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鮑毓明案,為什麼財新網和南風窗同樣是獨家報道各執一詞,有些群眾卻只相信一邊呢?

綠銫地帶


鮑毓明案是由南風窗首先始發的,然後財新網跟進後形成反對派,前者受到追捧,後者受到捧殺後刪文道歉,從前期才開始發酵的情況來看,前者佔據了上風,被一窩蜂的信服,當財新網跟進後,雖然最後刪文卻引發了部分人的思考,到底我們相信誰?

我們同情弱者,但是作為一個有思想有理性的人來說,其實這兩者都不可信,只能選擇相信部分,因為這兩家主流媒體是站在各自的立場說話的,南風窗完全站在女孩的立場,財新網站在鮑毓明的立場,全部打出的是情感牌,而不是一個主流媒體應該有的模樣。

2017年《單讀》雜誌中有一篇文章《記者都去哪兒了?》中說到:這些年來,自媒體爆炸般地蔓延,這些本是站在前線的時代觀察者,卻彷彿已經跟不上時代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退出,記者變得稀有。

記者們許多轉行成了自媒體人,這是時代的進步也是時代的悲哀,因為真相被情感所淹沒,真理被流量掩蓋時,一切都變味了。

為了追求所謂的流量,這兩家差不多隻採訪了一方的當事人的話,然後就開始了一篇洋洋灑灑的情感稿(注意不是新聞調查稿),大談情感不談事實,而曾經主流媒體是隻報道事實,不打情感牌的,至於最後如何判斷是交由讀者的,現在是媒體幫讀者先預判了,就看誰更煽情罷了。

這件案件看上去簡單其實很複雜,它所呈現出典型的羅生門狀態,當然其中有些事實的確認的,比如鮑毓明確實和未成年(但過了14歲)發生了關係,至於這種關係是脅迫還是自願,各執一詞,你願意相信哪一位?

當不站在情感訴求的層面來說,會發現很難,不然為什麼警方會多次立案?其實很多人想當然的想到了所謂的內幕,可以並沒有。

最後,還是迴歸到原點,等著最終的真相才是王道,所有的猜測都是基於他方信息,你怎麼能判斷過來的信息真偽?


丁明念響


關於鮑毓明案,目前不僅引來了人民日報的關注,而且公安部、最高人民檢察院參與督辦此案。鮑毓明被指性侵養女,煙臺市公安局成立了專門工作小組,邀請同級人民檢察院介入監督;現在這起震驚國家政府的案件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新聞報道了,而是成為了人性與法的徹底較量,如果大媒體報道含有太多的主觀臆斷性,與事實出入過大,甚至相反,可能就此會葬送了媒體前程。所以,財新網缺乏自信,選擇果斷撤稿了!



同情弱者是人們的天性,在這起性侵案中,李星星(化名)母女顯而易見就是弱勢群體的代表。看不下去的,可不止是普通網友,連大牌明星都接連發聲;例如,韓紅直接指名道姓“鮑毓明是吧,你等著,我是韓紅,你記著”,蔣欣留言“坐等裁決”,章子怡說話更加耿直“知道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出現性侵未成年事件嗎?一次次被曝光,又一次次銷聲匿跡,…沒有嚴懲,只見保護傘,警察叔叔們的心不疼嗎”?從上述明星們的言論中,我們也可以體察到輿論導向和人心所向,不必問事實真相,一個14歲的小女孩能夠勾搭的了一位“鑽石王老五”級的法務名人嗎?拿去騙鬼,鬼都不會相信!



財新網和南風窗同樣是獨家報道鮑毓明“性侵養女”事件,但是卻各執一詞,隨著國家機器的強勢介入,財新網率先慫了。南風窗是根據受害人李星星的陳述所作的報道,而財新網是根據被告人鮑毓明陳述而作的報道;鮑毓明與李星星對於是否存在性侵事實各執一詞,究竟孰是孰非,誰說的更可信,先不作法律裁決,僅僅從道德層面判斷,大家心裡實際上都跟明鏡似的;這也是韓紅、蔣欣、章子怡等一眾明星紛紛亮明態度與立場的根本原因。財新網愛財但絕對不傻,還是非常懂得取捨的,毅然撤稿並作出聲明!



