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嘆:廈門、金門發展誰更快?

1600年來,金廈兩島的經濟社會發展彼此高低起伏,雖或有稍差,但大致上是在一定的“起落”範圍中成長的。

千年一嘆:廈門、金門發展誰更快?

金門風獅爺是金門發展的“見證者”

 金門與廈門在歷代開發與行政建置的演變史上,初步觀來,這兩個地方的發展顯現出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特徵。(編者注:原文所論“廈門”,是指現今廈門本島,不包括島外同安、翔安等地。)

  先秦時期 開發不分你和我

  上古之時,金廈同為閩南、粵東文化的一部分。雖然以目前考古資料顯示,金門已有相當的遺址出土,廈門島上卻沒有比較明顯的文化層。不過,依當時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乃至目前於閩南、粵東出土的相關文化遺址比較看來,金廈之間的史前文化應是有相當的一致性,只不過出土的文化多少有別而已。是以,在文字傳述前,金廈的開發應是不分軒輊的。

  秦漢三國 發展中一同前行

  其後,在秦漢到三國時期,金廈兩島一如史前時期的發展一樣,是“同步前行”。在這段時間,關於這兩座島嶼文獻史料記載相當有限,就連文化出土也是同樣空白。是否有漢人入住,至今確難論斷。

  兩晉  金門步入文化圈

  不過,進入兩晉時期,金門島就有了比較明顯的漢人文化足跡,文獻與考古也都支持這一觀點———當時浯洲已有常駐的漢人。但是,當時的廈門,到目前為止,仍無相關的文獻記載,也無相關的文物證明。是以在此一時期,浯洲確實有可能比廈門早些時候步入漢文化圈內,不過,這仍有待進一步的實證,方可論斷。


千年一嘆:廈門、金門發展誰更快?

1984年的廈門街景 (攝影:卡特·貝萊傑 ​​​​)


  唐代 兩島較為近似發展

  到了唐代,兩島又有了較為近似的發展。廈門島當時有所謂的“南陳北薛”的傳說,雖遭許多人質疑,但後來出土文物證明,當時陳氏家族確實在廈門島上開發,並獲取相當不錯的業績。至於金門島上則有“牧馬侯陳淵”的傳說,此說到目前為止,雖然無法獲得真確的證據,但是唐代正史也確實記載,當時有“泉中置牧馬區五,浯為其一”的說法。顯示這兩座島嶼在唐代已有相當程度的移民墾殖了。

  宋代 同擔國防並肩步

  至於到了五代時期,廈門又呈現空白的景象,反倒是金門因鹽場的開發,世族大家漸次醞釀。然而這一切到了宋代,兩地又取得相當程度的發展。宋代地方行政基元都圖基本上已然成形,廈門當時是嘉禾裡,有四都,金門當時屬翔鳳裡,本島僅有三都(烈嶼有一都,大小嶝有一都半)。從行政的建置與都裡的數量上來看,廈門稍微多於金門,不過數量上的超過相當有限,不足說明廈門當時是否領先金門。

  至論其他方面的發展,在武備方面,宋代於廈駐守廂軍、禁軍,並增募水軍,置寶林、水澳、法石三寨;金門亦於同一時期真德秀知泉州府,巡海濱、屯要害,嘗經略料羅戰船。雙方於武備機構上的建置看來,廈門也似乎要比當時金門更加完整,不過戰略的佈陣,是整體情況,不可由數量上單方論定,只能說於此時金廈兩島同擔國防任務,而角色與功能或有差等。

  至於人文發展,廈門於宋代前後出現有6位進士,分別是林斐、陳敦仁、薛舜俞、薛舜庸、林孟肅、薛夢純;時金門亦出現6位進士,為陳綱、陳統、陳棫、陳昌侯、陳良才、陳楢。這數字上旗鼓相當。細究內裡,廈門這6位進士似乎都是“南陳北薛”家族的成員,金門更是集中為陽翟陳氏一族。這種現象或許可謂比肩齊步。

千年一嘆:廈門、金門發展誰更快?

