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告诉你,千古一帝秦始皇治下的百姓,生活是什么样的

导语:秦法严苛,动辄连坐灭族;苛捐杂税,百姓苦不堪言;穷兵黩武,举国水深过热,这些话一直以来都是描绘秦始皇统治下的百姓生活。所以,在后来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各地百姓皆是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望风影从。

然而,秦始皇统治下的百姓们,生活真就是这样吗?史书上的记载,或多或少都带有后世史学家的感情色彩和部分统治者的需要,真的是真相吗?

要想知道当时秦国百姓生活的真相,如今已是不大可能。毕竟秦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我们只能从一些支离破碎的史料中,挖掘出来部分事实真相。

幸好,1975年,湖北睡虎地秦简的出世,再结合一些其他的相关史料,可以让我们对秦始皇统治时期的百姓生活略作一些还原。

而生活,总是离不开衣食住行。

秦始皇特别的注重五德终始说,对于黑色尤其的喜爱,正因为此,我们在各种影视剧中,看到的秦始皇,都是身着黑色龙袍,不像其他朝代,龙袍基本都是明黄色的。

虽然有着秦始皇的重视,但是对于礼服之外,一般百姓的穿着,除了颜色之外,在形式上也做了一些改变,不再是上衣下裳,而是变成了连身的深衣,基本上可以说是现代汉服的一种雏形。

一篇文章告诉你,千古一帝秦始皇治下的百姓,生活是什么样的

秦时服饰

日常生活中,男子的穿着和女子的穿着大致差不了多少,大襟窄袖,区别只是,男子的腰间会系上革带,再从革带上的挂钩上佩戴一些玉石等装饰品;女子大多是系上丝带,优雅大方。

别看这件衣服看起来,简单,但是穿起来也是有一些讲究的。比如说,领子左边和右边的部位,一定要是左边衣领压住右边衣领,在别人眼里成为一个“y”形,形成右衽。如果要是你不知道,穿错了,右边压住了左边,那你一定会遭到别人惨无人道的嘲笑。

因为在秦朝,右边压住左边,成为左衽,那是蛮夷或者死人的穿着。

秦时,一般的主食都是以稻、黍、粟、高粱等谷物为主,平常在农作物成熟后,收获回来存放到谷仓里。等到要吃的时候,就拿出来,注意,拿出来可不是直接开始煮着吃。而是,去舂米。

什么叫做舂呢?就是在一块大石头里面凿个圆形的深坑,里面弄光滑,然后把谷子倒进去,再用一个头部为椭圆形的木头往里面砸,边砸边翻动谷物,把这些谷物的壳给去掉。

一篇文章告诉你,千古一帝秦始皇治下的百姓,生活是什么样的

舂米

别看舂米器具很简单,但着实是个力气活,干一会儿还没事,但要整天都干这个,真的很要命的。据睡虎地秦简中的记载,就有一项针对妇女的刑罚,就是舂米,每天从天亮开始,舂到晚上,腰酸背痛肯定都是轻的。

舂完之后的谷物,再经过筛选,把壳去掉,然后才能做成香喷喷的饭菜。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种,就是饼,洒上芝麻,就成了香软可口的胡饼。