4月13日,財新網有關於鮑毓明案的獨家報道突然撤稿,並作聲明如下: 4月12日刊發報道《高管性侵養女事件疑雲》,引起輿論較大爭議,我們認真核查,報道確有採訪不夠充分、行文存在偏頗之處,已在當日撤回報道。財新矢志滿足公眾更為充分的知情權,努力傳遞更多信息,呈現複雜事實的真相,這些事實既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人們(包括我們財新自己)的期望,但無論是對此案還是任何新聞事件,我們都將奉行新聞專業主義立場,以嚴謹嚴肅的態度深入調查。有未經慎查明辨的倉促報道,我們誠摯致歉,並將做出修正和追蹤報道。感謝讀者們長期以來的厚愛,財新唯以更高標準的自省與努力回報大家的信任。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財新網和南風窗同樣是獨家報道鮑毓明“性侵養女”事件,但是高下已經立判,我們也不必過多去追究兩家媒體的孰是孰非。筆者這裡只想特別提醒一下相關媒體人,要特別注重自己的媒介素養,尤其是在物慾橫流的社會,媒體必須是一股清流,為社會公平正義發聲!


自在人生wub


鮑毓明案已經引起了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的高度重視,目前已派出聯合督導組赴山東,對該案辦理工作進行督導。“國家級”司法機關直接介入此案,有助於案情的真相釐清,形成明確的司法定性,在眾聲喧譁中做到一錘定音。

4月13日,財新網有關於鮑毓明案的獨家報道突然撤稿,請看聲明:

4月12日刊發報道《高管性侵養女事件疑雲》,引起輿論較大爭議,我們認真核查,報道確有採訪不夠充分、行文存在偏頗之處,已在當日撤回報道。財新矢志滿足公眾更為充分的知情權,努力傳遞更多信息,呈現複雜事實的真相,這些事實既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人們(包括我們財新自己)的期望,但無論是對此案還是任何新聞事件,我們都將奉行新聞專業主義立場,以嚴謹嚴肅的態度深入調查。有未經慎查明辨的倉促報道,我們誠摯致歉,並將做出修正和追蹤報道。感謝讀者們長期以來的厚愛,財新唯以更高標準的自省與努力回報大家的信任。

  財新網編輯部
  2020年4月13日

財新網為什麼撤回自己已經發出的報道呢?這與聯合督導組介入有關係。

為什麼財新網突然撤回之前的報道呢?顯然他們看到最高檢和公安部派出聯合督導組介案件調查後,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呢。要知道新聞報道可不同於案例的偵破,如果最終檢方拿到的證據和財新網的報道恰好是反向的,財新網的名聲恐怕就敗了。作為一家大媒體他們絕不會幹這種沒有把握的事。

《南風窗》對鮑毓明案的報道主要採集了當事人李星星的陳述。

2016年初,剛滿14歲的李星星拿到手機,在百度上查詢“下體疼痛的原因”,彈出一個醫生診療的對話框,看頭像是一位“醫生奶奶”。李星星告訴醫生髮痛的起因。
“你被強暴了。”
這是李星星人生第一次直面這句話。
她想了一會兒,是什麼意思,然後聽從“醫生奶奶”的指導,報警了。
先打110的電話,然後又聽從指引,去了北京市某派出所,李星星向警察講述了包明對她的傷害。

注:只引用了報道的一小部分內容,想看到全部,請大家自己去網上查。題目是《涉嫌性侵未成年女兒三年,揭開這位總裁父親的“畫皮”》。

《南風窗》的報道激起了公眾的憤怒,因為李星星是未成年人,是社會弱勢群體。

如果沒有《南風窗》的報道,恐怕李星星向警方報警後,最終是不了了之,因為此案先後經歷了兩次立案。這起案件曾經於2019年4月被立案,後又被撤案,而第二次立案是在2019年10月,案件偵辦至今已過去6個月。公眾之憤怒,恐怕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特別同情未成年少女李星星,因為她是社會弱勢群體;另一方面是對兩次立案長時間沒有結果而不滿。

群眾更願意相信《南風窗》還是財經網的報道,顯然更傾向於前者。

公眾對鮑毓明案的態度從最初就定了調,即傾向於同情和保護未成年少女李星星。不管鮑毓明怎樣解釋都不可能推脫性侵的罪責,因為現在已經有大量的物證被公開了,接下來就是在督導組的關注下開始查證證據的真偽。其實這起案件本身並不難揭開謎團,因為所有的證據都顯示鮑毓明有對媒體撒謊,對警方提供假證的嫌疑。只要警察逐一去查證偵破,最終肯定能把所有的證據收集全,然後提交檢方。

在最高檢和公安部督導組的介入下,我們期待鮑毓明案能早日水落石出,同時也借這起未成年性侵案能夠喚醒那些麻木的家長,好好保護你的女兒,切莫再讓孩子受到傷害。最後,不管案件結果如何,當事人李星星父母的未盡監護與撫養法律義務的行為必須要予以追究,否則,還有更多未成年人家長無視法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