金門老照片


  元代 金門開發較明顯

  到了元代,可以說是金門發展的一個盛世,尤其在經濟方面,金門因有鹽場的加持,財賦收入、人口聚落、人才養育,都依恃鹽業,有了進一步的開展。廈門此時文獻僅稱:沿宋制設立千戶所,惟領兵額無法考據。除此之外,雙方於地方行政基元,一如宋代無所增減。不過此一世代,金門相較於廈門,確實有比較明顯的開發。

  明代 重於海備相互補

  明洪武建國,金廈幾乎同時納置於國家防禦體系中,金門、中左守禦千戶所分別設置,說明這兩地海備的重要性。除此之外,金門還建置了峰上、官澳、田浦、陳坑及烈嶼五個巡檢司,構置了最完整的基層行政體系;而廈門此時並未見及有相應的行政組織設置,可見此一時期金門的重要性,已有超越廈門之趨勢。

  雖然此時鄉都,金廈仍如宋元時期一般,廈有四都,金本島有三都,不過明代金門的經濟,仍沿襲元代鹽場的開發,廈門則無相關產業,所以比較起來,金門的經濟條件,應是優於廈門。這一點可以從當世文風與中舉數量來看,明代金門一共出了28位文進士、3位武進士,舉人更是97位文舉人、16位武舉人;反觀廈門,僅有10位文進士、1位武進士,文舉人亦僅28位(其中一人———楊期演為金門籍)與10位武舉人。雙方的數量明顯是有差距的。在這差距中,有一點也相當有意思,就是文進士與文舉人多寡,當然可以作為反映地方經濟條件的優勢與否的依據。但是武進士與武舉人的優勢與否的差距,是否也可以反映出金門所與中左所武力上的差異呢?這是值得另外深究的問題。

  到了明代清初,金廈兩島同為鄭成功反清復明的基地,彼此間俱陷歷史洪流中。由於當時兵馬倥傯,雖設有官司,但應是執行軍事統治,所以地方建設與發展一切以軍事為前提,也無誰優於誰的問題。不過,就史料上看來,當時鄭成功應該是以廈門為政治中心,而金門是軍事後勤輔訓所在,兩島互補有無。

千年一嘆:廈門、金門發展誰更快?

1984年的廈門街景(攝影:卡特·貝萊傑)


  清代 廈門開港大步走

  降及清世,金廈的發展有了截然不同的改變。它處不論,單從行政官司的設置,就可瞭解金廈的不同。

  就武職來講,金門設了正二品衛的總兵鎮,但廈門卻設了從一品衛的提督府,以廈節制金顯而可見。至於文職單位差距更大,雖當時金廈皆屬同安縣地。然金門文職機關從通判、分社縣丞,到劃歸馬巷廳屬,再移駐縣丞,其行政單位都是派駐性質,受縣府所節制。至於廈門由泉州同知移駐,到興泉永道設置,從原本的府屬衙門,變為兼管府治、永春州及興化府的副省級單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清代,金廈的地方行政官司,基本上都是在乾隆中葉就已定製了。但為何從明鄭到乾隆中期這100多年的時間裡,廈門的地位一下子變得如此重要突出呢?推想與廈門開港對外貿易有關。廈門開港始於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臺灣既入版圖,靖海侯施琅請設海關,派戶部司官一員榷徵閩海關稅務。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議歸巡撫管理;泉州府屬海關稅務,巡撫委府道徵收。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改歸鎮閩將軍轄辦;其隸屬泉州者,在南門外及同安縣之廈門港。凡商船越省及往外洋貿易者,出入官司徵稅。《清史稿》亦說興泉永道設置為了海政,可見開港對廈門的發展有極大的影響。其中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人口的成長,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75年),《鷺江志》載廈門有戶16100餘戶,以一家五口通算,當時人數約有8萬餘口;當時金門的人口,包括烈嶼與大小嶝,據《馬巷廳志》載,乾隆四十年(公元1683年),人口數約為73611人,雙方差距不大。到了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廈門人口數已達144893人,而同年金門人口數,包括烈嶼與大小嶝,反而負成長,僅有59490人,雙方人口已有近10萬的差距。

  民國 金廈已無可比較

  降至民國,金廈亦幾乎同時脫離同安縣而分立,其中金門一度還屬廈門管轄,後來金門雖然獨自設縣,但廈門卻是稱市。是以,從主從關係以及市縣建置來看,金門除土地面積外,其餘與廈門均無可比較。


  結語

  經過1600年的發展,金廈二島彼此雖或有稍差,但大致上在一定的“起落”範圍中成長髮展。然於最近200年間,廈門開港後面對海洋,開始脫胎換骨,海洋個性的加持使她有了吸納百川的廣度,也有嘗新創意的勇氣。因此,廈門從福建、從大陸,走向了世界的舞臺,成為一方巨邑,快步前進。反觀金門,則是固守傳統,泥淖於過往,再加上沒有適當經濟產業的支持(鹽業已衰微,金酒的規模僅稱得上是“中小企業”罷了),只能固守城中,尋求機會。

  歷史的一小步,從今看來,卻是區別金廈兩地發展的一大步。雖謂“兄弟登山,各自努力,”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面海之域若困守陸地,勢無發展之機;面向海洋,走向世界,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項。看廈門,想金門,這道理或許是對的。

  (金門縣宗族文化研究會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