由士族垄断做官权,然后在士族内部按照声望的高低、门阀的上下、势力的大小来分配官位官职,这才真正消除了士族的疑虑,交换来他们对曹丕代汉的认同。故而在曹操有生之年,他对全国的士族集团始终没有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内部问题操心操肺,而孙刘皆为人杰非一时能攘除。曹操在这三人中年纪最大,就算天假以年,只怕他无心也无力统一了。


历史余韵


三国时期是个纷乱的时期,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各路英雄纷纷想要夺取权力,于是各自为政,在长时间争斗之后,形成了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三大势力。都知道这几个人是在乱世中打出来的,实力自然不容小觑。曹操在这几个人中算是最聪明的,机智狡猾、身经百战,也是手段最强的那个,那么曹操为什么最后却不能够统一天下呢?

众所周知,曹操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统一天下,可是到死也没有实现。按理说,曹操本身的能力很强,再加上司马懿等谋臣一路辅佐他,统一天下是很可能的事情,其实曹操未能完成统一具有必然性。

曹操是个聪明人,但是早年的生活和环境让他逐渐养成了怪异的性格,经常疑神疑鬼,他不相信任何一个人,他只相信他自己。他的一句话非常经典,那就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足以体现曹操的杀伐和果断。曹操曾干过屠城的事情,让他失去了百姓的民心,这对他日后想要完成统一大业是有很大的影响的。虽说曹操是个很坚定的人,但是这样的性格让他身边的人很害怕,日日夜夜都得考虑自己的安危。

曹操没有培养统帅之才,曹操经常亲自上战场打仗,因为他不相信任何人,很少去培养自己的亲信,在那个纷乱的年代,战争是很频繁的,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培养自己的手下,这样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其他的事情。因此曹操思考的事情太多,导致晚年患有头痛病。虽说有几个曹操还能看得上的大将军,可是他们却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例如夏侯渊等人。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曹操不得民心,他想要独霸天下的心思太明显,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不是没有道理的,除此之外曹操需要应对的人太多,刘备孙权等人四面夹击,他需要应对的战争实在是太多,兵力后期补给各方面都成为大问题。军队在长时间内没有进步和突破,只能慢慢来,那样给对方留下了很多的机会。

曹操的一生算是比较成功的了,从一个小小的普通人,经历诸多事情成为一方霸主,这个过程是艰辛而且漫长的,从小学习很多知识和兵法为他日后的成功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若不是后期他的狂妄自大加上疑神疑鬼的性格,曹操统一天下是有很大可能性的。诸多原因让曹操不能够统一天下,这也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历史终究是历史,从前人的经验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最应该做的事。





随缘King


一代枭雄曹操未能实现他心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宏图伟愿,没能最终统一天下,其实原因是多方面的。

1.统一南方的关键之战-赤壁之战的策略失误。

可以说赤壁之战的失败,是曹操战略上的一次重大失误,不只像三国演义中孔明借东风使孙刘联军最终获胜那样简单。能够让孙刘联合是曹操的重大战略失误,曹操南下攻取荆州之后,他的战略意图过早的暴露,就是吞并江东的孙权,可以说孙权是在曹操消灭袁绍后唯一有实力与之抗衡的割据势力,在荆州尚未完全平定,各方还有许多割据势力的情况下,曹操此举无疑会引起各方的恐慌,尤其是刘备,本来势单力孤,这下使他直接找到了强大的盟友和靠山。最终是孙刘的联合和曹操军中内部的不稳定(尤其是新收服的荆州军)击败了曹操,使他一时间无力南顾,这才给了刘备机会,最后逐渐形成三足鼎立。

2.内外反对势力较多,使得曹操无暇消灭刘备,孙权这两个最大的割据势力。

当时除了刘备,西北的马腾韩遂也是一股较强的割据势力,他们时常与朝中反对曹操的势力联合,意图推翻曹操,为平定这些势力,耗去了曹操很大的精力,而孙刘两家的内部却没有这么强的反对势力,使得二者可是实时联合,威逼曹操。

3.孙刘两家势力雄厚,不能经过一两次大战消灭。

其实可以看得出刘备,孙权两方始终都有稳定的文臣武将班底,正是他们的倾心辅佐,使得二者能够稳步发展,特别是赤壁之战后,孙权刘备的实力陡增,尤其是刘备取得了西川汉中,已经具备与曹操孙权对峙的实力,这样的局面不是短时间内能打破的。所以曹操最终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发展自己以待天时了。

以上三点原因就是曹操未能一统天下的原因。


闪电侯爵


东汉末及三国史中,曹操可谓一位真正的风云人物,他论第二,恐怕没人敢排第一,曹操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也是跌宕起伏的一生,在同一时期,无人能比。那么,曹操如此优秀为何不能最终统一全国呢?