一篇文章告诉你,千古一帝秦始皇治下的百姓,生活是什么样的

胡饼

主食有了,然后就是一些副食,这时候的副食,一般都是蔬菜,肉之类的只有那些上层贵族才能吃的起,普通百姓是吃不起的。

这时候的蔬菜有芥菜、莲藕、水葵、秋葵、竹笋、生姜、葱、山蒜、白菜等,品种还是多种多样的。

再就是煮了,这个时候,铁器还不流行,没有现今的铁锅,更何况是不锈钢锅了。这个时候煮饭,平民一般都是用瓦罐之类,贵族用青铜器。

一篇文章告诉你,千古一帝秦始皇治下的百姓,生活是什么样的

秦朝瓦罐面

虽说,在历史上有关秦时建筑,诸如阿房宫、始皇陵等秦始皇时期大型建筑,有的遗迹尚在,有的在各种文献资料中,都有所提及。

但一般百姓们的住房,一直都没有什么记载。直到2018年,西安在对西咸新区进行开发时,首次发现了秦时咸阳一普通住房的遗址。

该住房,由三居室,储藏间和厨房构成,墙壁由土砖架构,然后外层涂抹上类似黄泥等,光滑细腻。另外还清理出来了板瓦、筒瓦、瓦当等屋顶建筑材料。

一篇文章告诉你,千古一帝秦始皇治下的百姓,生活是什么样的

咸阳秦时民房遗址

另外还从,厨房中清理出来了一些瓦罐、盆、鬲等用品,不过奇怪的是,这些器具上面大多都刻有一个咸字,据推测,可能是受到了商鞅变法后,秦朝法律中物勒其名的影响。

一篇文章告诉你,千古一帝秦始皇治下的百姓,生活是什么样的

部分遗迹物品

虽然说,秦始皇下令在全国各地修建了驰道,其中最有名的当是秦直道,到了现在上面都还没长草,以供马车、秦军等出行征伐。

一篇文章告诉你,千古一帝秦始皇治下的百姓,生活是什么样的

驰道遗址

但普通百姓的出行,还是以两条腿为主,大都靠走。

但因为有着详细的户籍制度的限制,在秦朝,并不是说你想出门,就能出门。

如果要想出远门,首先,拿上验、传(也就是秦朝时的身份证,一般由手掌大小的杨木或者柳木等制成),然后找到村长(也就是里正),再找到亭长(约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一起给你写个证明(类似于现在的介绍性),上面注明你要去哪里,做什么事,然后你才能出门。

一篇文章告诉你,千古一帝秦始皇治下的百姓,生活是什么样的

秦朝验、传

出门之后,你还不能往其他地方吓跑,只能去你要去的地方。

不然你路过投宿的客舍,在验明你的验、传,及介绍信后,发现你来了不该来的地方,基本上都会把你当做流民处置,送到当地的亭长那去处理。

发明这项制度的商鞅,在出逃后,就享受到了这份待遇。因为没有验、传和介绍信,就被要投宿的客舍被抓住报了官。

交易买卖

说完了衣食住行,咱们再说说,平常家里,要是缺少了什么,该怎么办?去哪买呢?

那么,秦始皇就规定了,在一般的县城里,都会设置一个市亭,专门供人们去买卖交易。在市亭中,有一个市旗,只有当每天市旗升起的时候,各路商贩才能依次进行检查,进入其中进行买卖。

一篇文章告诉你,千古一帝秦始皇治下的百姓,生活是什么样的

这时候做买卖,可不能像在后世那样,遇到什么人喊什么价,所有的东西,都得统统明码标价。据睡虎地秦简中的《金布律》规定,即时买卖,应分别以柳木签标名价格,小件买卖,不到一钱以上的,才可以不标。

而且还规定了,交易中,顾客给与的钱币,不管好坏,一律都得收下,不准挑拣。

除了这些,在交易完后,商贩还得给顾客出一份交易证明,有点类似于现在的购物小票,不过也是用木板制成。交易完后,一人一半,如果顾客感觉受到了欺骗,就可以拿着自己的那一半去找市棬吏。

如果查证属实,商贩就会被处以二甲的罚款,别小看这二甲,这些钱财可供一个壮年男子吃一年半的饭。但如果不属实,那么顾客你就惨了,按照秦律“诬告者反坐之”,你就会被罚得倾家荡产。

百姓们的出头之路

虽然说秦朝的律法,是相当的严苛,规定仔细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不小心,就触犯了律法,而且律法的刑罚还是特别的重,一不小心就是倾家荡产,或者去做了劳役,或者还要去修长城,更有甚者还会被五马分尸。

可在秦法中,奖赏的力度也是非常的巨大。在秦法中,规定了爵位一共有20个层级,不管是任何人,哪怕是奴隶,只要你立功,一切都好说。

而立功的途径,最容易也最难的就是杀敌,“取敌一首者升一级”。别小看升这一级,每一级的差别,都是天翻地覆。

一篇文章告诉你,千古一帝秦始皇治下的百姓,生活是什么样的

秦朝爵位等级和待遇

一般的平民百姓,级别都是士伍,而一旦再上一级,到了公士。即使是最低级的爵位,官府也会给你重大的奖赏:三十步见方的宅地基,一百亩土地,或许还会给你分配一名奴隶,给你去种地。

这是升级爵位后的待遇,如果不要爵位呢?也行,根据另一则秦简介绍,捕群盗一人也就相当于斩首一个,赏14金。一金约值576钱,14金就是8000多钱。

当时每石米,才值四十到120钱不等,8000多钱,一家人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地主了。

正是在这样的厚赏之下,秦国百姓,在秦始皇的带领下,看到了盼头,个个在战场上都是勇猛无敌。

小结

虽然说秦朝时期的律法过于严苛,一般百姓们不但要负担很严重的税负,还得在农闲时间去服各种劳役兵役,一不小心还会犯法。

但在严苛的律法之下,对待百姓们的生活也是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保障,尤其是超越历朝,在后面诸多朝代也不再能见到的,就是给了普通百姓们出头的机会。

各位亲爱的读者们,你们怎么认为呢?如果有不同的意见,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评论,如果认为本文还有点意思的话,还请点个关注哦,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