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一視同仁?養育男孩和女孩需差別對待,家長要懂區分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男女平等"的重要性。尤其在兒女的教育方面,他們更是覺得應該一視同仁,避免因為區別對待而給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一視同仁意味著在同一個家庭中的孩子都能得到家長們同等的愛,對於孩子來說無疑是一件幸福的事。

教育孩子要一視同仁?養育男孩和女孩需差別對待,家長要懂區分

但在追求"男女平等"教育的道路上,很多家長卻發現孩子的成長和自己的預想出現了偏差。明明是同樣的教育,男孩子在困難前面卻變得畏畏縮縮,反倒是女孩子,展現出了十足的女漢子模樣……

在教孩子騎自行車這件事上,同事陳姐就出現了同樣的煩惱。六歲的女兒在摔倒之後站起來拍拍屁股繼續騎。而八歲的兒子,卻在一開始被告知學自行車時就表現出了極大的抗拒。在摔倒之後,更是哭著鬧著不想再學下去。實際上,雖然兄妹倆從小就在一塊玩,但是他們卻有著全然不同的性格特點。在玩遊戲方面,哥哥喜歡安靜的遊戲,比如過家家。而妹妹卻更喜歡冒險。經過騎自行車這件事,陳姐更加擔心孩子們的性格會越"偏"越遠。

出現這樣的結果,實際上和家長的教育密切相關。家長們過於強調"男女平等"以至於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忽視了男孩和女孩之間的生理以及心理差異。育兒不是簡單的複製粘貼,而是更應該注重因材施教。

教育需要"男女有別",但"男女有別"並不等於"重男輕女"。

很多家長一看到:教育應該"男女有別"這句話就會自覺地將其和"重男輕女"四個字聯繫在一起。但實際上,這個觀點和重男輕女完全不是一回事。它更多的是強調重視男女生在成長過程中,其不同的生理和心理之間的差異性。這些差異性其實也就是孩子最終形成的獨立人形象的基礎,而家長只有根據這些差異性,對孩子進行獨特的教育,才能夠讓孩子最終發展為一個真正健康快樂的人。

教育孩子要一視同仁?養育男孩和女孩需差別對待,家長要懂區分

而關於男女生之間的差異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

其一:身體上的差異:

一般而言,男孩子的精力會比女孩子旺盛。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同樣上體育課,男孩子會追逐打鬧,一節課下來滿頭大汗。而女孩子則是三五聚在一起聊天或者玩過家家。此外,有研究證明:女孩子的專注力會比男孩子強。原因是男孩子的體力總是讓他們容易被一件事吸引從而拋棄手頭上正在做的事。

其二:心理上的差異:

為什麼女孩子之間總是很容易鬧彆扭,而男孩子則不會呢?原因便在於女孩子的心思要比男孩子細膩,這個特點也會讓她們對友情有著更多更親密的要求和舉動。當遇到困難,很多女孩子會下意識向他人傾訴,排解情緒。而和她們相比,語言系統發育較遲緩的男孩子則在面對同樣的困難會選擇自我消化。當然啦,其中也離不開家長平時給他們灌輸的勇敢堅強的思想。

怎麼避免孩子的性格出現偏差?不同性別的不同教育方式,家長們應該知道這幾點:

1、家長要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個性特徵。

一般而言,男孩好動,女孩喜靜。但這並非百分百。男孩內向,女孩外放。這些在生活中都很常見。那麼作為家長,面對孩子的不同個性特徵,我們應該鼓勵他們遵從內心。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並非是一個木偶人,因此家長們不要因為覺得不合常理就嫌棄孩子,甚至強行阻止孩子的行為。家長們要做的是多留心生活,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同時及時幫助他們排解情緒,保持身心的愉悅才能夠讓孩子健康成長。

教育孩子要一視同仁?養育男孩和女孩需差別對待,家長要懂區分

2、讓孩子形成正確的性別意識。

前幾天,我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一個爸爸給自己四歲的兒子穿上了粉色的裙子,還幫孩子紮了一根小辮子。不仔細看,我還真發現不了那是一個男孩子。這個視頻的評論下面很多都是在誇孩子可愛,像女孩子。但是自我看來,這種家長們為了娛樂的行為只會影響孩子形成正確的性別意識。

男孩是男孩,女孩是女孩,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培養他們形成這種正確意識至關重要。

實際上有研究證明,孩子在3歲的時候家長就應該對其進行性啟蒙了。可想在孩子成長的這個年齡階段,性別意識對他們建構正確的內心世界具有多麼大的作用。

男孩子應該培養他的堅強與勇敢,而不是扭扭捏捏。而女孩子,家長則更應該通過外形、舉止等來讓她們形成女性的性別意識。生活中,尤其是老一輩的家長們會給孩子不分性別地穿衣服,原因是不能浪費哥哥姐姐的衣服。實際上,浪費事小,但是對孩子的性別啟蒙教育事大。

教育孩子要一視同仁?養育男孩和女孩需差別對待,家長要懂區分

家長們在生活中如果有意識地將男女性別區分,就好比,無論孩子多小在外面上廁所的時候都會遵循男女不同。這樣看似很小的習慣卻能夠幫助孩子取得性別認同,此外也還可以預防孩子長大後出現"性倒錯"等心理問題。近些年引起廣泛討論的"娘娘腔"等,在這些行為背後更是包含著幼時性別教育的缺失。

3、 對於男孩和女孩,家長如何進行區別教育:

首先,不要對某一方有所袒護。

從生理到個性,男女之間有著很大的區別,但這並不意味著,家長們在教育中要偏袒某一方。不管是"重男輕女"還是"重女輕男"都不應該出現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正確的區別教育應該是找到男女生之間的不同特點和個性,並針對其特長個性進行培養。不管男女,只有當他們感受到家長們平等的重視和關心,知道自己在享受的是同等的愛,他們才會在這樣的家庭中勇敢地做自己,單純快樂地成長。

教育孩子要一視同仁?養育男孩和女孩需差別對待,家長要懂區分

其次,疼愛女孩子的同時也要鍛鍊她們的能力。

對於"女孩子要富養"這樣的教育理念我實際上是持肯定意見的。很多家長看字面意思容易將"富養"認為是拿很多錢給女孩子花。但實際上並不是,這裡的"富"並非是財富的富,而是豐富的富,從見識到能力,在孩子被疼愛的過程中,也要有意識地培養他們更多的能力。精神上的"富養"才是這句話的真實含義。

所以,家長們在生活中也不要過度保護女兒,在給予他們疼愛的同時別忘了培養他們的獨立和智慧。當他們離開父母的庇護,走進社會,這些能力將成為他們獨立生活最好的依據和力量。

最後,鍛鍊男孩子的同時不要缺少對他們的疼愛。

與"富養"相反,對於男孩子,很多家長的觀點是"窮養"。與上述內容一樣,"窮養"並非就是一昧讓孩子吃苦頭。在傳統的教育中,我們接收到的很多理論都在要求男生要堅強,要勇敢。不能哭,因為"男兒有淚不輕彈",不能貶低自己,因為"男兒膝下有黃金"。

教育孩子要一視同仁?養育男孩和女孩需差別對待,家長要懂區分

但實際上,和女孩子一樣,男孩子也會有著同樣的煩惱和情緒,而在這些嚴苛的要求下,他們更是要承受比女孩子更多的壓力。因此,家長們不要一昧只知道打壓孩子,在他們遭受挫折的時候,不要吝嗇你的疼愛。儘管男孩子不細膩,但是他們也需要收穫到肯定和鼓勵。因為在這些力量的支持下,他們才能夠真正堅強起來。

我是小B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