首先:曹操战胜乌桓后,志得意满。视天下英雄如无物。因此他并没有仔细规划统一战略。同样,他麾下的谋士,唯一有阳谋远见的郭嘉去世,其他如贾诩,荀彧,荀攸都不能给曹操一个完美的战略框架。

战胜乌丸,平定辽东后,曹操的实力和声望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个时候,他是继续谦恭养望,积蓄实力,还是横行无忌,惟我独尊呢?很明显,曹操选择了后者。本来曹操是以东汉中兴之臣的面目出现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尊天子以伐不臣”,曹操本来是站在正义的一面,吊民伐罪,讨伐不臣,和之前的权臣何进,董卓,袁绍都不一样,曹操因此取得了民心,尤其是士大夫的归心。但是曹操在依靠武力征服了半个中国,尤其是取得中国当时最富饶,最核心的地区后。按理说应该是占得天时,但实际不然,曹操占领邺城后,野心膨胀,大修土木,如铜雀台,供自己享乐,而后又自任丞相,横行朝野,三国演义有记载,说曹操目中无天子,经常欺君罔上,有一次甚至“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万岁”“,惹得关二爷要一刀把他干掉,虽然是演义,但也反映了当时的一些事实,那就是曹操的不臣之心已经昭然若揭。在天下还未统一,人心还未稳定的情况下,拥有半壁江山的曹操如此作为,不可能不引起一向以忠君爱国自诩的儒家士大夫们的愤怒,同样,阉人之后的曹操,其家族虽然豪富,虽然自诩为汉开国元勋曹参的后人,但实际远不如”四世三公“的袁家,甚至不如四世太尉的杨家那么具有威望。在门第家世思想非常浓厚的东汉末年,这是很难得到士大夫和世家们的支持的。因此曹操虽然拥有强大武力,但政治基础并不雄厚。这是他的致命伤之一。如果他如王莽那样蓄养人望,不急着享受。“多积粮,缓称王”,继续势力,收取民心。稳定自己的阵营。而后以继续“尊天子而伐不从”,以王师征伐刘表,刘备,孙权,刘璋,结果可能会大不一样。

其二,曹操是一个性格乖张的人,曹操大多数时候都爱才如命,礼贤下士,但是他本身性格比较狷介,从小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点和优点同样明显的人,他好色,喜怒无常,多疑,视人命如草芥。这一切都让他很难成为一个统一天下的雄主,如果拿他跟秦始皇比,被认为是刻薄寡恩,鹰视豺声的赢政,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从未有过杀戮无辜的情况,也没有随意杀害臣下和侍仆。但曹操不同,曹操经常偏离正轨,经常根据自己的好恶行事,如梦中杀人,酒后杀人,随意杀自己的小妾。杀孔融,杀杨修,包括一怒屠城,杀害数十万无辜百姓,这都不是一个雄主应该的做的,而更像一个游侠儿。因此,他的性格,不可避免的影响了他的决策。这对他的统一大业是有致命影响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蜀张松因为其被曹操轻视(曹操个人喜好所致,张松其貌不扬,曹操不喜,因而轻慢之)而怀恨在心,力劝刘璋与曹操为敌,且成了刘备内应。成为曹操的统一大业的绊脚石。。

其三,曹操作战方向的错误,曹操在平定乌桓后,我认为他应该西向消灭关西马超,韩遂等西凉势力。马超韩遂虽然勇猛,西凉军虽然彪悍,但绝非曹操的对手,因此曹操应该首先统一北方。在北方,他的军队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他的将领们也善于陆战。收拾西凉后,再南下汉中,西蜀,如果善用韬略,必定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样就平定了大半个中国。以西,南,东三个方向对刘表,孙权形成夹击之势。刘表新丧,内部不稳,刘备虽然想鸠占鹊巢,但强龙难压地头蛇。刘琮及蔡氏审时度势,必定投降曹操。这时候刘备如丧家之犬,不但诸葛亮不会辅佐他,徐庶都很难说。要么继续南逃东吴,要么就只能投降曹操。此刻孙权孤掌难鸣,不可能再有一战之决心。不用打,很快就会降了。就算打,曹操兵多将广,粮草充裕,并且可以从三个方向进攻,东吴兵少,虽然善于水战,但长期来看,必败无疑,而且曹操王命之下,东吴士人很难抗拒。

后世有人经常把赤壁之战当作曹操的滑铁卢,但事实并非如此,曹操不能统一天下,不是一两个赤壁就能决定的。曹操一生,身经百战,胜仗固然多,败的也不少,经常是丢盔卸甲,根据地丢了,甚至连命都差点没了,这个时候曹操都挺过来了。但是由于曹操的性格决定了他的策略,连续的胜利造成了他的自大心理,妄自称相,横行朝野,造成人心不服,而后又在吞并荆州以后贸然以倾国之兵力南下,妄图以石击卵,一战平定长江以南,统一天下。但是曹操军队不习水战,结果在孙刘的夹击之下,一败涂地,损失惨重。让刘备缓过气来,先图荆州,后并西蜀,三国并立之势形成,刘备势力同时发展壮大,东吴也没有了惧怕之心。曹操在两者的夹击下,已经无力回天,很难再有统一天下的大好局势。


武子杰222


一、是曹操并没有安定的后防,不能打持久战

曹操尽管占有全部华夏,但他的依据地并不安定。首先,西面和北面有匈奴等少数民族凶相毕露。其次,中间有名义上的汉室王朝。尽管汉朝已经名不符实,随时有也许被曹操灭掉,但曹操不能消除他,因素是国家并未一致,曹操要师出有名,清君侧、复汉室,这才是他出动戎行的理由,但是,即便如此,他仍然背负着奸臣的臭名,所以,他不能灭掉汉献帝而自称皇帝。最后,屈服他的各大实力都各怀鬼胎,对他并不忠心,尽管表面上都表明屈服,是摄于其实力,但他们静观其变,一旦有变,会纷繁起兵,乘人之危。

二、孙刘联合,曹操一时难以打破他们

这两股实力尽管不足以打败他,居于守势,但他们为了保全自个,在诸葛亮、周瑜、鲁肃等人的远见卓识下,两股实力在危险之际联合在一起,一次次化解了灭顶之灾。尽管他们的联合是表面的,但他们的联合足是对立来自北方的曹操。由于他们明白,他们一旦割裂,就会被曹操各个击破,由于他们的单独实力不足以对立强壮的曹操。

三、曹操身体屡次受伤,并且年龄渐老

年轻时的曹操打败了达百万戎行的黄巾军,后来又打败了惟我独尊的袁绍,接着消除吕布,然后东奔西突,比赛华夏,终于构成了最强壮的一股实力。但是,在常年的交战中,曹操率领曹氏一家,老是以身作则,冲在部队的最前面,先后有三次身负箭伤,多少次逃过死亡的要挟,可谓是九死一伤。一致华夏后,曹操渐老,一致江南已经无能为力。由于此刻的曹操假如不亲率大军南下,他手下的将领不管从武力到策略都没有超越他的,所以构成了屡次南下无功而返的局势。

四、谋臣荀彧英年早逝,曹操没有了主心骨

荀彧的死,对于曹操来说是个严重的丢失,从此,他只能靠自个的判断来打全国,而再也没有如此有策略之人向他献策了。所以,失掉荀彧以后,曹操再没有什么作为,最大的本事即是保全实力。所以,笔者把荀彧英年早逝概括为一个首要因素应当不为过。当然,曹操没有一统全国的因素还有许多,如有利地势、有利地势等方面都有因素可找,但笔者以为那都不是首要因素,首要因素应当是以上四个方面。





太初之道


明亮耀眼,金陵少年,前来作答。

曹操一统天下,其实有心无力。

1、一生之憾

汉末大乱,群雄并起。曹操于讨黄巾起,“挟天子以令诸侯”,一生几皆在马上仰。虽混一之北方,竟不能一,为曹操之大恨。

无从大小,犹综实力,操皆远胜权、备。操未得一,非谓无间,赤壁之战即操其机一。建安十三年(208年),平北之操以目光投南,即手向南进之兵备。

2.兵败赤壁

同年七月,操引军南,荆州琮降,备更是吓得仓皇走。可以想见,此时之曹公得意,正当人中之光时。此从太祖与权者中,亦得有体,“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万,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是非太急也?初取荆州,即将攻吴,操岂知孙本非一软柿。与荆州刘琮已降异,权为有大志者。后事皆知矣,孙刘约败操于赤壁。

3.内部错乱

若曰赤壁之战败,操急者,则与刘备在争汉中时,失之一方之会,则难知矣。张鲁据汉中者三十年,后降曹公。鲁降,一千载之会,时刘备新得州,人心不安,司马懿言曹操取川,而曹公而甘弃,尚留一言,“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

何止略之操方?非操之也,曹操屡弱胜强,已验其能。自鲁降,至于失此四年,太祖了无动作。所以尔,一方面是曹操年已大,一则是操党内出了也,逼曹操必先解内也。

4.溘然长逝

此内也即随操党势益强,异端亦愈,何以均自与汉室也,使操劳。内未能成铁板一块,外有两个强敌,刘备与权。

操乃在建安二十五年卒,仅于前岁,备遂取了汉中。当权取荆州,曹操表为权谋之骠骑将军、荆州牧。虽为名义上之,而谢尚欲为之。及孙权遣使入谢,因劝操立时,曹操即击,“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耶!”


金陵城中最明亮的少年


主要原因还是其错失了三次次最佳的机会。这些几乎其实如果曹操能把握好,当时绝对是可以统一三国的,可惜那时候没有认真去研究,对于错失的机会只有我们后人看了才觉得可惜,也许那时候他有自己的理由吧。

曹操第一次机会是208年荆州之战后,曹操趁着刘表病死两子内讧轻易夺取荆州。寄居荆州的“老对手”刘备在江陵遭受曹操“虎豹骑”重创,只能向江东孙权求助。“鬼才”郭嘉虽死,但此时“|毒士”已经融入曹操决策圈。

贾诩建议曹操“坐观江东”,这其实是当年曹操“坐观辽东”的再版,只是袁谭、袁熙换成刘备、刘琮,公孙度换成孙权,但“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图”并无差别。曹操完全可以一方面在坐镇荆州保境安民,另一方面训练水师坐观江东,不急于出兵江东。孙权收留刘备,既担心刘备“图之”又担心曹操借故来伐,采取公孙度的“杀人保和平”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只要剪除了刘备,天下英雄谁能对抗曹操?曹操当年不进攻辽东,担心袁谭、袁熙与公孙度联手“相救”,此时却无视刘备、刘琮与孙权会“相救”,这才有赤壁之败。曹操败归许都悼念郭嘉责备谋士没有尽力,就有人拿出贾诩之言认为曹操不纳忠言,陈寿撰《三国志》也认为“太祖不从,军遂无功”。

第二次机会是荆州之战后,刘璋派张松向曹操输诚。曹操本是爱才心切之人,所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次曹操竟然新得荆州狂妄自大,对长得寒酸的张松极为傲慢,导致张松大伤自尊,转而说服刘璋拒绝曹操转而接纳曹操的“老对手”刘备。

张松本是刘璋心腹智囊,代表刘璋向曹操表忠心,曹操本就个人魅力非凡,若能象吸纳陈登、张弘、辛毗那样吸纳张松,则西川迟早归曹操所有,刘备也就失去“三足鼎立”的资本。要知道诸葛亮的“隆中对策”与鲁肃的“榻上对策”相抵触,孙权对荆州也是志在必得。

第三次机会是215年夺取汉中之后,司马懿劝曹操趁势夺取西川。司马懿的才学,曹操当然知道不在郭嘉之下。手下有人献计,曹操最好的办法就应该是放手司马懿去讨伐西川,如同后来钟会向司马昭献计取西川。

曹操以司马懿为军师,以猛将张郃、徐晃为先锋,以亲信夏侯惇为主帅,以夏侯渊为后援,趁刘备诈力取西川立足未稳乱而取之,西川可得。曹操完全可以班师回许都,夏侯渊坐镇汉中为大军后拒,这才是“老板”之才,可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